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两日一月十八星:印度篇(2)

2023-06-21 20:56 作者:心毅致远  | 我要投稿

前篇我们看到了印度对于有声有色的大国的追求和领土野心,本期则着重于讨论 印度面临的安全困境。 什么是安全困境?它是指一个国家为了保障自身安全而采取的措施,反而会降低其他国家的安全感,从而导致该国自身更加不安全的现象。一个国家即使是出于防御目的增强军备,也会被其他国家视为需要作出反应的威胁,这样一种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国家难以摆脱的一种困境。

对于话语权的追求,作为大国的虚荣心和现实的北方国家的强大,使印度无比重视对于邻国的关系。1990年代我国海军2艘护卫舰和补给舰组成的亚丁湾护航舰队第一次通过印度洋时,前来警戒的印海军巡逻舰队表示欢迎,双方水兵互换了象征和平的礼物。当印方指挥官得知舰队司令为中将军衔时,也曾鸣笛致敬。但是随着中方海军实力迅速增大,自2008年开始“下饺子”,印方开始表现出高度的警惕和敌意。曾经比巡逻舰队弱小很多的护航舰队的实力与日俱增,反观印度的军舰则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改进。 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国际话语权上的差距,使自诩为大国的印度开始将中国作为大国路上的主要对手,中国的多数行动都会引起印度的警觉和阴谋宣传,这也是印度希望减少中国企业在印度的利润的原因。当中国增加军备时,印度就要求加倍增加,当中国军事演习时,印度常常保持关注。印度的许多武备与战略部署都是以中国为假想敌,(尽管印度不承认,但是很难说他们没有被1962年的反击战所震慑)如目前印度首艘歼敌者型核潜艇装备的K-15潜射中程弹道导弹射程700公里,足以覆盖中国西藏,而其后继的K-4射程3500公里,号称足以覆盖到北京。

实际上,中国的主要战略方向从来都没有变过,一直都为美国和俄罗斯(苏联)方向。而其他方向,包括印度,从来都是次要方向。所以要分辨的是,印度是次要方向里的主要国家,而不是主要方向。对于次要方向,中国会保持一定的重视,但不会将发展的重心放在次要方向上。不过,印度将中国视为主要战略博弈的对手,认为自己是北京高度关注的对象,中国的大部分军事发展都是为了对付自己。因此,一个新的安全困境又出现了。 尽管如此,两国的关系处于一个相对固定的区间,不会太坏(即爆发全面战争),也不太可能有长期非常友好的关系。印度与中国相隔喜马拉雅山脉天堑,双方都较为易守难攻,只需要至多十几个师就可以防住对方。在中国的后勤补给和高原装备得到长足发展前,双方都将处于上限为边境中等规模冲突的局面。况且战争并不符合双方利益,这两个拥有巨大市场的国家需要的是和平发展而不是处于战争,和平发展带来的利益远超于战争所得。且印度首都新德里距离喜马拉雅山角仅有200余公里,一旦喜马拉雅防线被攻破,则首都有不保的风险。

从战略上看如此,战术上亦如此。以装备而言,印军60%的装备来自于国际军火市场。自产的从战斗机到武直到坦克到步枪不同程度的都可以说得上是失败。这一点从1962到现在仍未改变。在洞朗对峙时还闹出过需要紧急购买一千万发子弹的笑话。目前将要进行的统一枪械口径的工程全靠外购,战备状况可想而知。 结尾:印度目前的状况正如他们独创的一个英语单词“Jugaad"。 意思为:因地制宜,即利用有限的资源,开发出可用的替代产品。随机应变。希望用有限的资源满足无尽的欲望,那就需要良好的分配和取舍能力。可惜,被所谓大国风范束缚住的印度,需要走的路还远着呢。。。。。。

两日一月十八星:印度篇(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