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已经用了40年,如今仅剩4套,航天服到底有多难造?

航天服是宇航员进行太空行走必备的装备,现在中国已经研制出自己的飞天航天服,甚至还领先了国外,那么被中国制造用低价逆袭的航天服,其生产到底有多难?这样的宇航服,美国已经用了40年,如今只剩下4套可以用,而这种40年之前生产的老古董,现在美国居然还在使用,这也令人疑惑了,航天服到底有多难制造?以至于连美国都没有选择,只能使用这些随时会出现故障的老古董?

尽管马斯克的Space X公司已经研发出属于自己的宇航服,而且其造型看起来科幻简洁,让人们不禁对此感到羡慕,但Space X所能生产的,也只是能够在飞船里面使用的舱内宇航服,而并非航天任务中真正需要用到的重型仓外服,这种仓外服的设计和生产是如此的困难,甚至堪比最先进的载人宇宙飞船,难怪连美国的Space X公司也对这种宇航服的生产表示无能为力。

舱外服的生产为什么如此困难?这是因为太空舱外服不仅需要能搭载维持宇航员生命至少8小时的生命维持系统,还需要在确保宇航员生存的同时维持一定的可运动性,这使得太空服的生产难度甚至比一些结构相对简单的旧式载人飞船还要高,在冷战时期的舱外宇航服不仅仅单套造价高达几千万美元,而且这些宇航服还是特别定制、专人专用的特殊装备,一旦其定制者宣布退役,那么,为他专门设计并且制造的几套专用宇航服就只能就此作废,因为这些特别定制的宇航服,是无法被穿着到其他人的身上的。
哪怕飞船和宇航服的设计和生产随着技术的进步获得重大的突破,从而让宇航服摆脱了了专人专用的宿命,但通用宇航服的造价并未因为技术的提升而降下来,反而依旧同样昂贵,舱外航天服如此昂贵的原因,是因为这是一套需要在真空和至少500度温差环境下依旧保持良好气密性和热阻性的特殊防护服,从而确保内部的宇航员在太空的恶劣环境下依旧处于相对温和的环境当中。

其次,舱外航天服还必须有着强大的防护能力,在太空中,飞行物体的最低速度一般都在7.9公里每秒以上,在这个速度下哪怕是一小块油漆碎片都会携带非常可怕的动能,导致了在没有足够防护的情况下,哪怕是肉眼无法发现的细小碎屑也能轻易将执行仓外任务的宇航员直接打成碎片,所以,仓外防护服必须有着强大的防御能力,才能确保宇航员在被这些微型碎屑命中的时候依旧有着一定的生还几率,而且,宇航服需要防御的,不仅仅是超高速碎屑,还有太空中充满的各种类型的辐射,并且在它还需要配置附加机动装置以确保宇航员在与飞船分离以后具备返回安全区域的动力,所以,在以上这一系列功能被添加上去以后,宇航服的复杂程度,就超乎了一般人的想象了。
尽管现在的美国曾经是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工业国家,但现在它更看重金融业和高科技研发产业,这导致了原有老式宇航服的生产技术在被这个国家忽视以后最终失传,这导致了现在的美国宇航员在他们最新的宇航服被研发出来并批量生产之前只能穿着这40年以前生产的旧货,很显然,这件事,成为了这曾经第一航天大国所要面对的最大的讽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