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思维与法学经典阅读》上海交通大学 杨力
2022-01-26 18:07 作者:Hawaii_Guitar | 我要投稿

第一讲 导论
打破学科的分野,法律绝不是闭门造车
霍姆斯90岁时说:“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重大区别:jury→由对法律知识没有了解的人组成
而大陆法系是由法官进行专业审判的
哈特《法律的概念》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第三章,是阅读的第一个板块
- 回答的就是一个问题:法律是什么?事实上这一命题到现在为止都尚无定论。
第二部分:4-6章
- 试图将法律与道德建立关系
第三部分:7-9章
- 尝试以自己的经验解释法律和道德究竟是什么
- 提出:“最低限度的自然法”概念
之所以经典,是因为提出的命题很难解决。
阅读方法:先看前言后记,找到本书的核心观点,这就是阅读的主线
法律往往不是是非分明的,相反,其边界是非常模糊的。
e.g. 在遗嘱末尾签字“杨力”→签署
签“力杨”、小名、微博名?
写名字的位置在遗嘱头部?在旁白?在齐缝处?
世界有三大法学流派
- 自然法学派:只有符合道德的才能称为法律
- 哈特:只要经过立法机关和立法程序制定的都是法律,恶法也是法律←受到的最大挑战:纳粹的恶法 ,面对这一问题哈特无法解决,因此美利坚带领联合国制定了“反人类罪”,最终两大军事法庭按照这一罪名惩治了战犯。问题是:法律不应当有这样的溯及力。→ 在这一自相矛盾中出现了富勒,富勒提出:只要法律不符合他当时提出的八项原则,则不是法律→ 新的问题:纳粹的法律不是法律,而新颁布的法律又无法适用,无法可依?→德国的司法部长拉德布鲁赫:重新开始适用《魏玛宪法》解决案件
- 法律社会学:从社会反观法律,社会大多数人认可的方案为好的方案
思维是什么?思维如何让我们陷入困境又走出困惑?
多元解释下将会有不同的结果。
法律思维:右脑颠覆左脑。
左脑思维、标准化的好处:安定性,复制传播、形成共识;预见性。
左脑思维的歧路:理性逻辑、规则等虽然给工业时代的人类带来了集体主义的效率,但是却在与电子的较量中败下阵来,将导致我们的生活变成模块。
从文艺复兴到流水线生存→泰罗:“每个人只是个部件”
三年之后被科斯颠覆:《企业的性质》→市场交易成本为零时法律不再发生作用
现在已经是一个“概念时代”,苹果实体店销售的是“概念”,创业的重点也是“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