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蔚蓝中诞生,向蔚蓝中归去

《齐马蓝》的开头是一片蔚蓝,同样在结尾仍是一片蔚蓝。小说借着克莱尔的视角,展现了齐马对艺术的探索与奉献。其实,故事的内核仍是一个由来已久的三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要到哪里去?于是齐马向宇宙发问,去宇宙中探索,然而他最终发现宇宙自己的言说要比一切人的代言更好。(在这里是海德格尔的观点:让存在言说)同时受到这样影响的齐马最终将大脑深处无意识的蓝色与宏大的宇宙相结合,证明了宇宙的奥秘的尽头就是他那被遗忘的过往,他选择在最后的作品中回归自己,探索属于他的生命艺术的真谛——那座泳池。在这里,他感受到了自己的全部,他说:这片泳池是我了解的一切,也是我需要了解的一切。It was all I know,all I needed to know.

在西方语境中Going Home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随着周遭庞大的环形看台的暗淡,齐马的世界里只剩下一座小小的游泳池。那里便是他所诞生的地方,也是他最终寻找真理的归宿。
小说里,在观众席里被照亮的人物只有克莱尔一个,她是笼罩在阴冷黑暗的人群之外,唯一一个可以理解齐马的人。Alastair Reynolds正是借助她的视角表现了对于齐马哲学的理解:他从蔚蓝之中到来,他在蔚蓝之中离去,始于终,终于始。而我们追求自我意识的步伐永不停止。
小说中当齐马的主体被自我毁灭,人类成为了他探寻本真之路最后的见证者,一切归于了最本真、原初。正如一位艺术家在他临终之前见到了童年的自己,并告诉他,我从未辜负你对艺术的最初的热爱一样令人热泪盈眶。
齐马,一位几乎已经探寻到宇宙最终奥秘的艺术家,最终却回到了最初最简最朴素的形态,享受着完成枯燥工作的快乐。他的一生从机器人变为人类,又从人类变回机器人。齐马到底在追寻什么?这时再去回看小说的最后一段:

“ 我将浸入泳池,关闭我的高级脑功能,拆解自己。
只留下必要的组件来欣赏周围环境。
从高效完成任务中感受简单的愉悦。
我对真理的追求终于结束了。
我要,回家了。”

齐马的蓝色就是他逐渐寻找本我的过程。齐马蓝就是他最初始程序中对那泳池瓷砖颜色的悸动。人生也是如此这般,我们不停地追逐着,或被动,或主动。我们试图追寻繁华世界的真理,却忘记了自己原本的样子。也许,我们应该驻足回望,寻找我们曾失去的东西。
伴随着齐马洞穿心灵的遗言,他在蔚蓝中诞生,他向蔚蓝中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