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学习预备知识(二) 日语的词汇

一、日语的词
词是最基本的语言单位之一,是语言中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符号。
日语的词类又称品词,通常分两大类共十二品词。日语词的特点之一是具有活用,如动词的变格活用、助动词的活用等。
日语的词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词的形态不发生变化(如名词、助词),另一种是词的形态根据用法发生变化(如动词、助动词)。词形根据用法发生的规则变化就叫做“活用”,变化而成的各种形态叫做“活用形”;词中因活用而发生变化的部分叫做“词尾”,不发生变化的部分叫做“词干”。除某些特例外,具有活用形的词,在句中必定以某一活用形出现。

1. 分类
1.1 独立词
具有实际词汇意义,在句中可构成独立成分的词称为独立词。
独立词根据其有无活用及所作成分可进一步细分:有活用、能单独作谓语的称作用言,包括动词(如「書く」「生きる」「する」「来る」「下さる」)、形容词(如「寒い」「悲しい」)、形容动词*(如「簡単」「静か」)三类;无活用、能单独作主语的称作体言*,包括名词、代名词、数词三类;对于无活用、不能单独作主语的,修饰用言的称作副词(如「ゆっくり」),修饰体言的称作连体词(如「この」),不作修饰语、只表示接续的称作接续词(如「そして」),不作修饰语也不表示接续的称作感叹词(如「はい」「さあ」)。
*在日语教育语法中,形容动词被称为“二类形容词”。
*在学校语法中,「名詞」也指广义的名词,即体言。

1.2 附属词
没有或很少具有实际词汇意义,完全或主要表示语法功能的词称为附属词。
附属词以接在独立词后起语法作用为职能,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助词,助词无活用,根据其功能可进一步分为格助词、接续助词、并列助词、提示助词、副助词、语气助词等;另一类是助动词,助动词一般有活用,主要用来增添语法意义,可以表示时、态、体、陈述方式等,根据其功能可进一步分为过去完了助动词(「た」)、被动助动词(「れる」「られる」)、敬体助动词(「ます」「です」)等。

2. 特点
日语的词类数比汉语少,且每个词都有着相对固定的词性。自然,日语中也是有词类活用的,但这种情况一般是一个活用词的某种活用形变为新词,例如:稼ぐ(連用形の名詞化)⇒稼ぎ、悲しい(形容詞の名詞化)⇒悲しみ。
相比较于词类活用,日语中词本身的活用(形态变化)更值得引起注意。活用词的活用方式一般固定,接续方式也是固定的,这就使我们熟练掌握活用方式成为可能。试想,若是日语有着英语那种相对混乱的变形,我们该怎么深入了解本就困难的日语?
日语存在古语残留。相对于现代日语(口語)的古日语(文語)仍然存在着生命力,而一些古语中的说法和用法也流传了下来,如“形容动词”的名称,以及「儂(わし)」「出(い)づる」(常用其命令形「出でよ」)「ぬ」等词。这些用法在日常生活中也并不少见。
3. 和语词、汉语词与汉字词
日语中固有的词叫作和语词,由汉语中的词音译后借用的词叫作汉语词。和语词多为单汉字词或无汉字词(即完全用假名书写),发音与汉语相差较大。多字汉字词大多为汉语词,但也有例外,如「電話」即是日本人造出的汉字词(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构成美化语时该词前加「お」而非「ご」)。现代汉语中相当一部分词语都来自日语汉字词,如细胞、代表、健康、科学、经济、革命、立场、引渡等等。这里有一个简单的判别方法,将一个中文词语拆成几个字,如果每个字(作为词)的意思与原词义差别较大,那么该词语很可能来自日语。

二、日语的其他词汇
词汇包括但不仅限于词,它还包括譬如成语、俗语等固定用语。日语中也有俗语,这些俗语不少有着悠久的传承历史,例如「口は禍(災い、わざわい)の元」(祸从口出)、「火中の栗を拾う」(火中取栗)、「猿も木から落ちる」(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等。这些用语使得日语更加有趣、内涵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