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红楼梦:贾母的亲生儿女到底有几个?贾赦、贾政和贾敏是同胞兄妹吗?

2022-12-17 11:28 作者:南山橘暖读书时  | 我要投稿

大家好,今天说说贾母到底有几个亲生儿女?我的理解是贾赦、贾政、贾敏其实都是贾母亲生的孩子。


贾母不仅是出身高贵,为人精明,运气更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了的,她在荣国府最鼎盛的时期嫁给贾代善为妻,虽然丈夫去世的早,但是并不影响她安享尊荣,长乐安康。但是对于她的几个儿女是不是亲生的问题总有许多争议。


但是在书中有多处描写可以体现,也可以结合贾母对他们以及他们子女的态度看出端倪:


一、古代袭爵位嫡长子优先,荣国府爵位由贾赦继承的。


由于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婚姻,封建社会权贵官宦家庭里的子女大致是要分为嫡子和庶子。


而这些古代大家族一般也是同居共财。关于古代的那些继承律法,大体分为身份继承和财产继承。身份继承就是承袭爵位、食封或官职世袭,财产继承就是家产,包括钱财、物品、宅子、铺子、田地等等。


但是,无论是承袭爵位还是继承财产,主要都是要遵循嫡长子继承制,从汉朝至清朝末年,继承制度以嫡为贵,长为尊,从国君至王侯百官,甚至普通人家都按照“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原则来选择继承人。


也就说古代这些大户人家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是最尊贵的嫡长子,他的身份和继承权是家族中最高的,其次就是嫡长孙。《北史》中有云:立嫡以长,故谓长子为嫡子。嫡子死,以嫡子之子为嫡孙,死则曾、玄亦然。清朝《大清律例》规定:“嫡庶子男,除有官荫袭先尽嫡长子孙。


就算嫡长子早夭,爵位可以由嫡长孙继承,比如明朝皇帝朱元璋就是这一继承制的坚决执行者,太子朱标早逝,皇位就传给了朱允炆。反正只要嫡长子这一支还有嫡长的男丁,就不会轮到庶子。


那如果没有嫡长子,或者像贾珠这种早逝的情况怎么办?那就让身份最尊贵的儿子优先。


宋代规定:“诸王、公、侯、伯、子、男,皆子孙承嫡者传袭。若无嫡子及有罪疾,立嫡孙;无嫡孙,以次立嫡子同母弟;无母弟,立庶子;无庶子,立嫡孙同母弟;无同母弟,立庶孙。”


《红楼梦》里荣国府的爵位是贾赦继承的,贾赦有个儿子贾琏。虽然贾琏生母未明,但是他能娶到王熙凤那么骄傲又才干的女子应该也是王家长房的嫡女,他们两口子又能代管贾府家事,所以贾琏的身份是嫡子的可能性很大。


再看贾政,他作为贾母的次子,身体不错,又有两个王夫人嫡出的儿子贾珠和宝玉,虽然贾珠死的早,但也活了近二十岁,而且还给贾政留下一个由李纨所生的嫡长孙贾兰。


这样看来,如果贾赦是庶出,贾政是嫡出,那么首先贾赦是没有资格袭爵的。就算贾政归西,也应该是贾珠袭爵,贾珠死了还有贾兰和贾宝玉,总之轮不到庶出的贾赦。


所以贾赦是庶子,贾政是嫡子的说法,至少从封建社会的继承制度方面看是并不合理的。


再看一下宁国府,宁国公贾演并不止贾代化一个儿子,至少还有贾蔷和贾菌的曾祖父两个儿子。他们家的爵位就是严格按照嫡长子传嫡长孙来进行的,而且贾敬半路撂挑子 u修仙之后,贾珍年纪轻轻不仅袭爵还当上了族长,凭借的正是他长房嫡长的出身。


二、如果贾赦贾政都是庶子,贾母很难有这么高的身份地位。


贾母是红楼梦中辈分最高、地位最高的荣国府老太太。她不仅在荣国府享受最高待遇,掌握最高的话语权,就连族长贾珍也要尊她一声老祖宗,过年下朝廷赏了银子,也要命贾蓉带去先给贾母过目汇报。


贾母之所以有这么高的家庭地位,一方面是因为她是朝廷钦封的一品甚至超品诰命夫人,属于诰命夫人中的最高级别,听着很牛,但是在古代这只是一个官宦女眷附属于丈夫的荣誉称号,有俸禄,没实权。


另一方面是因为贾母出身高贵,是金陵史侯家的嫡女,虽然史侯家的爵位是世袭罔替的,但是史侯家比贾府一门二国公的门楣还是低了一点儿,贾母仍旧属于高嫁,所以若只凭史家嫡出千金的身份,也并不足以支撑贾母到了晚年,还能再贾府还能呼风唤雨。


贾母之所以能在贾家地位这么高,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她诞育了子嗣“母以子贵”,劳苦功高。


只有贾母有两个嫡出的儿子贾赦和贾政和一个嫡出的女儿贾敏,她在荣国府才是几乎无人可以撼动的,她享受书中所描写尊贵的权威和地位才是名正言顺的


如果贾赦贾政都不是贾母的亲生儿子,那么贾母唯一能依仗的就是娘家史家,还有仗着自己老太太的身份,和对晚辈子孙们有一道“孝道”的约束。


可是一个没有亲生儿女的老太太,在贾府这种大家族“虎狼窝”里是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威势和那么充足的底气的,宁荣两府里上上下下所有的人几乎都在讨好贾母:


袭爵的贾赦讨要鸳鸯不成羞愧的不敢见贾母,邢夫人被贾母臭骂一顿只能忍着;权倾朝野的王子腾的妹妹王夫人在她这个婆婆面前就是个“锯了嘴的葫芦”,贾政打宝玉被贾母骂的当众磕头谢罪,毫无尊严可言;王熙凤天天在她面前卖乖奉承;清虚观打醮族长贾珍跟随贾母听用,大热天的巴巴的打发贾蓉回家叫妻子儿媳来伺候,贾母训斥贾珍跟训自己的亲孙子一样便宜。


贾府过年的时候唱戏,贾母看的高兴,只说了声“赏”,贾珍贾琏早就暗暗预备下大簸箩的钱,忙让小厮们快朝戏台上撒,只为讨贾母高兴笑一笑……


三、贾母对贾赦贾政没好气,反而正是亲生母子之间才会有的表现


有人说贾赦不是贾母亲生,是因为“贾赦住在别院”。


有人说说贾政不是贾母亲生,是因为宝玉挨揍那回,贾母说过“只是可怜我一生没养个好儿子,却教我和谁说去”。


再有就是贾母全书中对贾赦贾政都没什么好脸色,也不怎么亲近,可以说比较严厉了。


其实我个人理解,这并不能证明贾赦贾政不是的贾母亲生儿子,反而只有亲生的儿子才可以这样严厉,反正也不会翻脸嘛。反而如果不是亲生的,还是多少要留点情面,客气一些,万一真要是闹翻了,不但外人看笑话,贾母的晚年也不好过。古代有很多守寡的嫡母和继承家业的庶子打官司的,庶子私下里虐待嫡母,或者将其赶出家门的都有,告就算到官府也根本也没什么好办法解决。


先说贾赦住别院这件事,很多读者却忽略了贾赦住的本就是“荣府旧园”,那才是荣国府的根基所在,带着荣禧堂的“敕造荣国府”那是皇帝赏赐给荣国公建造的新宅子,将来爵位尽了那是要被回收的。


红楼梦中并没有说明贾赦这个袭爵的大老爷为什么会住到别院去,但是我们可以明确的看出贾赦是一个什么样,他好色荒淫,昏聩贪婪,又任性使气,爱好是古玩字画,平日里也与达官显贵有不少勾连,典型的老年版的纨绔。这样一个人,一点也不像是自幼缺爱,自卑没有存在感的庶子,反而像是被父母惯坏了的贵公子的样子,看看贾母对宝玉的宠爱和她自己的享乐的样子,不难想象她对尊贵的嫡长子贾赦曾经何等宝贝宠溺。


正是有了贾赦的前车之鉴,所以贾母才会对贾政严格要求,她年轻时如何管教孩子不得而知,倒是她曾对贾政说过:“当日你父亲怎么教训你来着”这样的话,可见贾政小时候是被严格管教长大的,所以他才会收敛诗酒放诞的本性,变成现在这一副端方严正的呆板模样。


贾母说“只是可怜我一生没养个好儿子”只是一句气话而已。意思是指贾政不是好儿子,并没有说贾政不是她儿子,就像宝钗生气说“可惜没有一个好兄弟可以做杨国忠”,可是薛宝钗明明有亲哥哥薛蟠的,只是薛蟠没出息,不是个好哥哥罢了。


贾母是个要体面又顾全大局的人,所以她让贾赦顺理成章的袭爵,但又把家产交给相对靠谱的小儿子管理,这也是出于为家族前途考虑。而且这里面可能大有情由,贾赦当年还不知道犯下过什么事儿。


反正从书中的情形来看,一来贾赦嫡妻早逝,邢夫人出身为人能力都比王夫人不如。也有人怀疑邢夫人就是原配,这个可能性不太大,因为贾赦的原配身份家世不可能低于王夫人的。


二来,贾琏与王熙凤联姻,既可以促进贾赦贾政两房的关系,也可以让王夫人带着王熙凤管家,平衡一下两房的势力,贾母这一番安排也可谓用心良苦。


贾母作为荣国府两位当家人的母亲,荣国府最高辈分的女主人,理所当然要居住在正房,选择自己看着顺眼的小儿子一起生活,当然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舒心,要是整天看着贾赦整天纵情声色,不务正业,和一群小老婆鬼混喝酒,外带算计家产,岂不是要早早气死?


以贾母的身份和地位,她在贾府基本上随心所欲,她想怎么安排自己的生活,不需要看任何人的脸色。


至于贾赦与贾母“母子不亲”近一说,主要是指五十三回过元宵节。“贾赦略领了贾母之赐,也便告辞而去。贾母知他在此彼此不便,也就随他去了。”


但是贾母在八月十五中秋夜宴上一听说贾赦崴了脚,立刻就担心起来,忙命两个婆子快看去,又命邢夫人快去照顾。


贾赦从小被惯的脾气大,当官多年,纵性恣情,任性惯了,与亲生母亲这样才是不见外的表现,而且他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贾母也不怎么待见他,干脆躲得远一点。


他甚至敢将自己对贾母偏心的不满当众宣之于口,在中秋夜宴上讲过一个偏心的笑话,如果他不是贾母亲生的儿子,根本没必要跟贾政这个弟弟吃这个醋,也没必要自己找没脸,特意表白表白自己是姨娘养的吧?别忘了席上还有很多小辈。


反观贾政在第二十二回猜灯谜凑趣,在贾母膝下承欢取乐,也比较符合他自幼被父母严格管束养成的性格,潜意识开里总想要讨老母亲喜欢,而且他还跟贾母撒娇式的讨要彩头,也是亲生母子之间的情态。而贾母撵贾政走,一来是方便自己和孙子孙女们玩笑热闹,二来也是不忍心贾政一把年纪还要在自己面前小心翼翼的讨好奉承,反而在小辈面前减了大家长的威严。


纵观全书,宁荣二府里,亲生父母对儿子们基本都没见过有什么好脸色的,只有严厉才是常态。


比如贾赦对贾琏,说打就打;贾珍命小厮大口啐在贾蓉脸上;贾政对宝玉、贾环更是如同猫和老鼠,唯有贾母、王夫人这些女眷们对宝玉比较宠爱,因为已经失去了一个贾珠,王夫人也说过:“比如先时你珠大爷在,我是怎么样管他,难道我如今倒不知管儿子了?”的话,可见贾珠当年活着的时候,也是在父母严厉管束下长大的,必然没有宝玉这么得宠放肆。


贾母虽然对自己的儿子严厉,但是和很多祖母一样都是隔代亲。她对孙子孙女们都很宠爱,把他们都聚拢在自己身边养着,每天吃喝玩乐,说说笑笑。


贾母最宠爱的就是贾宝玉,不仅因为他衔玉而生,也不仅因为他长得像贾代善,最重要的是因为宝玉是她嫡亲的宝贝孙子。一时宝玉有个什么意外或者病啊灾啊,贾母第一个着急上火,淌眼抹泪的,那是真的心疼,最厉害的是紫鹃试玉那回,甚至狂飙大话要拆了人家太医院大堂。


贾母不仅宠爱宝玉,也很宠爱贾琏。贾琏为人聪明,擅机变,贾府的外面事务都是他在打理,也的确有处事能力。贾母很显然是对贾琏这个长孙的工作能力很认可,也比较满意。所以,当王熙凤生日那回,贾琏做了那样的丑事,还拿着剑耍酒疯追杀王熙凤到贾母面前,正是因为“贾琏明仗着贾母素昔疼他们。”


王熙凤每天打理家务,在贾母面前讨巧卖乖,逗得贾母高兴开怀,也算是贾母面前得意红人,但是贾母怎么处理这件事的呢?她根本没把王熙凤当回事,态度明显向着自己的孙子贾琏。价目这样处理王熙凤也是不服气的,后来回房后还跟贾琏哭诉委屈呢。


贾母这几个儿女里,贾赦的确是个不靠谱的家伙,看看他对亲生女儿迎春的婚事多么草率就知道了。


但是贾政是相对靠谱的人,尤其是作为父辈,他也知道孙绍祖不是好东西,很是反感这门亲事。


作为亲叔叔,他都不忍心看着亲侄女往火坑里跳,贾政在所有人都不吭声的情况下,“倒劝谏过两次,无奈贾赦不听,也只得罢了。”


一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贾赦坚持,贾政做叔叔当然没办法,但是他劝谏不止一次,可见对迎春的婚事也比较关心。如果不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以贾政那种不喜欢关心俗务的甩手掌柜的一贯习性,恐怕不太可能对迎春这么上心。


再有黛玉进贾府的时候,分别拜见两位舅舅,虽然都没有见面,但是贾赦和贾政都给黛玉留言了。


这两人的留言字字句句都是有真情实意的,如果他们和贾敏不是同胞兄妹,恐怕此时贾敏已经去世,对黛玉这个外甥女不会这么关怀。


而且贾政和林如交情应该是很不错的。林如海对贾政的评价很高,说他“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非膏粱轻薄之流”,又托付贾政办理贾雨村复职一事,贾政可以说办的非常尽心尽力,“系妹丈致意,因此优待雨村,更又不同。便极力帮助”。


如果贾政和贾敏不是一个妈生的亲兄妹,这个不善于官场上交际的人,大概也不会对妹夫托付的事情这么上心,又专门优待贾雨村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一回,也曾亲口说过:


自荣公死后,长子贾代善袭了官,娶的也是金陵世勋史侯家的小姐为妻,生了两个儿子:长子贾赦,次子贾政。目今你贵东家林公之夫人,即荣府中赦、政二公之胞妹,在家时名唤贾敏。


“胞妹”一般是指一母同胞的妹妹,贾赦、贾政、贾敏这样看上去都是贾母的亲生儿女。


虽然作者在小说开篇即有“真事隐去”“假语存焉”的说法提前预告,但我们也可以基于文本和做合情合理推测猜想,见仁见智,大可不必过于较真。




红楼梦:贾母的亲生儿女到底有几个?贾赦、贾政和贾敏是同胞兄妹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