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组建双机推流方案(软件篇)

大家好,欢迎观看本期低成本组建双机推流直播方案(多平台适用)之软件篇。
本人主业为工人,制作视频仅出于个人兴趣爱好,目前并未将其视作收入来源,视频创作内容仅出于个人经验总结分享,不存在主观意愿上的带货、诱导倾向,如何选择可行方案请理智结合自身实际需求决定。视频内容如有纰漏,欢迎各位在弹幕和评论中指正以帮助更多朋友共同进步,谢谢。
在本期视频的开头,我想先对硬件篇的内容做一点补充,如果你没有采集多平台游戏画面的需求,实际上完全可以像我在硬件篇视频评论区中所回复的其他作者分享的方案,即在游戏主力机上外加一张单独的显卡进行编码和解码,当然这也对主板的拓展性和电源接口和负载能力有所要求,如何选择需要你自行斟酌。在二手矿卡横行的情况下,显卡选购英特尔的型号可能是一个不错的决定。我个人由于很多年未使用过英特尔产品,并不了解A380和A750、A770在编码、解码能力是否有差距,感兴趣的朋友请自行查询。
接下来回到本篇的内容,软件方面的使用主要涉及一下几个软件:采集卡软件(官方、第三方)、OBS直播软件、Bongo Cat Mver(代打猫猫)、Marco Deck,虚拟直播方面并不了解,所以未有涉及。
一、 采集卡软件:
1.例如elgato、圆刚等品牌采集卡一般都带有调节软件。部分会带有支持更新固件功能,建议保持更新,比如elgato家的就会加一些新功能进来。
有些采集卡可以对EDID(扩展显示器识别数据)进行配置,一定要在购买前对参数做好了解。EDID可以使你的显卡和采集卡在配对的过程中,确定具体支持分辨率、刷新率、是否支持HDR、是否支持VRR、音频相关等等。Elgato的软件在采集PC电脑画面时,我的输入EDID模式一般是选择内部。关于elgato官网对于EDID配置的相关说明可以访问
https://help.elgato.com/hc/en-us/articles/360060072892-4K-Capture-Utility-EDID-Configuration 或在Elgato官网-支持内搜索EDID即可查询。如果你所使用的是非常见标准的分辨率则可能需要自定义编辑EDID,一般的采集卡应该都是不支持这种功能的。
2.对于使用高刷新率屏幕的主播需要注意,经过本人尝试,目前支持VRR(可变刷新率)功能的采集卡,应当都只能支持到最高120刷新率(圆刚去年出的那款采集盒硬件参数上标的也是120刷新率)。elgato官网原文:
Minimum and Maximum Frame Rates Supported by 4K60 Pro MK.2
4K60 Pro MK.2 supports the standard VRR range between 48 fps to 120 Hz.
所以如果你想采集1080P240的话就只能不启用VRR,启用的话就只有1080P120(2K分辨率同样,启动的话只能2K120)。如果你采集的画面没有撕裂卡顿的话,我觉得主播PVP游戏的主播没有必要究极采集卡是否支持VRR(可变刷新率),直播3A大作可能有点用。
3.如果你的采集卡采集不到画面,一般有两种可能,一是设置参数与硬件支持参数不匹配;二是采集例如PS4、PS5等游戏主机时,主机开启了HDCP版权保护。
正常的品牌采集卡是不会提供给你HDCP破解功能的,所以解决HDCP问题有两种方法:
(1)一种是先把游戏主机先接到支持HDCP的显示器或电视,找到选项直接关掉HDCP即可 (没有支持HDCP的设备可以网上搜盲关教程);
(2)另一种则是在游戏主机输出端与采集卡输入端之间加一个HDCP破解设备。HDMI矩阵(分线器或者叫切换器)不一定都带有HDCP破解功能,你需要向商家咨询清楚,HCDP1.4应该支持到1080P,4K则应当需要支持HDCP2.2。
4.如果你自用或者二手收的旧款式圆刚采集卡存在破音的问题,这种问题一般都是因为新版本WIN10更新后,圆刚已经停止对旧产品的维护所导致的,可以进入设备管理器→更新驱动程序→浏览我的电脑以查找驱动程序将型号替换为其他仍在维护的型号。这个方法是我几年前在网上冲浪过程中在巴哈姆特的帖子上发现的,经过测试可以稳定使用,唯一的变化是我的CV710原本默认的灯光是蓝色,在更新GC551的驱动后变成了红色。目前B站上也有参照此方法的更新教程,感兴趣可以去看看,也可以直接去找巴哈姆特的帖子,如果实在弄不懂我再专门录一下视频。
5.专门吐槽一下elgato家作为一大卖点的即时回放功能,当时就是看了老马的视频心动了,结果一上手才发现elgato的官方软件需要专门去拖动才能保存录像,没有任何类似英伟达或者AMD的即时回放快捷键操作,如果想要的话得联动配套elgato自家的stream deck,我查了了查价格,太辣眼睛了……因此后面会分享如何依靠OBS软件+Marco Deck软件简单实现即时回放。
6.除了官方的画面采集软件你也可以使用第三方软件进行画面,而且第三方软件也是有好处的。懒得折腾直接用OBS获取画面就可以,我所使用的采集卡Elgato 4K60PRO MK2直接通过OBS采集画面。
新固件版本的Elgato 4K60PRO MK2支持在OBS输出RGB格式的4:4:4画面,而官方软件则只支持到了4:2:0。
个人认为Elgato的官网支持做的非常好,如果看不懂可以用狗谷机翻,因为都是术语基本上没有阅读障碍。
来自elgato官网的解释,Third party software (such as OBS studio) will receive uncompressed video from 4K60 Pro MK.2. As a result, there is no defined maximum bitrate in third party software.
我的旧采集卡(圆刚CV710)使用的是AmaRecTV,软件作者来自日本,所以语言设置只有日文和英文选项,我此前的圆刚CV710就是配合AmaRecTV+MJPG使用的。我使用的版本是3.10的,日文网页上最新版本是4.00,英文网页则只能看到2.31版本。
Potplayer同样可以直接获取画面,设置方法类似,网络上的教程也很多。
采集卡音源设置中的采样频率一定要按照硬件参数来,如果不相符可能会无法正常获取画面,比如CV710支持的是48kHz,我设置成44.1kHz的话就木有了。
7.硬件篇里也提到过,如果经常需要直播多个主机平台的游戏画面,最好买一个HDMI矩阵(分线器或采集卡),最好是支持5VUSB供电的,用红外的遥控器即可切换输入源,省去来回插拔线的麻烦。
二、OBS软件
由于我使用的是英伟达1660s显卡作为串流机显卡,因此本教程中的范例适用1650s至30系编码器相同的这些显卡,更早期型号的显卡可以适当参考。
由于新显卡太贵了没有关注40系,不知编码器是否有升级?(PS:怕买到矿卡翻车也可以尝试效仿硬件篇评论区我发的其他作者的英特尔显卡使用范例,如果A380和A750、A770的编码器一样没有缩水的话我觉得600+全新还是挺香的,就是太冷门了,查不到到底是不是阉割过的)
官网下载OBS安装,提前说一下,如果你的OBS获取不到画面的可以改成以管理员启动。
(1)新建视频采集设备,依照采集卡参数进行设置,色彩范围原画面是全部就选全部,原画面是部分就选部分。采集PC to PC没有声音请看“解决采集卡录制电脑无声问题】以ELGATO 4K60 PRO MK2为例”或硬件篇原因解释或自行在游戏主力机安装虚拟声卡设置解决。
打开OBS,有即时回放(阴影时间、闪回)需求勾选推流时自动启动重播缓冲区,直播内容按照你的直播平台提供的服务器和推流码进行填写。
(2)编码器选择NVIDIA NVENC H.264(聪明的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不用同等码率下画质更清晰的HEVC呢?对观众的配置有要求)
速率控制选择CBR(有些主播似乎在用VBR,我没有研究)。
码率设置封面这里分享一下老黄官网上19年的指南。

预设P7。
调节高质量。
关键帧间隔我个人设置的是2s,斗鱼等平台似乎可以有不同的设置。
多次编码模式我使用的是二次编码(1/4分辨率),这里没有选择全分辨率是因为在油管上看到有视频作者分享的测试中有时全分辨率的画质反而没有1/4分辨率的画面好,如果你有兴趣也可以自行测试。配置high。
前向考虑和心理视觉调整会调用cuda,经测试1660s使用此配置直播并开启CBR 25000Kbps码率即时回放缓存的情况下,直播流畅运行。
最大B帧4。
(3)录像参考刚才的直播内容设置即可,如果你需要在直播的同时进行录播,那么需要注意录像格式,如果在录制过程中程序崩溃的话MP4格式的文件无法恢复,推荐使用mkv,设置多音轨分离游戏声音和麦克风声音,并在高级勾选自动封装至MP4格式,这样一来就可以直接导入premiere进行多音轨剪辑了。
推荐开启自动分割文件,不然时长太长不方便剪辑。
(4)音频,音频采样率请保持与你的硬件设置一致,例如耳机麦克风是48kHz就设置为48kHz,设置为44kHz会产生额外任务对CPU性能造成影响。
(5)视频,PVP高刷新率直播我个人认为1080P就足够了,一般看直播的观众都是手机或者平板。如果你需要高帧率或同时高帧率+高分辨率请勾选统计自行进行测试,由于渲染延迟错过的帧、由于编码延迟跳过的帧这里不持续显示橙色、红色一般就代表你的画面没有卡。你可以额外进行录像或者
(6)高级-视频-渲染器,没啥好改的,按照你采集的信号来,因为转换颜色格式是需要使用到CPU的。平常显卡自带的GPU编码录像好像都是4:2:2的。如有错误请指正。
如果你要录制HDR内容的话需要将色彩格式更改为“P010”,然后将色彩空间更改为“Rec. 2100 (PQ)”。
需要防窥屏可以设置直播延迟。
启用网络优化好像是默认就开启的?我反正一直勾着。
三、 Macro Deck软件
这款软件的效果类似Elgato家的stream deck,可以实现一键系统静音、一键麦克风静音、OBS即时回放、切歌、快捷启动软件、播放指定文件等功能(如果你只对使用OBS相关快捷键有需求,而对系统全局快捷启动软件之类的功能没有需求,也不需要可视化的小屏幕观看当前麦克风、声音输出开关情况,完全可以直接跳过这一步,直接买一个无线或者有线小键盘PAD连接推流机,并在OBS内设置快捷键即可)。
软件有pc端和移动端app可供下载,在PC端完成设置之后在同一局域网环境下可以共享给移动端APP进行远程操控。具体教程可参见UP主爱运动的数码君的分享。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d4y1U7iF/
由于手机长时间充放对电池不好,所以我按照他在另一期视频中的方法操作方法,一百多在pdd上购买了一台通过usb供电的全新的小米音响触屏版。如果你也想买小米音响触屏版并刷机使用的话,在安装flashtool时,一点要从所有设置→恢复→高级启动→更改启动设置,以禁用驱动签名验证的方式进行重启再安装,不然你是打不上驱动的,自然也就刷不了机。作者在视频略过了这一部分内容,十几年时候没有接触过安卓刷机的小伙纸们容易踩坑。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sa411f7G5/
这个触屏从个人的适应感受来讲并不是很好,因为戳屏幕的手感比较蛋疼。Elgato的streamdeck不知道手感如何,但是太贵了,打工人比较心疼。
PS:在写这篇稿子时,我注意到Macro deck软件实际上在pc端可以直接设置键盘热键实现相应功能,但是似乎必须是在应用程序内触发,无法实现全局按键,将浮窗挂在OBS监视器旁用小键盘pad触发热键可能会是一种比较廉价方便的使用方式。
如果能够实现两台同一局域网下的pc端连接,直接使用游戏主力机绑定宏按键以操控推流机的OBS直播相关参数,我觉得可能会更加便利。
四、 Bongo Cat Mver(代打猫猫)
代打猫猫的作者在0.16版本当中更新了支持双机联动的功能,但是描述上可能会引起一些误会,导致部分观众朋友搞不懂到底该怎么用。
如果你想要让同一局域网下的推流机中的代打猫猫还原游戏主力机上的玩家操作的话,只需要根据我的设置来即可。
1.在路由器页面上找到你的这两台电脑,MAC地址绑定IP,固定IP是为了防止局域网IP频繁发生变动而每次都要重新设置配置文件。
2.分别在游戏主力机和推流机存放一份Bongo Cat Mver 0.16,注意需要0.16版本。如果需要使用自定义皮肤,只要改动推流机上的那份即可。
3.打开游戏主力机目录下的代打猫猫文件夹:X:\bongo_cat_mver_0.1.6_64,找到目录下的config.json以记事本打开(其他文本编辑器也可以,我喜欢用Sublime Text)。
检索关键词network,按照我的配置更改对应内容并保存
"network" :
{
"is_sender" : true,
"network" : true,
"receive_port" : 50001,
"send_ip" : "XXX.XXX.XXX.XXX(推流机的IP地址)",
"send_port" : 50001,
"show_cat" : true
},
同理,打开推流机上的代打猫猫文件夹:X:\bongo_cat_mver_0.1.6_64,找到目录下的config.json打开,检索关键词network,按照我的配置更改对应内容并保存
"network" :
{
"is_sender" : false,
"network" : true,
"receive_port" : 50001,
"send_ip" : "XXX.XXX.XXX.XXX(推流机的IP地址)",
"send_port" : 50001,
"show_cat" : true
},
如此一来,在两台电脑都开启代打猫猫程序的情况下,就完成了操作动作的发送和接收。
4.右键推流机工具栏中的代打猫猫程序,选择UI面板,点击背景色更改为绿色。在OBS来源中添加窗口采集前置于视频采集设备图层之上。右键窗口采集来源,选择滤镜,点击小加号,选择色度键,关键的颜色类型—绿色。
如此一来双机推流方案下的代打猫猫就完成了正常的使用。
因为对虚拟直播并不了解,所以本教程没有涉及模型使用,虚拟摄像头之类的内容。如果你需要在推流机上使用steam上的虚拟摄像头相关软件的话,要注意steam的软件类内容都是无法通过家庭进行共享的。所以最好购买的软件不要和你的游戏库使用同一个账号。
以上是本期软件篇所主要想讲解的全部内容,因为歇班时间有限,所以并未来得及一一录制详细的设置方法。如果大家有需求,我会在后续的一段时间内慢慢补齐并制作合集,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