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带小太后(小短篇)(三)
“老夫人,二少爷到了。”
“湛儿到了?”老太太放下修剪花枝的小剪子,由侍女馋着,迫不及待地往大厅走去,修剪到一半的盆栽被扔在一旁。
“祖母。”蓝湛笑得甜甜的。
“湛儿,你又瘦了,”老太太心疼地左摸摸右看看,“你给祖母写的信,祖母都收到啦,嫁娶之事需得心甘情愿,你放心,有祖母帮你挡着。”
“欸,这孩子是?”老太太见蓝湛身上还背着一个人,眉清目秀的,长得很是好看。又见蓝湛一直背着也不撒手,老太太会心一笑,“我说你这小子,怎么死活要逃婚,难怪呢。”
“祖母,不是…”蓝湛见祖母似乎是误会了,连忙要解释,可老太太全然已经把注意力都放在了魏婴身上,不给蓝湛说话的机会。
“这孩子是病了吗?长得可招人疼,”老太太细细端详着魏婴,“你怎么也不跟祖母说一声,我好让人去接你们。来人,去请贺大夫过来。”
“老夫人,风寒已经好的差不多了,这位小公子应该平时不大出门,所以恢复的慢了些。”贺大夫收好药箱,起身告辞。
“有劳贺大夫了。”老太太目送贺大夫离开,看着床榻上脸色略微有些苍白的少年郎,转头叮嘱蓝湛,“湛儿,这孩子一看就是好人家的,肯跟着你出来不容易。你可得好好待人家,千万不能负了人家。”
“祖母,我…”蓝湛一时不知该从何处说起。
“好了,别解释了,祖母也年轻过,”老太太拍了拍蓝湛的肩,“你在这好好守着,贺大夫说人很快就会醒了。”
“祖母…”蓝湛还要说话,老太太示意安静,带上门就出去了。
魏婴感觉自己做了一个好长的梦,他微微地睁开眼,古朴的梨木床,他这是在哪儿?
“我…这是在哪儿?”魏婴坐起身来,那个拉着他跑的少年正坐在床的另一端。
“你终于醒了。”少年笑着凑过来,“这是我祖母家。”
“你…祖母家?”魏婴还有些迷糊,“我怎么在这儿?”记得自己被拉上了船,船开了…
船开了!魏婴猛地惊醒,“你不是说送我回去吗?我怎么在这儿!”
“你别急,本来是天亮要送你回去的,可你发烧了,”不知道为什么看到魏婴焦急,蓝湛的心也莫名跟着紧了紧,“我只能先带你,来我祖母这儿。”
“我睡了几天?”魏婴攥紧了手心,事情已经开始失控了。
“四天,今天第四天。”
“四天…”魏婴脑袋一片空白,四天,现在应该所有人都发现太后失踪了…
“你别担心,现在你好了,随时都能回去。”蓝湛见魏婴呆愣着不说话,也不知道还有什么能帮到他的。
“你是宫里的侍官吗?晚回去你主子会责罚?”蓝湛试探着询问,“听说,宫里的主子都不把人当人看。”
“我…”魏婴想着若是回宫,自己不知该如何交代了。太后失踪了,失踪了,魏婴突然平静了下来,看着眼前的少年。
其实自己刚进宫的时候,也皮过一阵,哭着闹着要回家。可是宫墙那么高,守卫那么多,他一个七岁的孩子根本无能为力,只能一次次被拦下来,在大殿里痛哭,后来他就麻木了,认命了。可是眼前这个少年却阴差阳错地,顺顺利利地带他出了京城。
“我…不想回去了。”魏婴看着透过窗格清亮的微光,陌生但全新的环境,空气是新鲜、自由的。
“你也是被逼进宫的吗?”蓝湛见魏婴望着窗外,眼里是他这个年纪不该有的孤寂和沧桑,“也好,皇宫未必是个好地方,你先在这住下吧,我祖母她人很和善的。”
“嗯。”魏婴望着小院里明媚的阳光。
“孩子,你今年多大了?”老太太一听说魏婴醒了,便巴巴地来看。
“十七。”魏婴答得谦虚有礼。
“可是京城人氏?父母是做什么的?”老太太看着魏婴很欢喜,但必要的把关还是要的。
“是京城人氏,”魏婴不知道眼前慈眉善目的老人为什么要问的这么详细,但想来应该没什么恶意,“父亲在外地为官。”
“你一个人在京城吗?”
“我寄住在亲戚家。”魏婴略低着头,他跟皇家到底算什么关系呢,自己的身份是如此的荒诞。
夜幕降临,小圆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蓝湛拉着魏婴坐下来,“来,一起吃晚饭。”老太太在一旁看着坐在一起的两人,越看越觉得登对。
魏婴吃饭一直都是独坐的,这样挨着坐,还是第一次。有些不习惯,但莫名觉得很温暖,大家动起了筷子。
“你怎么不动筷?”蓝湛见魏婴还端坐着。
“噢。”魏婴反应过来,拿起了筷子。忘了这不是在宫里,在宫里吃饭都是要小太监拿银针探过之后才能动筷的。
魏婴每道菜只吃两三口,不一会儿便放下了筷子。“孩子,怎么不吃了?”老太太见魏婴放下了筷子,“是饭菜不合胃口吗?”
“不,老夫人,”魏婴笑了笑,“这些菜都很好吃,我已经饱了。”
“吃这么少可不行啊,”老太太夹了好几筷子菜放魏婴碗里,“多吃点,你才刚病好,要多补补。”
魏婴望着碗里满满的菜,老太太朝他和蔼地笑着,魏婴心里一暖。
食不过三筷,是宫里的规矩。小时候自己吃到爱吃的菜,也忍不住要多夹几筷,身旁的小太监看到了,立马就撤了那道菜。搞得他后来对每道菜都兴趣不大,然后他们欣慰地看到,太后终于养成了食不过三筷的好习惯。
魏婴夹起碗里的酥肉,上面裹了梅子酱,酸酸甜甜的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