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下69式

作为我国坦克研制时间最长的121工程发展的直接下家,69式在中国坦克史上属于很重要的一款坦克(迫真),一方面是在59式之后第一款自主设计的中型坦克的名号,又号称对后来坦克有重大的影响;一方面是生平可谓是一波三折,最初的目标是换皮T-55然后改来改去变成了装着100滑的申必杂交车,15年的研制经历,三次定型(69、70、74),然后折腾了这么多年结果一堆部件还有问题红外夜视双稳都不行,车不行就算了客服工作还没搞好部队又是没射表又是没炮弹,78年生产定型只生产了100辆然后短短服役5年就退役。

而69式相比59式性能提升有限,除开一堆部件的各种问题,直接造成退役的就是这杆100滑——如果还是100线大概还能客串先进59式继续服役,作为一款70年代定型的滑膛炮,100滑钢针0米垂穿约为220mm——这个垂穿甚至不如100线乃至一些二战炮 西 曹 县 屑 铳(确信),可以在1000米击穿60°100mm装甲——这点倒是相比100线有很大提升,破甲弹可以线滑通用,可以击穿65°120mm装甲。当时中国坦克的假想敌是T-62,100滑钢针的可以击穿T-62的首上,这是相比100线有提升的部分(100线能弹无法击穿T-62首上倾斜装甲);然而遇到T-62的炮塔就无能为力了。
T-62炮塔前部厚度为214毫米,也就是说100滑钢针面对T-62稍微有点距离就无法击穿(印象里炮塔是坦克受击概率最大的部位(当然这时期冲国大概是不清楚的)也就是说69式遇到T-62是有很大概率打不穿的,某种意义上讲70年代勋章帝要是一时脑抽整了一个祖传迫真虎王或者T54 47型来个珍宝岛二转攻势,这边把研制中的先进战车121派上去比划比划都可能惊呼不可战胜;至于破甲弹倒是可以有效击穿,然而破甲弹线滑两用59式也可以打又有什么优势呢?说白了就是打钢针对T-62无法做到稳穿更不用说T-72,打破甲弹59式也行,此外100滑榴弹装药更少且没有装药弹支援步兵打工事能力也更差,此外100滑其他方面也有如精度、散落弹托等问题,总的来说就是相比100线并无优势,对付T-62还好结果量产直接拖到了70年代末对付T-72更是完全与59式没优势了。在搞到T-62实车后还能定型这么一款穿深的坦克炮着实让人无语,很难让人不怀疑这杆炮的指标是不是从67年研制起就没变过,把T-62拆解测绘一下再铸几个同款炮塔打个靶都能发现这问题。总的来说69式这车一言难尽,让我来排冲国历史坦克排行榜妥妥的屑车排行榜第一名。(无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