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语文(一)试卷答案

2022-12-25 00:16 作者:橙子辅导  | 我要投稿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语文(一)试卷答案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语文(一)试卷答案

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上册《无衣》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无衣》被选录在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部分。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附录中所列的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需要落实好背诵和默写。

《无衣》语言凝练,易读易背,要重点体会诗歌是如何在质朴的语言中蕴含真挚情感的。

二、学情分析

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普遍薄弱,主要停留在机械背诵阶段,对于朗诵的热情不算高,缺少情感的起伏变化。同时,从题材上来说,这首诗歌是一首战争诗,与学生之前所学《诗经》中的《关雎》《芣苢》《静女》等爱情婚恋题材差别较大,在授课过程中插入两段视频,借此给学生以视觉上的直观冲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

1.诵读,悟情感

2.鉴赏,析手法

3.书写,感情怀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视频导入。

多媒体播放《出征(大风歌)》2020年全国抗击新冠疫情期间,有一句诗刷屏媒体:“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这成为我们同舟共济、患难与共之时最动人的战斗口号!这句诗就出自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无衣》。

【预设:以视频的方式导入本课,让学生能更快进入到课堂状态;同时,学生观看视频内容后会对本课的主旨稍作了解,为之后环节的开展做铺垫。】

环节二:过关斩将。

课件出示关于《诗经》的文化常识,请学生作出判断。

【预设:学生虽从初中阶段开始就已接触过《诗经》中的很多篇目,但是对《诗经》的文化常识了解还稍有欠缺,设计此环节,目的是让学生提起重视。】

 

环节三:背景知识

《无衣》是一首战争诗,是秦国人民慷慨从军、抗击西戎入侵的军中歌谣。

【预设:学生了解背景,能帮助他们分析诗歌表达的情感。】

 

环节四:感知诗歌。

活动一:诵读,悟情感。

1.自由诵读,体悟其情。

2.个人朗读,展示自我。

3.师生合读,把握其势。

【预设:这是一首战歌,它激昂慷慨有气势。《无衣》是古诗词诵读篇目,因此诵读必不可少。学生在各种形式的诵读中,会更好地体会诗歌所展现的气势,感悟诗歌的情感。】

 

活动二:鉴赏,析手法

1.找出诗歌中的相同部分,分析所用的手法及其作用(重章叠句及其作用)。

2.找出诗歌中的不同部分,参考注释,选择一组解读所蕴情感(小组合作)。

示例:“袍、泽、裳”的变化,是指从外袍到内衣、从上身到下身,大家皆可共享,表达了战士们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情景。“同袍、同泽、同裳”,让战士在备受感动中激发更加超强的斗志。

3.小结:《无衣》是一首赋体诗 ,用“赋”的表现手法,在铺陈复唱中既表现战士们(慷慨赴敌、同仇敌忾)的豪情,也表现了战士之间的(深厚情谊)。

4.播放歌曲《无衣》

【预设:①找相同,学生会快速找出诗歌中的相同部分,加之之前已学习过《关雎》《芣苢》等篇目,可归纳出重章叠句这一手法,再回归诗歌分析其作用;②找不同,学生亦可快速找出诗歌中的不同部分,但是在此变化之间究竟蕴含何种情感是难点,因此设计小组合作及示例解析来帮助学生理解;③分析完诗歌后由学生作总结,并播放歌曲《无衣》,更深入地感受秦地人民的慷慨激昂,为后面的书写环节做铺垫。】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语文(一)试卷答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