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纪录片《故宫100》083:翠玉江山

2023-01-23 15:43 作者:思琦的独家记忆  | 我要投稿


主题词:乐寿堂(玉山)
  1. 昆仑山脉的密勒塔山,海拔将近五千米,山顶终年积雪,空气稀薄。这里因盛产大块玉料和水中的籽玉而闻名天下。1759年,乾隆皇帝平定了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从此这里到北京就开辟了一条玉石之路。所有的玉料都变成了皇家独享,如果民间有百姓私自开采将触犯法律。

  2. 十年后的一个夏日,随着一声响彻山谷的声音一块硕大的石料从山体脱离下来。这块石料有五千多公斤重,采石工人用了三年的时间才把它运到山下,它被装上一辆轴长三丈五尺的特大号专车,前面用一百多匹马拉车,后面还有一千个工人扶把推运,一场长途跋涉的旅程开始了。

  3. 一路上工人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冬天则泼水成路,在冰上拽运,每天最多走四五里路,三年后他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紫禁城。

  4. 当时皇宫里有玉作和如意馆,专门为皇家做玉,但如果有大型玉件要雕刻的话,则会把玉料送到苏州或扬州制作,因为那里聚集了全国最好的制玉工匠。几个月后,这块玉料又奔向了千里之外的扬州,这一走又是三个月。

  5. 在扬州历经七年零八个月,这块玉料的身上被雕琢上一个大禹治水的故事,这是赞美乾隆是个像大禹一样的好皇帝。1787年9月,在二次进宫后,这座玉山被安顿在紫禁城里的乐寿堂。这时,距离它离开昆仑山已过去十多年。

  6. 曾经有多少工匠在它身上同时工作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人计算过,仅在扬州的雕琢工时若由一人完成,需四百多年。如果把运送的工时算上时间将更为惊人。打造这座玉山,无论是花费的时间还是付出的人力,足以堪比大禹治水。

  7. 如此劳民伤财,乾隆皇帝后来也觉得过意不去,在给这座玉山的亲笔题诗中,他告诫子孙,如果仅仅为了追求珍玩,今后决不允许再做这样的事。后来更多的人称它为国宝,因为在它之后,玉山的制作就此绝迹。


纪录片《故宫100》083:翠玉江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