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豆瓣9.0分的秘密 摄影师:让摄影机参与表演
由徐峥主演的电影《我不是药神》(原名:印度药神),上映短短3天,火速累积6.6亿票房(截止到7月6日晚),票房好,质量还不差呢,在豆瓣上获9.0的高分,后势持续看涨,这个暑假,观众终于不用再被烂片包围了!小编推荐指数★★★★★
而我们也相当幸运访问到摄影师王博学先生。

Q1:看到剧本之后,您与导演在影像风格上是如何沟通的?
我和文牧野导演都非常喜欢一个墨西哥导演叫做亚历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的作品(注:该导演的作品有《爱情是狗娘》、《巴别塔》等,并以《鸟人》、《荒野猎人》连续两届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加上我和导演之前合作过《恋爱中的城市》,所以我很了解导演文牧野的电影美学观念,他非常喜欢现实主义,所以我们合作时用了很多这样的拍摄手法。

在开机之前,导演就把电影定位成商业片,我们在商业片和现实主义之间─要如何彼此兼顾,做了很多探讨。一方面我们重新研究了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的发展,也研究了蒙太奇理论和巴赞的段落镜头理论,其实就是在这些理论当中摘取了很多东西,给拍摄本片找到了一些依据。


Q2:导演有沒有什么天马行空的想法?
这倒没有,他对这个剧本太熟了!他已经记住每个场景、每个台词、他心里也非常清楚该怎么拍这部片,但我们有一个作法和其他片子的拍法不一样,就是我们每场戏都是通条拍摄,每开机一次都不停机,让演员全部演一遍,这样的话,得以保持演员最连贯、最生动的表演。一场戏基本上是360度拍,保证了非常充足的素材量,在剪辑时也有非常多的素材可以选择。
我们的监制加主演徐峥老师开玩笑地给导演取三个绰号:一是文通条,就是全部拍一遍,演员从头演到尾;还有一个是文不够,就是一场戏拍得非常多,然后感觉总是不够,把所有能拍到的角度,通通拍一遍;还有一个就是文保保,还想再保一条,保一条还不够,还想再保一条。这个电影能有现在的反响,跟导演的坚持有很大关系。

这个戏杀青的时候,我当时心里就觉得这个片完成度真是太高了,我还没有经历过一个电影从剧本转化为影像,完成度能做的这么高,做到这么完整,其实难度非常高,因为每个电影在拍摄过程中都会损失,有时候损失到你看完电影再看剧本,发现会差别很大,但这个电影不是,基本你看过剧本之后,完成出来没什么差别,这也体现了导演的控制力。
虽然是通条拍摄,但我们的机位不是固定不动,摄影机要参与到表演中去,跟着演员表演,同时我希望在每个通条中都能拍到巴赞“段落镜头”理论中的内部视听调度,还有我们360度拍摄出来的素材,所以其实后期可以剪出好几个版本,现在是比较商业片的剪法,其实也可以剪出一个非常风格化的电影。但就像一开始提到的,我们本片定调为商业片,商业片有它的节奏,所以有些镜头不得不剪断,这是导演自己主动做出的选择,目的非常清晰,就是要牺牲这部片子的一些艺术性,如此一来让电影更朴实,更贴近观众。
Q3:通条拍摄对摄影师的考验很大吧?
这个戏的制作难度是很大的,通条拍摄又是肩扛,为了保持演员演出的生动,我也不给演员的走位做记号,每拍一条,我都不知道他们要怎么走?怎么表演?我自己都不知道我可能在这一条中会去哪儿个位置,就是让我的摄影机去参与到表演中。这样拍摄最大的技术难度就是保持焦点,他得非常快速做出反应,任何部门可以出错,但我们摄影部门没法出错。

Q4:我们看到这张照片 ,这是坐在轮椅拍摄的吗?

这是我改的一个斯坦尼康车,這場戲是一個動作戲嘛,它是一個下坡路又非常窄,所以用跟拍车或是其他辅助车都很难拍,加上路又短,如果演员的车起步,我再用跟拍车起步跟上,可能一下子就到头了,所以我就改了这个斯坦尼康用的车,这样就能随时跟进。
改造移动附件这种方式是最方便,而且最能把控的,要根据场景,找到适合自己的拍摄方式,基本上每个剧组都要有应变和DIY的能力。

Q5:您使用什么摄影机来拍摄呢?
在中国的场景,我是以ARRI ALEXA XT进行拍摄,ARRI摄影机无论是稳定性、色彩感、宽容度、暗部细节都非常杰出,而且它的色彩相当真实,最接近人眼观察到的景物。

至于在印度拍摄的场景,我采用RED的摄影机,RED让画面更加丰富和锐利,映照出印度的人声鼎沸和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