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M?不是想学就能学会的
KTM的摩托车,不论是在拉力赛上还是MOTOGP的赛道里,或者是在普通的街道上,都是那么星光夺目的存在。它的性能强劲,设计语言暴力,对市场有点我行我素。于是国内有些国产想学KTM。
KTM在世界世界的成功有几个,第一,优质的研发能力。这点是核心要素,KTM几乎每年都变换着出一款新的主打机器,即使排量数字是一样的,内在性格都可能大变,性能也会革新。这和国内用了很多方法,和耗了很长时间搞到一款技术落后的新发动机,并直到下一代发动机出来后才能换新车的国产是很不一样的。
第二,强劲的动力语言就是KTM的一切,它靠着口号征战各个赛车场合,无论是越野、赛道还是拉力赛。再想想,我们的车好卖的靠的是什么?多缸、好声音。
第三,有强大的配套体系,而每个配套部门都是业内领先,拥有各种黑科技,为各种出场环境提供技术支撑。再想想我们的国产摩托车,你能将一台国产摩托车的所有供应商都说出来吗?况且我们本身还要寻求外国著名供应商来支持。
第四,有培养意识,无论上到骑行大师,还是下到初入门的小孩子,或者是其他边边角角,都重视培养。在国内,比赛这些大多数是进口车,虽然有国产组,但他们笑笑口,下一秒就说争取转到进口组里了。自己的成绩也不好怎么培养?
第五,有强大的赞助商。红牛敢死队,这不用多说了。
第六,KTM研发的东西除了摩托车,自身还包括汽车类的跑车和自行车。
所以,当这些优势聚集在一起的时候,真的什么都不用多说了。纵使是这样一身名牌,KTM的销量也不算很高,全靠亲民的小排量运动车提升数量。而其他一些竞争对手,手里的牌就更多了。
一些传统的高端品牌优质车型这么多的情况下,都开始注意搞一些高级入门车来吸引一些更年轻的用户人群来扩大自己的产品线,寻求出路,而国内的某个别品牌反而想着人家玩剩的技术向发达国家发起挑战,而不重视国内用户群。靠学KTM的歪路子来增强竞争力?我是不看好的。打铁还是要自身够硬。小排量没做好,大排量还没学齐就想起飞?还是哪句,谁不重视国内市场,和不重视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品牌,将会是下一个失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