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最全】TG历代坦克发展型号大全(4)
80式:
80式主战坦克(中国军内代号:ZTZ80,英文:Type 80 Main Battle Tank)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研制的一种第二代主战坦克。
80式主战坦克采用涡轮增压大功率发动机、新型105毫米线膛炮、光点注入式火控系统、微光夜视仪、摩擦式减振器、不等刚度扭杆悬挂、大行程小直径负重轮及披挂式复合装甲等新技术及装置。
80式主战坦克于1974年着手新部件的研制,1980年开始整车研制,1988年2月4日定型,并命名为ZTZ80式主战坦克。据外媒统计,80式主战坦克各种衍生型号共计生产700辆。

80式主战坦克车体由轧制钢板焊接而成,首上甲板与水平面夹角设计成22°,增大了甲板的水平厚度。可在首上甲板上披挂复合装甲,以加强正面防护能力。车体两侧增加了屏蔽裙板,能有效地防穿甲弹和破甲弹的攻击。 炮塔为铸造件,外形低矮,流线形好,正面装甲防护力较强,在炮塔四周增加了栅栏屏蔽,增大了防破甲弹的能力。 炮塔外部装有76mm烟幕弹发射器2×4具,抛射距离为100m,齐射时能形成弧度为120°、正面总长度为120~150m的烟幕,烟幕持续时间可达2min。 坦克外表涂有防红外迷彩漆,内部还装有三防装置和灭火抑爆系统,所有这些都把坦克的防护能力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
80式主战坦克主要武器是1门83式105毫米线膛炮(仿制英国L7/M68型105毫米坦克炮),俯仰范围为-5°~+18°,可360°旋转,

------------------------------------------------------
80-II式:
在80式的基础上,推出的一款二代外贸坦克
与80式采用的是同样的简易火控,但是将测距整合到了炮镜内,不用外挂测距仪了。
还有一个外部特征是炮塔围了一圈屏蔽装甲。


------------------------------------------------------
88B式:
80/88系列中服役最多的一个型号,也是解放军服役坦克中第一辆使用稳像火控的坦克↑由于使用了先进的稳像火控,从88B开始取消了位于炮盾左方的辅助瞄准镜。

-----------------------------------------------------
88A式
比88B要晚,但名字叫88A。主要特征是在88B的基础上换了94式105长炮。

85-II式/85-IIA式:
这俩没啥差别就放在一起了。85-II与85-IIA其实是同期的平行方案,即针对外贸的两个不同选配方案。主要的差别在于用了不同的变速箱。两者都用的长身管的87式105,这个炮再发展下去就是日后有名的94式。

-------------------------------------------------------------
85-IIAP式:
把正好是当时成熟产品的125炮塞上去了,也是成熟产品中最早的三人车组的坦克。车体正面的复合装甲也同时成为标配,不再是选装件了。

--------------------------------------------------------------
85-III式:
外观上来看85-III是85家族里唯一有爆反选配件的坦克。

--------------------------------------------------------------
90式:

90式主战坦克(Type 90-II Main Battle Tank)也被称作90-II式(区别于日本的90式主战坦克),是由中国北方工业以88式系列的后续改良型号,最初名为85-IIM,1990年正式定型,是中国的第一种第三代坦克,但没有被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主要原因是其并未达到预先的设计要求,性能也不足以于1990年代的西方坦克相匹敌,但是90式对于中国之后大规模装备的96式和99式设计都产生了影响。
该型战车的后续发展型为MBT-2000并专用于对外出口,现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的主战坦克之一,巴基斯坦特许生产的名为哈立德主战坦克。

90式有一门125毫米的滑膛炮与俄罗斯2A46的自动装弹机,使用1200马力的柴油发动机,该坦克比中国之前的主战坦克都要重得多,这款坦克标志着中国的坦克设计理念出现了转变。
90式并非一种全新设计,大概45%的零件来自现有的设计,当中10%来自59式,15%来自69式,20%来自85/88C式,剩余的55%是新零件。与之前的型号相比,这款坦克的火控系统有了改进,并提高了防护能力,之后的发展型号更升级到了爆炸反应装甲。90式是中国第一种使用模块化装甲的坦克,装甲中损坏的部分可以单独被拆下替换。
--------------------------------------------------------------
96式:
ZTZ-96主战坦克(简称:96式坦克,英文:Type 96 Main Battle Tank),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研制的第三代主战坦克。过渡车结果成为主力的型号。起初叫88C,98年定型时改名96式。外观上与85-IIAP没有大区别,但改进都在内部。

96A式:
目前的装甲中坚战力,与96相比,主要区别在于炮塔与车体附加的爆反,更换了行星变速箱,在所有服役坦克中最早用上的上反火控。
96A式主战坦克是由96式主战坦克改进而来,它换装了新式模块化复合装甲和反应式装甲。这种改造让96A的炮塔由96式坦克的梯形焊接炮塔变成了时髦的楔形炮塔。除此之外,96A式坦克还换装了更加先进的火控系统和夜视系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的主力坦克。相对昂贵的99式主战坦克,96A成本较低,适合大批量生产装备部队,两者形成了高低搭配组合。

-------------------------------------------------------------
96A式二号方案:
当初选型时的另一种装甲构型方案。可以明显的看到炮塔主装与服役型号的不同。

-------------------------------------------------------------
VT2型:
就是外贸的96A。

--------------------------------------------------------------
96A1式:
在96A的基础上,对动力系统做出了一部分改进,还有一些配件上的小改进。

--------------------------------------------------------------
96B式:
我国二代坦克的终极型,其基本指标已经与部分三代相当。
动力系统大改,在99A同源的8V150发动机与CH700综合液力传动的加持下,96家族的机动性短板终于得到解决。炮塔装甲的外形也有着明显的改变,动力系统改进带来的余量显然能够支撑起更好的防护。

--------------------------------------------------------------
VT2B型:
96B的外贸版。

--------------------------------------------------------------
99式:

从69式到96B一路的血缘关系非常明显,这条线路一直延续至今,且技术传承非常的明显。
同时这一条线也可以清晰地看出我国坦克工业的技术发展线路,可以说这条线路就是我国坦克工业的缩影。
但这条承载着我国坦克中坚力量的线路长期以来都落后于世界水平,即使到了今天用96B拿去与国际上的高端三代相比还是不够看。
说99与T-72没关系是不可能的,但关系多少是另一回事了。
直到99式,我国坦克发展终于追上了世界水平。这注定是我国坦克工业发展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99式的确是追上了世界水平,但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追上世界平均水平而已。
--------------------------------------------------------------
99A式:

目前我国量产坦克中综合战力的顶点,在作为主力的同时还是门面担当。
前面我们说到99式首次触及了世界水平,而99A,作为我国坦克工业近几十年来的集大成者,可以挺直了腰板说这是一辆世界一线水平的坦克。
光从外观上的剧变就能明显的看出来,99A的这个“A”对99来说,显然没有96A对96的那种小气。
在火力系统上,99A的火炮改进幅度相对较大;诸如炮射导弹,攻坚弹等新弹种的加入增强了其打击能力;火控由99的“下反”更换为先进的“上反”;我们也在99A身上首次见到炮口基准系统成为标配产品随车量产。
防护自不必多言,其厚重的大脸庞便能说明一切。
动力系统上,液力综合传动与1500马力的150HB完全体搭配,将之前99的最后一项短板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