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九年,马航MH17坠机案为何如此复杂?
2014年7月17号,马航MH17原定由荷兰阿姆斯特丹飞往马来西亚吉隆坡,在飞至乌克兰东部附近时,被导弹击落坠毁。298名死者中,有近200名遇难者是荷兰人,其余死者分别来自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和比利时等国。
由荷兰领导的国际调查组表示,客机是被俄制山毛榉导弹击中后坠毁,指3名俄罗斯人及一名乌克兰人涉案,当局已向他们发出国际逮捕令。 距离空难已经过去将近9年了,尽管国际社会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并且有了初步的调查结果,但由于出事地的政治局势过于复杂,所以调查结论也一直很难服众,争议不断。
事发地在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当地一直都是战火连绵,交战方分别是乌克兰政府军、顿巴斯民兵组织,以及背后可能存在的俄武装部队成员等。如此复杂的环境下,国际调查组想要取证,无论是人证还是物证,都会面临很大的困难。 乌克兰认为是和乌东地区民兵武装有关,背后有俄情报人员的影子。对此,顿巴斯地区领导人予以否认,普京明确表示,乌克兰政府应该负有主要责任。
事故的原因早已查明,飞机是被一枚山毛榉导弹击中并发生解体。而这枚导弹是谁的,又是谁发射的,也许永远是个迷。 “山毛榉”导弹是苏联在20世纪70年代研制的一种中低空、中近程机动式防空武器系统,装备于苏联部队。其中“山毛榉”-M1型导弹射程3到35千米,射高30到22000米,能同时攻击6个空中目标,一旦民航飞机被其瞄准,将无路可逃。
就在MH17客机被击中的前一天,一架乌克兰的苏-25战机在执行任务时被俄罗斯战机击落,所以是否有可能是俄军将这架客机误认为是乌克兰的战机。同时击落航班的是最新型的山毛榉导弹,而它只有俄军才配备,无论是乌克兰政府军,还是顿涅茨克民兵武装,是不可能获得的。甚至国际联合调查组还给出了明确结论,发射这枚导弹的是俄罗斯库尔斯克第53防空导弹旅。 但俄罗斯反驳了该结论,俄方特意拿了一个伊尔-86的机头来模拟“山毛榉”击中爆炸,来证明这个事件可能是乌克兰政府军所为。
总的来说,9年来,关于事故的调查始终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出炉,而因各种现实原因,又很难再提供新的证据,事实也许就在这明摆着,但人们都各取所需,只相信自己相信的结论,也确实没有继续调查下去的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