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外国语大学311教育学考研经验 ——细数那些闪闪发光的日子
文|高X/ 凯程网课学员
上海外国语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

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本科双非一本,一战上海地区311分数为209。想起考研那段时光有收获也有反思。
一、311的复习历程
3月—7月初:基础阶段。2月底决定考教育学,3月初开始跟着凯程基础班学习。当时在学校实习,除了完成实习任务主要就是看课程做笔记。基础阶段学习任务不是很重,认真做好笔记是非常重要的,会为强化阶段省下很多时间用来背诵。
7月中旬—9月中旬:一轮背诵。暑假是很重要的时间段,如果能利用暑假时间背完一轮,后面就不至于因为觉得背不完特别慌。我去年是在学校备考的,通常上午背一两章,下午对着基础班笔记看强化课程。
强化班的特点是重点会更加突出,但和基础班整体框架是相通的,所以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在原来笔记上进行补充,能整合的地方标注好,这一轮下来会对整体框架体系更加清晰。
第一轮背诵可能会是比较痛苦的,我差不多就一直处于背了忘忘了背的状态,其实很正常。但我个人建议不要因为某一章一直背不好而放慢了进度,尽量在计划时间内完成一轮,接受一轮背诵的不完美,当然也不能把它作为借口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事实证明即使背的时候经常忘,但是之后的背诵也会感觉轻松一些啦。
9月中旬—10月中下旬:二轮背诵。二轮背诵大约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把之前的笔记重新过了一遍。这里想特别说一下自己做的笔记的重要性,我一直都是根据强化班修改过的笔记进行记忆的,宝典作为补充。笔记框架会比宝典清晰很多,而且减轻背诵负担。
10月中下旬—11月底:三轮背诵。二轮背诵结束后我发现虽然觉得自己好像背过了,但合上书依然写不出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尝试了默写框架。
这是一个加深记忆的很好的办法。我一般会是上午背诵3—4个小时,晚上再把当天背的章节默写一遍,然后对着笔记再修改一遍。这个过程可能还会花3—4个小时。
虽然进度放慢了一些,但记的知识会更加牢固。我个人觉得三轮背诵默写的话时间是有一点紧的,所以如果你觉得默写可以帮助自己的记忆,建议尽量早一点开始,但一定要坚持到这一轮背诵结束,真的会有很多收获。

12月初—12月20日:冲刺阶段。在之前默写的基础上,第四、五轮背诵快了很多,平均两三天就能背完一本书,所以在考试前的两三周时间里又迅速过了一到两遍。这个阶段凯程会有冲刺班和热点班,我会在上午依然按照自己的进度背诵笔记,晚上结合必备题对重点内容进一步巩固。
热点班可以很好地扩充视野,而且可以调节紧张的学习。在20年一道大题也考到了徐老师讲的传统文化,所以关注教育热点是很有必要的。
二、注意点
1. 关于做计划: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时间规划是非常重要的,我会具体规划每一轮的背诵时间,并且把任务分配到每一周。在周末晚上列好自己一周的计划,然后再具体到每一天要做什么。在一周结束后复盘这一周的任务是否完成,然后接着调整并做好下周的计划。形成习惯之后每一个周末晚上都变得有仪式感,而且会对下一周充满期待。
另外在考前半个月左右的时候,可能大家都会比较紧张而且觉得很多内容还没有背完,建议可以列一下自己接下来两周时间需要完成的目标,只精简重点内容。这样可以降低自己的焦虑感,而且突出重点。

2. 关于考前模拟:考前模拟是很有必要的,我当时只模拟了一次,但很有收获。模拟的时候会发现三个小时其实是很紧张的。模拟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大体规划一下每一部分的做题时间,有利于在考场上控制好做题速度。
3.关于心态调节:考研这个过程中的焦虑、迷茫都是正常的,但最重要的是焦虑过后第二天依然要充满动力地投入到背诵中。按时完成任务有助于增加自己的信心,或者把情绪记录下来也会觉得好很多。我们只管努力,其余的自然也不会差。

4.关于时间利用:可以利用路上、睡前等空闲时间回忆最近背过的内容,也可以听音频复习。碎片化时间看似不起眼,如果好好利用也会无形之中多了很多时间。我会在早上醒来脑子最清醒的时候回顾前一天记忆的内容,通常在往自习室走的路上就能完成复习。
结语:考研期间有苦有甜,记得徐老师说过,每天披星戴月地学习,也是一种幸福。愿我们都能拥有自己的教育梦想,并为之而不断奋斗。那些为梦想而努力的闪闪发光的日子,终会成为我们最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