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中美之间走平衡路线?这不是“亲华”,而是形势所迫

据中新网13日报道,美日印澳四国组成的四方联盟,正协调在日本举行第二次首脑会议。预计最早将于明年春季举行,目的就是为了“推进经济安全合作”。共同社分析称,日本新任首相岸田试图通过这次会议,显示日本的存在感。
与此同时,新外相林芳正与国务卿布林肯通电话,双方都同意尽快协调岸田文雄访美的安排,也希望美日“2+2”部长级会谈尽早举行。布林肯还在电话中,再次向日本做出承诺:《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适用于钓鱼岛。
无论是四方联盟还是美日同盟,其实都是美国在亚太所主导的军事集团,美国试图利用联盟的力量对抗中国。而日本就是这些联盟的核心国家,更是近几年来美国对付中国过程中最常用的“工具”。
布林肯在与林芳正通话期间,一再强调美日安保条约某些条款“适用于钓鱼岛”,其实就是试图给日本吃一颗定心丸,让岸田新内阁知道在东海问题上,美国一直站在日本的这一边。但这并不意味岸田就会继续被美国牵着鼻子走,岸田内阁的对华政策,似乎已经开始出现“背叛”的迹象。
相比菅义伟内阁,岸田的对华姿态似乎还没有什么过于出格的言行。尽管执政的自民党将诸多不利于中日关系改善的因素,列入其竞选党纲之中,试图借此绑架岸田内阁;但是岸田内阁近些天来所做出的一系列表态,似乎正朝着自民党意愿相反的路线越走越远。
岸田内阁选择原中日友好议员联盟会议主席林芳正担任外相职务,引起东京反华势力的“警惕”,并给这届内阁的首相和外相扣上“对华鸽派”的帽子,但这似乎无法阻止岸田内阁改善对华关系的步伐。据《参考消息》13日报道,日本媒体认为,自民党内部“鸽派”色彩浓厚的首相和外相,正寻求对中美的平衡路线;报道称:岸田内阁认为日本的对华外交,需要在复杂的情况中取得微妙平衡。一名首相官邸的官员表示:“同军事、经济迅速崛起的中国构建稳定关系刻不容缓”。而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新内阁成员则表示:不能让中国认为日本在台湾问题上有过多的介入。
岸田和林芳被日本舆论界定性为“知华派”,但不等于他们“亲华”。在日本当下反华狂流凶猛的敏感时刻,岸田内阁与前任的对华外交划清界限,并不是因为新内阁的首相和外相都是“鸽派”,而是他们有菅义伟这个前车之鉴。菅义伟对中国发起全面挑衅,以至于中日关系陷于自建交以来的最低谷,进而陷入多重危机,最终被迫下台。
重新回到历史上中日关系政冷经热的那个时代,已经不可能了。中国掌握着中日贸易水龙头的开关;岸田如果继续沿袭菅义伟的错误对华政策路线,非但无助于解决日本当前的危机,还会让日本面临被周边国家孤立的困境。
菅义伟的对华外交实际上已经被证明失败,除非岸田文雄没有脑子,否则他不可能会继续走这条绝路。不管自民党的竞选党纲是什么套路,也不管美国对此会怎么看,就算是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岸田也得与菅义伟进行某种程度的切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