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熵增定律

2023-04-05 10:54 作者:刘小六六不六  | 我要投稿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erUJm77kPCQQ1bNmJGTcxA?pwd=4o3c 

提取码:4o3c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大众读者


●任正非、雷军、贝佐斯、巴菲特等大佬推崇的商业逻辑。

●一切问题的底层规律,万物演化的终极规律。

●所有事物都在向着无序和混乱发展。

●11个熵减法则,让你轻松应对充满麻烦的人生。

●内附精美熵增定律原创插画。

●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为生。——薛定谔



内容简介

我太难了!我太难了!我太难了!


为什么放弃容易,坚持很难?为什么懒散容易,自律很难?为什么变坏容易,变好很难?为什么变胖容易,变瘦很难?为什么分心容易,专注很难……这些问题看似毫不相关,其实背后都遵循熵增定律。

熵增定律是由德国人克劳修斯提出的物理学定律,揭示事物总是向无序的方向的发展,最终走向灭亡。其中“熵”表示事物内部的混乱程度,当内部很乱时,可以说代表熵值高,当内部有序时,代表熵值低。

本书通过成长型思维、心流、罗森塔尔效应、马蝇效应、霍桑效应、复利效应等11个熵减法则,让你轻松应对充满麻烦的人生。


作者简介

何圣君:

西南交通大学MBA,互联网独角兽企业运营经理,京东、DD网心理畅销榜作家,已帮助650万人次“日拱一卒,偶尔猛进”。著有《行为上瘾》、《营销心理学》、《博弈心理学》。


王怡:

心理研究者和践行者,对行为心理有一定研究。


目录

第一章 一切问题的底层规律:熵增定律

第一节  来自物理学家的发现

万物演化的终极规律

克劳修斯的发现

对抗熵增的两条路径

最好的状态:精神负熵


第二节  万物以“负熵”为生

华为的活力之源

持续做功的亚马逊

信奉开放系统的谷歌


第二章 熵减法则:成长型思维

第一节  最容易成功的方法论

不断挑战才能成长

成长型思维的三大误区

构建成长型思维模式


第二节  做一个终身学习者

从“你不行”到“世界冠军”

从全身瘫痪到催眠大师

成长型思维成就领导力


第三章 熵减法则:损失厌恶原理

第一节  比起成功,我们更害怕失败

我们天生喜欢规避风险

因害怕损失而改变

星星法则,做出持久改变

小心被别人套路

第二节  通过“损失”激发行动

激励工作的话术

在线教育的套路

商家的“限时活动”


第四章 熵减法则:从众效应

第一节  别人都在做,我也要做

阿希的“线段实验”

从众行动的三要素

给自己一个内在动机


第二节  不能被群体“抛弃”

主场优势的从众效应

利用从众心理克服恐惧

对抗系统外部的熵增


第五章 熵减法则:路径依赖效应

第一节  以前怎样,以后还怎样

沉没成本带来的魔咒

从形成到失效的规律

路径依赖的好处和反噬


第二节  打破路径依赖

流传至今的“QWERTY”键盘布局

打破路径依赖,实现业绩增长

自我改变的三大法则


第六章 熵减法则:心流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最佳体验

最优成长体验

心流产生的五大路径


第二节  精力充沛的工作方式

在工作中创造心流

游戏化教学


第七章 熵减法则:罗森塔尔效应

第一节  相信是最好的鼓励

来自老师们的期望

破解负向罗森塔尔效应

改变你的口头禅


第二节  你是最棒的

生活中的罗森塔尔效应

激发他人的善意


第八章 熵减法则:马蝇效应

第一节  我们都需要一点“刺激”

来自林肯的思

为自己构建“马蝇”


第二节  给自己一个竞争对手

华为蓝军:职业“马蝇”

腾讯赛马:彼此互为“马蝇”

花钱雇“马蝇”

无法实现“大成”就很痛苦


第九章 熵减法则:德西效应

第一节  报酬越高,兴趣越小

报酬与兴趣的悖论

外部动机的失效

内部动机的三大要素


第二节  科学激发内部动机

激发自我的内部动机

保护内部动机

《魔兽世界》的激励模式

第十章 熵减法则:霍桑效应

第一节  我们渴望被关注

我们都想展现更好的自己

第二个心理现象


第二节  越被关注,越优秀

快手的崛起

看见别人

看见自己

看见孩子

第十一章 熵减法则:帕累托定律

第一节  做20%重要的事

二八法则

提高思考率

提高学习能力

提高探索能力


第二节  摆脱“穷忙”困境

格力电器的突围

找到20%重要的事

找到“第二曲线”


第十二章 熵减法则:复利效应

第一节  人生的第一策略

最有价值的思维

“很湿的雪”

“很长的坡”


第二节  做长期主义者

复利的四大途径

无形资产复利

财富增长复利

个人成长复利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精彩书摘

让我们来想象一个画面。当你把刚烧开的水倒入一个玻璃杯中,杯子的顶部会出现一圈白雾,这圈白雾多久会散去?这杯热水多久会变成冷水?5分钟,15分钟,还是25分钟?

你可能会说,这取决于周围环境的温度,那如果你在某一天晚上听了一场激动人心的演讲,你决定第二天早起读书或者开始锻炼身体,改变某种习惯,多久你会放弃这个念头?7天,3天,还是1天?是的,你可能已经猜到我想说什么了:周围的环境依然是重要因素之一。

但人和水不同。除了环境,还有另一个重要因素会对人产生影响,这个重要因素是什么呢?答案是:对熵增定律的理解。

熵,代表一种无序程度,熵增表示熵不断地增加,而熵增定律则是一个物理学定律,它意味着一切都在从秩序走向混乱。熵增定律被认为是很负面的定律,因为熵增定律指出,在孤立系统中,如果没有外力做功,那么整个系统就会退化为死气沉沉、毫无生气的一团物质。哪怕是太阳、星系甚至整个宇宙都不例外。

比如一间房间杂乱无章,此时,房间里充满了熵。如果要收拾房间,使它变得井然有序,那么你就需要耗费能量做功;你的能量可能来自你吃了富含蛋白质的肉,肉的蛋白质能量来自动物进食的谷物饲料,谷物饲料的能量来自太阳;太阳的能量则来自其自身的核反应。因此,要做到熵减,把无序变成有序就需要消耗能量;只有不断有系统外的“外力做功”,不断地降维输入能量,那么结局才会大为不同!这就是对于“熵增定律”的一种认知。


熵增定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