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阅读——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出自《道德经》第八章。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告诉我们,人应该修道,但是修道要有一个榜样。这个榜样就是水,我们应该向水学习。为什么用水,而不用空气、阳光,或者其他的?因为他觉得水跟人很亲近。有些人不太去看阳光,因为怕晒,看到太阳就撑伞,太阳大了就不出门。有些人不知道空气多么重要,因为没有感觉。所以你说空气污染,他没感觉;你说空气很好,他也没感觉。可是水就不一样了,我们每天都要碰到。老子很喜欢用水来象征良好的德行,可是传到后来,水成了财富的象征。流传的话语到最后会失真,这叫作市场导向、市场炒作。我们要好好去想一想,到底水用来代表财富比较重要,还是用来代表德行比较重要。
其实,我们也不必再这方面争论。因为一般人跟他讲德行很重要,他听不进去,而跟他讲财富很重要,他就听得进去。然后再引导一下,最后告诉他不要为富不仁,有了钱以后,还要注意德行,这也是一条办法。我们也不反对。
老子为什么说“上善若水”?原因很简单,就是下面这句话:“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善,就是善于的意思;善利,就是利而不害。“处众人之所恶”,人之所恶就是低下,水就喜欢低下。老子也提醒我们,低下没有什么不好,因为高低本来就是相对的。如果人一定要高高在上,那基层的事情谁来做呢?“人之所恶”就是人都很讨厌比别的人低下,可是水却往低处流。往低处流,不叫下流,而是冲走一些污泥,这不是好事情吗?“故几于道”,就是几乎接近于道,但不能解释说水就等于道。水是道很好的象征,这样说才比较妥当。水,很善于无私地帮助万物,无私地利于万物而不求回报,它没有说你用它,就要收你多少钱。至于水费,那是人在收,不是水在收。水把船渡过去,若收费也是人在收,不是水在收。人利用水来收钱,那是人的事。人要争水道,要把水圈起来,不让下游用,这些都是人的事。水本身是不争的,它只有一个方向,即低的地方,它就流过去,仅此而已。
接着,老子列举了水的七个优点,这七个优点都是我们明明白白可以看到的: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动,动善时。
“居善地”,它很会用地。如果地里的泥土水分不足,只要它处得低,水就供应它,让她滋润,以便生长东西。很多人把“居善地”解释成很会选择好地方,因而就变成了人很喜欢看风水,这是块风水宝地,我把祖先先埋在里面,一定会发达的。其实,水没有选择地,只要这个地方低洼,不管是否被污染,是否很脏很臭,水照样去。所以它才会“处众人之所恶”。一切都按照它的本性,这就是水,不会因为别人的喜恶而改变。因此,“居善地”是说只要水到的地方,就算是再坏的地,很快也会改善变好。这是很正确的观念,叫作福地福人居。我们老说这片地方风水好,其实应该说人好风水才会好。
“心善渊”,水是没有心的。可是只要水积得深了,积得多了,自然会孕育出无限的生机。就算水很浅,很少,都还有些小生物在里面。如果积得多了,积得深了,积得广了,里面是可以生出很多很多东西的。这就告诉我们,人的心胸要广阔一点儿,不要太计较。越计较,越无路可走。宽广一点儿,自然海阔天空。良心是从自然中产生的。所以,“心善渊”真正的意思是说,要凭良心去做事,不要张扬,不要想着非得让别人知道。水养活了很多很多的生物,它从来没有讲过“你们全靠我,否则就活不了”之类的话。
“与善仁”,与,是给与、施与的意思。水给人的,是一视同仁,没有分别的。你是好人,我才给你用;你是坏人,我不给你用;你们这家坏,我就不进来,或者进来的都是脏水,水从来不会这样。不管是谁,它都同等看待。但是浪费水的,会自作自受,道理就这么简单。
“言善信”,水没有说话,却很有诚信。“言”这个字,在老子《道德经》里面,多半都是负面的。意思是说,做就好了,说那么多干什么呢?中国人也常常讲这样的话,你有本事就做,有真心就表现在行为上,不要老挂在嘴巴上,否则一天到晚讲一大堆都没有用。心中很纯净,心里面没有成见,自然就诚信。水不会说我给你保证,或者按个手印,表示我一定做到,这都没有必要。永不停流动,几乎不分昼夜,从来没有什么抱怨。
“正善治”,正,就是我们常讲的水平。水真的平吗?大家去水边看一看就知道了,水是从来不平的。因为它不停地在动,水越多动得越厉害,越少反而动得比较轻。那为什么叫正呢?这是我们最需要了解的。一个人老追求公平,这是不合适的。天下有什么公平呢?我们要求公正。水是很公正的,因为它要保持它的活水,保持它的生化的机能,所以它不能不动。不动就会变成死水,死水就养育不出东西来。因此水始终很正,可以产出很多很多的生机。
“事善能”,水没有说自己在做事,但是它能做的事非常之多。它可以清洗污垢,可以滋养万物,可以灌溉农田,可以水力发电,但是不管怎样,它都是彻底的奉献。所以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们要学习水的无私奉献。在道家里面,凡是能够无私奉献的人,就叫真人。意思就是其他人都是假情假意的,都是嘴边讲得好听的,都有所求,只有你真正在无私奉献。
“动善时”,中国人一说动,就要符合天时才对。我们常常讲,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永远摆在最前面,时机不对不要动,动了也白动。可是水很奇妙,它从来没有选择时间,但不管怎么动都符合这个时机。比如春天的水跟夏天缺水的时候,冰融化掉,又可以供应给万物。所以,不管水怎么变化,怎么运动,永远是符合天时的,我们要向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