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嘱托(朗诵稿)
女:有这样一对革命伉俪,他们的事迹因为两封血泪遗书为世人传颂,这两封遗书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一封是丈夫写给妻子的诀别信,一封是母亲写给襁褓中女儿的遗书,这对革命夫妇的故事,感人至深,细细品读总是让人泪湿眼角。不信你听!
男:陈觉湖南醴陵人,赵云霄河北阜平人,1925年冬,党组织派遣她们到苏联留学,在学习上他们相互帮助,互相勉励,在假期里,他们一块去旅行,滑冰,避暑,总是形影不离,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美丽校园里,她们怀着共同的革命信仰,最终结为一对革命伴侣,在简朴的婚礼上,她们相约为革命奉献一生。
女:1927年,陈觉和赵云霄奉命回国,1928年春,她们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下,坚持艰苦卓绝的湖南地下工作,同年9月已怀有身孕的赵云霄,因中共湖南省委遭破坏而被捕,不久被派往常德主持湘西特委工作的陈觉,也被抓进了长沙陆军监狱署。
男:在狱中,他们受尽了敌人的折磨,却始终坚贞不屈,敌人没有从他们嘴里得到关于党组织的任何消息,不久国民党反动派判处他们死刑。陈觉牺牲时年仅25岁,而赵云霄因怀有身孕,刑期推迟5个月。
女:陈觉在就义的前四天给赵云霄这样一封遗书
男:云霄我的爱妻:
这是我给你的最后的信了,我即日便要处死了,你也迟早不免于死,我已请求父亲把我俩合葬。以前我们都不相信有鬼,现在则唯愿有鬼。“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并蒂莲,夫妻恩爱永,世世缔良缘。”回忆我俩在苏联求学时,互相切磋,互相勉励,形影相随,尤其是前年我病本已病入膏肓,自度必为异国之鬼,而幸得你的殷勤看护,日夜不离,始得转危为安。那时若死,可说是轻于鸿毛,如今之死,则重于泰山了。
前日父亲来看我时还在设法营救我们,但我们宁愿玉碎却不愿瓦全。父母为我费了多少苦心才使我们成人,到如今已是死生永别了。我想起了我死后父母的悲伤,我也不觉流泪了。云!谁无父母,谁无儿女,谁无情人!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我们虽然是死了,但我们的遗志自有未死的同志来完成。大丈夫不成功便成仁,死又何憾!
觉 手书
一九二八年十月十日
女:四个月后,赵云霄在狱中生下一个女婴,1929年3月24日,赵云霄接到死刑判决书,晚上她给刚刚满月的女儿,写下了最后的嘱托
启明我的小宝贝:
启明是我们在牢中生你的时候为你起的名字,你是1929年正月初二日生的,可你的母亲在你才有一月有十几天的时候,便要与你永别了。小宝宝!你是个不幸者,生来不知生父是什么样,更不知生母是如何人?
启明!我很明白的告诉你,你的父母是共产党员,且到俄国读过书,所以才处我们的死刑。你的父亲是1928年10月14日。你的母亲是死于1929年3月26日。小宝贝!你的父母,你是再不能看到了,而且也没有像片留给你。
启明!你父亲在牢中给我的信还有他的作品,你要好好的保存。小宝宝!你的母亲不能多说了。你的外祖母家在北方,河北省阜平县。你的母亲姓赵,你的母亲是二十三岁上死的,你可要记着!
小宝宝!望你好好长大成人,且好好读书,才不会辜负你父母的期望。可怜的小宝贝,我的小宝宝!
你的母亲于长沙陆军监狱署泪涕
一九二九年三月二十四日
男:赵云霄给她的孩子喂完最后一次奶,强忍住悲痛把孩子留给了难友,便被刽子手架走了。从遗书流畅工整的 笔触中,我们看不到两个将死之人的任何恐惧,感受到的只是共产党人在面对死亡的从容和所流露的真情实感。
合:这就是信仰的力量,这就是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