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实验室应该如何去避免核酸气溶胶假阳性
核酸检测是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的“金标准”,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是临床检测常用方法,随着各级实验室该方法的广泛使用,大批量样本的临床检测,假阳性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荧光定量PCR假阳性简单来说就是在不该出现荧光信号的样本中出现了荧光信号,导致误判断阳性结果。
出现假阳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物设计不合适:选择的扩增序列与非目的扩增序列有同源性,因而在进行PCR扩增时,扩增出的PCR产物为非目的基因序列。但在临床实际中,由于基本使用的是成品试剂盒,引物设计不合适的情况一般不会出现,但个别厂家试剂仍存在非特异性扩增现象,建议在使用前进行性能评价,比对筛选。
二、靶序列或扩增产物的交叉污染,这种污染有两种原因:
1.是整个基因组或大片段的交叉污染导致假阳性。
2.是空气中的小片段核酸污染,虽然这些小片段比靶基因序列短,但有一定的同源性。互相拼接后与引物互补结合,可扩增出PCR产物,而导致假阳性的产生。在规范操作的前提下,应该尽量避免第二种情况的发生。
三、标本间交叉污染:标本污染主要有收集标本的容器被污染,或标本放置时,由于密封不严溢于容器外,或容器外粘有标本而造成相互间交叉污染;标本核酸模板在提取过程中,由于吸样枪污染导致标本间污染;有些微生物标本尤其是病毒可随气溶胶或形成气溶胶而扩散,导致彼此间的污染。
四、PCR试剂的污染:主要是由于在PCR试剂配制过程中,由于加样枪、容器、双蒸水及其它溶液被PCR核酸模板污染。
五、实验室中克隆质粒的污染:试剂盒中的阳性对照参与核酸提取过程造成交叉污染,一些试剂盒为了监控核酸提取过程的质量,要求将试剂盒中的阳性对照(含有目的基因的假病毒)与样本一起进行核酸提取,自动化的核酸提取仪由于加温、振动等过程,在操作过程中气溶胶会可能会污染提取仪。有的实验室可能会将提取的核酸样本板加膜保存,以备扩增,再次打开封膜的样本板时可能会造成交叉污染。因此,不建议对提取后的样本核酸封膜保存,最好立即检测,同时,应对每一批提取后的仪器用75%酒精擦拭。
当PCR实验结果出现假阳性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考虑是不是引物、反应液、移液器等污染模板,然后需要一一排查,费时费力。其实产生这一现象最常见的原因是 核酸气溶胶 。离心机离心、剧烈地摇动反应管、PCR开盖、移液器的反复吹打等会产生空气与液体表面摩擦的情况,都会产生核酸气溶胶,也就是实验室里(或移液器腔内)弥漫着含有长短不一核酸片段的小颗粒,这些小颗粒沉降到样本中导致最后扩增出了假阳性荧光曲线。
可想而知,这些核酸小颗粒还会落到实验台面、PCR仪、移液器、吸头盒等等地方,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些核酸小颗粒就会日积月累地积聚,当实验室里核酸气溶胶的浓度达到一定浓度,就会造成实验室的污染进而产生PCR实验结果的假阳性。
传统的实验室核酸污染清除方式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而且处理过程人员参与其中,增加二次污染的风险,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实验检测任务的进行,润联环保最新推出的气溶胶去除剂NOVOCIDE AIR密闭了核酸清除带来的二次隐患,并充分利用其干雾冷蒸发设备,全智能化对实验室核酸污染进行清除,时间短,效率高。
具备以下特点:
1 、同时对物表及空间气溶胶核酸污染进行全方位清除
2、通常清除时间控制在2小时左右
3、可针对实验室核酸污染预防及核酸污染后的应急处理
4、具备完善的验证方案
润联,提供PCR实验室气溶胶去除剂和去除仪,可解决气溶胶污染问题,避免假阳性和CT值翘尾。我们不仅提供专业的产品,我们还提供专业的方案和服务。欢迎大家一起留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