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火旅游铺就幸福生活路
近年来,我区充分发挥山多、林多、水多的生态资源富集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让昔日的“绿水青山”变老百姓的“金山银山”,红红火火的旅游经济也撑起了村民们的幸福生活。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听听仙女山街道仙女村村民汪素敏的故事。
“你好,我们酒店的房间已经预定完了,不好意思。”早上7点不到,汪素敏经营的凤凰酒店的房间已经全部被预定了。
因为冬奥会的缘故,市民们的滑雪热情高涨,虽然仙女山的温度很低,但是位于仙女山街道仙女村安置点的酒店生意却很红火。村民们因为修建机场搬迁到这里后,不仅路修好了,环境改善了,还在家门口做起了生意,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路修好了
“2017年,说要修建仙女山机场,我们当时都还是很配合,想到这边安置点路也好,修的房子也好,还是很愿意。”汪素敏回忆到。
因 为仙女山机场建设,涉及到仙女山街道仙女村和顺组和堡坪组57户人家,一同搬迁到仙女村安置点。“还记得以前,从城区回趟老家要走将近两个小时的车程,在 和顺那里面一点也不方便。”说到以前的路,汪素敏眼里就犯起了难。“现在搬到安置点,感觉自己开车从城里到安置点要不到好久都到了。”汪素敏边说边看了看 外面。
道路修好了,来仙女山的游客也越来越多了,汪素敏发现了商机,就当起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安置点修建了第一家酒店。
产业好了
“以前我们都是在城里做点烧烤生意,每天起早贪黑的,还是很累。”汪素敏说,那个时候跟老公一年辛苦下来最多也只能找到几万块钱,还很辛苦。
2022 年春节期间,仙女山下起了大雪,仙女山街道仙女村移民安置点迎来了大量的游客,汪素敏忙得团团转,酒店前台、清洁阿姨、服务员都是她一个人包揽。 “2018年,我们来这里修了这个五层楼的酒店,今年春节期间,十多天我们毛收入十万余元,一年下来毛收入有三四十万元。”汪素敏十分开心地说到,现在在 自己家门口都可以找钱了,还可以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娃儿,不用每天起早贪黑了。
不仅是汪素敏一个人吃上了旅游饭,在安置点还有十几户人家都开了超市、农家乐和酒店,这给全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环境好了
“我们的安置点建设对我们仙女村的村容村貌做了很大的改善,也使我们整个村的村民在思想素质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仙女村党支部书记许国云说到。
以前安置点还没修建的时候还是一片荒地,依稀只有几户人家,很影响景区的环境。有时还会有游客在游玩时留下白色垃圾,很长一段时间都没人清理。
“现在,我们自己酒店门前的垃圾自己清理,环境改善了很多。”汪素敏一边收拾着门前的垃圾一边说道。
现在安置点统一修建后,有了专人管理,房屋、酒店、农家乐、超市一排排白墙红瓦的斜屋民居错落排列,一块块庭前屋后的微田园青翠盎然,一条条蜿蜒曲折的通村新路房前绕过,慕名前来的游客漫步其间别有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