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柏然女心理师之钱开逸人物志第二集
【钱开逸人物志第二集】
钱开逸一筹莫展,他趴在沙发上噘嘴甩手,像极了打工人烦恼的样子。然后他收到了贺顿的热搜视频。这里有两个值得讲的地方:
第一,发信人是尤娜。可见钱开逸跟尤娜聊起过这个劝导她的心理师,并且都对她印象不错。那么,尤娜是怎么知道接线员是贺顿的?
第二,得到贺顿线索的钱开逸,眼睛闪着光,他看向了镜头说:“找到你了”。这里是本剧第一次出现一种特殊的戏剧表演方式:打破“第四堵墙”。这点到最后再说。
钱开逸寻到酒吧,细节处理是举起手机,将从贺顿微博上找到的照片和实际的酒吧比对一番,这还是从侧面看出钱开逸的确是个很细心的人。不过从一开始贺顿与汤莉莉坐在外头,成为了钱开逸视线盲区的背景,到走进酒吧侧身而过,都暗示着钱开逸找贺顿的过程可能会有错过与意外。
于是反倒是贺顿先看到了他,符合刚才的戏剧逻辑。贺顿的回忆可以与现在形成对照的情节包括:
第一,钱开逸和小元高中时就做学校广播站,后来他们一个成为了电台主播,一个成为了主持人和第一集尤娜所在高中的播音主持专业老师。
第二,钱开逸弹唱时镜头聚焦了一页手绘,画的是正在投篮的男生,注意球衣的号码“9”、写着“小元”和歌词。由片尾曲的镜头可知,钱开逸穿的是9号球衣,而非小元,而结合酒吧来看,贺顿一直记得自己暗恋的这个男生的脸,当年可能误以为他叫小元,而钱开逸当年在广播室没问到名字,不确定他还记得她吗?
在汤和贺眼中关于钱开逸的不同认知,她俩是口头描述,而描述的具象化是通过井柏然带给观众的。配合镜头和打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男生被井柏然成功地外化出来了(不过我个人觉得井先生有点不适应油腻的自己哈哈哈)。另外,贺顿对钱开逸的负面评价,如自大自妄、自以为是、自作聪明,暗合高中时钱开逸拿走她的本子,自以为她暗恋另一个男生,还自作主张“帮她”写歌表白,她开始暗示自己“讨厌”这个暗恋对象,而汤莉莉虽不知过往,却也点出了这莫名的讨厌就是喜欢,倒是一种奇妙的闺蜜感应。
终于看到贺顿的钱开逸,被两个粉丝挡住了去路,这里要安利慢镜头中井柏然欣喜的眼神;刚说出你好,贺顿冲去救人了;包扎了手,贺顿已经走了;路口看到她救猫,却又同时接到电话。这已经不止一波三折了,再次合上“错过”的戏剧逻辑。
这里提一个戳到我的点。贺顿跌倒,是钱开逸冲上去接住她;贺顿跟120说话,是钱开逸继续做心肺复苏;贺顿被认出,是钱开逸以耽误救援疏散了人群;贺顿溺水,是钱开逸帮她做心肺复苏,导演给了脸部特写,如同前面救男二时给贺顿的特写镜头一样。你冲在前面把人拉出泥沼,而我必在后面做你最坚强的后盾,你治愈他人,而当你需要疗伤的时候,我永远会倾听你。贺顿内心也有伤痛,而钱开逸从这儿开始,就是治愈她、陪伴她的那个人了。
以及,借贺顿问尤娜,解答了为什么尤娜会发给钱开逸贺顿的热搜视频:尤娜学播音主持,对声音敏感,记住了那个接线员的声音,并与热搜视频中的人对上了号。
“秋名山车神”一节,所谓少年感,不是穿件校服就能“拗”出来的,那种从心底透出来的干净和纯粹,其实是属于井柏然的,他总是主动屏蔽外界干扰,最大程度保留一份简单,所以,少年感是井柏然本人的特质融进角色后,浑然天成的产物。所以,看着他去要联系方式,他重复介绍自己,你会会心一笑,这不就是一种青涩的初恋感吗?还有警局中他盯着贺顿那个深情的眼神,狠狠击中了我。
商场采购一节,有以下作用:
首先,借贺顿之口向观众做了科普,心理咨询室所有的陈设都是有讲究的,钱、汤代表观众提出疑问,而贺为他俩解答,也就是在为观众解答。
其次,通过钱开逸的讲述,完整了一系列事件,提示观众可能不是表面的校园矛盾。
再次,就是在对话中表现三人的性格,尤其是钱开逸有点“欠儿”的一面。插科打诨的表演是极容易显得滑头的,但从井柏然这里以及之后几集的表现,可以看到自始至终他的分寸度把握都非常出色。
最后呢,就是开头提到的“打破‘第四堵墙’”的表演方式。
戏剧术语“第四堵墙”,指在镜框舞台上,一般写实的室内景只有三面墙,而通过想象,位于舞台台口会出现一道实际上不存在的“墙”,作用是将演员与观众隔开,使演员彻底融入角色中,此定义多用于舞台剧。而影视作品中的“第四堵墙”则是指镜头。
打破“第四堵墙”,意味着演员突然从角色中抽离,面对观众或者镜头,以非角色身份讲述剧情。它的优点是能将观众拉入角色所在的剧情中,配合三人站着选商品,坐下就瞬间灯光变暗,转场到了剧场,是比较高级的增强代入感的手法。
钱开逸安排尤娜和小哲共同出演舞台剧,是觉得她俩在班中专业最好,而剧组工作人员说过,这里删减了当时来看的有专业院校的考官,所以钱开逸才会表示这场舞台剧如果表现得好,会“提前让考官记住你”,无形中增加了尤娜和小哲之间的竞争关系。可见,钱开逸无心的安排,也是影响尤娜的因素之一。
t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