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辞典·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2.22 时间和空间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22、时间和空间
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时间是表现物质运动发展的顺序和持续性。物质世界的一切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时间的特点是一度性,就是说朝着一个方向发展,是一去不复返的。空间是表现物质运动的位置、范围和伸张性。物质世界的任何事物在运动过程中,都具有一定的位置,并且不断地变化着;空间的特点是三度性,就是说具有长度、宽度和高度。
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都不是独立的脱离物质的东西。世界上既不存在离开时间空间的物质运动,也不存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空间。比如光速每秒三十万公里,说明光的运动既在时间中,又在空间中。一切运动着的物质无不如此。列宁说:“唯物主义既然承认客观实在即运动着的物质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也就必然要承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1]运动着的物质世界是永恒的、无限的,时间空间也是永恒的、无限的。具体事物是有生有灭、暂时的、有条件的,具体的时间空间也是暂时的、有限的。整个物质世界是无限和有限的统一,时间和空间也是这样。无限存在于有限之中,通过有限表现自己,无数有限的时间空间,构成无限的时间空间。
人们关于时间空间的认识,不是主观自生的,而是客观买在的时间空间的反映,它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时间空间的观点,是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康德把时间空间看成是先天就有的直观形式,马赫主义认为时间空间是依赖于人、为人所产生。他们都把时间空间看成是主观的,否认时间空间的客观性,这是唯心主义的,是错误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虽然承认时间空间的客观性,但是不理解时间空间和物质运动的辩证关系。如牛顿提出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并把时间和空间看作是彼此分开的,这显然是错误的。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时间空间的观点,对我们进行革命实践有着重大意义。不论社会主义革命或社会主义建设,都有一个时间和空间的问题,如速度、布局、计划、群众运动的规模和深度等等,都是与时间空间联系着的。没有时间和空间观念,对现实和历史问题就不能作出正确的评价。因此,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要有科学的时空观。
注:
[1] 《列宁选集》第二卷1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