2020年上海师范大学311教育学考研经验 ——在自己的时区找到那片彩虹
文|张SS/ 凯程网课学员
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学专业

报考院校: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学)
初试成绩:362(311专业课:214;英语一:84;思想政治理论:64)
一、学习建议
1. 311专业课
(1)重视专业书
311科目考点非常细致,在选择题部分还会更加灵活。因此,专业书在考研准备的全过程都不能丢,教辅资料可以很好帮助我们搭建框架,而专业书就是让这些框架变得更加饱满。
(2)知识框架
作为理科生的我,对于文科知识的记忆似乎有一些困难。一开始听得是零碎知识点的课程,效果可以说是没有印象,感觉知识点十分杂乱。但好在后来我了解到了知识框架的学习方法,用了凯程的教辅资料,才知道文科知识也可以是脉络清晰,有章可循的。
因此,不管是听课也好还是后期记忆,框架真的十分重要。可能一开始你会觉得框架似乎就是一种形式,并没有对记忆有太大帮助,但在后期,在你一遍遍地去回顾框架的时候,你就会渐渐地发现那些大框架就像是一个大线索把其他细小知识点都串联了起来。


(3)背诵方法-背、说、听
背:
背诵知识点这是文科学习的必经之路,而且没有捷径,需要踏踏实实地每天安排好任务,以框架形式去记忆。
说:
有了一定的背诵基础之后,你可以采用费曼学习法,就是说给自己听,讲给自己听,输出的过程中,你就会发现哪些点是你讲不清楚,也就是你掌握不牢的知识点,需要重点记忆。
听:
每日背诵到后期的时候,知识点也能复述地比较完整,这时可以用手机录音功能将它记录下来,利用睡前时间来回顾。
综上所述,就是要不断变换形式地去过知识点,动用多种感官。
(4)利用真题—总结题型经验
真题是复习后期即知识点相对记忆比较完整后需要重点把握的。
我当时采用的方法是一个一个题型去攻破,也就是每练完一个题型,你要总结一下做这个题型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例如:辨析题,总结的命题意向有:关系问题、字面化解释、联系过于绝对等,用自己可以理解的方式记下做题经验,方便后期提醒自己。
2. 英语一
(1)单词背诵—简单粗暴
百词斩APP每日过单词,前期花费的时间比较多,随着越来越熟悉,时间可以相对减少,但这一定要坚持到考前,保持对单词的熟悉感。
阅读理解真题中的单词充分利用,当时选择的是张剑黄皮书,其后面的真题解析会标注出重点单词,可以利用语境背景来记忆单词。
(2)阅读理解
这是英语一的重头戏,我始终把握的原则就是,求质不求量。吃透一篇阅读理解远比做十篇要好,而且真题阅读理解的质量是非常高的,因此要反复做,且每一遍的侧重点不同,例如:第一遍注重梳理句子,记忆单词,第二遍注重把握文章框架,第三遍注重答题思路技巧总结等,且每篇文章间隔一段时间,所以不用担心记住了答案。因而在前两边做的时候可以用铅笔做,重复利用试卷。
总结一下,高效利用黄皮书的解析,可以重点把握以下点:
① 语境记重点单词
② 重点长难句学习(前期困难,可跟一些课程带学,后期语法熟悉后,看黄皮书解析基本就可以理解)
③ 口述翻译阅读
④ 把握文章框架
⑤ 总结命题思路(例如:划分命题意向:主旨题、观点题等,这些答题经验可以通过自己看黄皮书慢慢总结出,自己做题领悟出来的印象更为深刻,所以一定要耐着性子做题,看解析)
3. 政治
今年政治高分很多,我自己的分数也相对普通,自我分析不足有以下两点原因:
政治的理论框架没有重点把握,导致后期做主观题思路不够清晰。
政治选择题是拉分重点,而我可能在选择题的知识点上经验总结不足。
考研的过程中,攻破知识点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如何稳住心态同样重要。而我认为,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稳定在自己的时区,日日所学带来的充实感就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稳住心态。那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
(1)计划及其复盘
永远记住一句话,计划是用来稳定军心的,而不是扰乱阵脚的。
① 每日计划
把计划当做是一种工具,找到适合自己学习节奏的工具。
防止因为未完成计划而恼怒、悔恨,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情绪反馈,也就是说计划的复盘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一天究竟学到了什么,而那些未完成的部分,要客观理性地分析,自己究竟是因为疑难知识点的拖沓而导致这项任务没有完成,还是因为规划的时间不合理,亦或是学习状态没有进入,重要的是当日计划复盘总结的经验,在第二天适时调整,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因此,每日计划与每日复盘,这是自定下考研目标的那天就要养成的习惯。
② 每月计划
每月计划的确立是为了让我们把握住大方向,比如这个月,我的专业课能否过一轮,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过知识点的,到了复习后期,可能就是安排一次模拟考试。有了一个大方向的指引,每日目标就有了导向,月底的复盘也就如同每日复盘一样重要。
③ 科目计划
我所定义的科目计划,其实就是指每一科能够以何种框架体系去复习。就311专业课而言,第一遍,很有可能就是按照参考书的编排去看的,那么第二遍、第三遍就需要打破这种框架,拿外国教育史最好举例,时间顺序、国别顺序、思想演变顺序等等,只有不断地变换形式地去思考,那些知识点的记忆才会更为深刻,提取知识点时,线索也会更多。
二、其他建议
1. 自我沟通
考研说到底是一场个人的战役,学会与自己沟通,其实就是要不断变着法子说服自己,让自己学会坚持。我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在每日计划下,写一些杂绪,记录一下自己当日的心境,很多东西落下笔之后,就会产生新的思考,不断帮助自己调整备战时的心态。
2. 研友沟通
学习的时候,尽量保持独立的空间,但在空挡时期,比如:来回食堂的路上,就是很好的研友交流的机会,有些问题,不管是心态上的还是学业上的,和人思想碰撞一下就会有新思路。
3. 有规律的作息
通过不断尝试找到适合自己的作息习惯,一旦确立,就要尽量保证考研的每一天都是如此,这样身体适应之后,就不会觉得是一种负担。
备考前期时间相对宽松一些,可以选择每日半小时的运动,到了备考后期,时间显得尤为宝贵,可以选择饭后,边散步边背书来消食。保证自己每天有一定的运动量,良好的身体状态真的可以让学习效率提升。
写到这里,感觉这篇经验贴更像是一种心路历程吧,每个人在经历后都会有不一样的感悟,很感谢有机会能把我的故事分享给你们。
21的考研小伙伴们,考研真的不容易,但也没有我们想得那样困难,很多事情的收获其实真的就在过程之中,也真心希望,你们能够快一点找到自己的学习节奏,按部就班地努力、奋斗着,收获属于你们自己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