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Free高考英语高考胜历小课堂第9周汇总(2.27-3.5)

2022-03-06 00:23 作者:FREE高考英语  | 我要投稿


Free高考英语高考胜历小课堂,每日Free NMET公众号首发。平时写字匆忙难免有纰漏,公众号修改又有字数和次数限制,所以每周日会在b站专栏汇总修订过去一周的内容,希望对于各位有帮助。


“高考胜历”特别定制日历,每日一个高考英语阅读长难句分析,助你点滴积累句式分析能力、文章翻译能力和写作应用能力,从而提升高考英语综合实力。b站“Free高考英语”的个人空间商品页可以直接下单购买,强烈推荐各位高三同学用它记录见证自己最后半年的努力!


2022年2月27日 咨询类应用文

—关于我在作文讲解的同时夹带私货抒发情感的这件事

每周日,我们为各位准备的是蓝色的应用文写作专题卡片。说过了建议类应用文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咨询类的应用文。


来看看这次的写作题目。

假设你是李华,你的美国朋友Tom上个月来到北京学习。七月份你将去北京参加暑期中学生英语演讲比赛(speech contest),你在资料搜集、语言运用等方面遇到了困难。请根据以下要点给Tom写一封电子邮件:

1、询问Tom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2、谈谈你的困难并请Tom帮忙;

3、告诉Tom你打算赛后去看他。


范文的首尾段放在这里,各位同学认真看看,这里面有什么问题?


首段

It’s a month since you studied in Beijing. How is everything going with you? I am really happy to spend such an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 with you here. 


尾段

You know, I have been missing you since you left, so I hope to see you in Beijing after the English contest. I can’t wait to see you again!


我们在2月25日的长难句分析44里刚刚讲过since的用法,这里正好用开头结尾两个句子巩固一下。看明白这两个句子,你就知道范文的问题在哪里了。别忘了since后面加表示时间的句子的理解规则:


如果since后面是非延续性动作的过去时,就正常理解

如果since后面是延续性动作的过去时,就按否定理解


It’s a month since you studied in Beijing. 

这句话里的studied是延续性动作还是非延续性?当然是延续性,所以这个句子要按否定理解“自从你不在北京学习,已经一个月了”。


I have been missing you since you left.

这句话里的left是延续性动作还是非延续性?当然是延续性,所以这个句子要正常理解“自从你离开,我一直很想你”。


这样看完两个句子,各位看明白范文的问题了吗?


跑题!


我们再认真读一遍题目,注意以下四点:


1、你的美国朋友Tom上个月来到北京学习;

2、七月份你将去北京参加演讲比赛;

3、询问Tom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4、告诉Tom你打算赛后去看他。


由以上要点可知,在作者写信的时候,Tom正在北京学习,而且至少会呆到七月份作者去参加比赛的时候,作者询问的是Tom在北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如果Tom不在北京了,作者如何赛后去看他呢?


我们的范文从一开始就把题目的背景理解错误了,于是开头结尾的两段话,就变成了逻辑混乱的胡说八道。


首段

It’s a month since you studied in Beijing. How is everything going with you? I am really happy to spend such an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 with you here. 


对方刚开始在北京学习,怎么被你用since给写走了?而且你在哪里和对方度过了难忘的在一起的时刻?此外,第一个要点“询问生活和学习情况”几乎完全没有涉及。


尾段

You know, I have been missing you since you left, so I hope to see you in Beijing after the English contest. I can’t wait to see you again!


你离开了我很想你,请问对方从哪里离开了?他现在在哪?你又在哪?如果对方已经不在北京了,如何“希望在赛后在北京见到你”?还迫不及待?这段唯一的优点是首尾呼应,和开头保持高度的逻辑混乱胡说八道的一致。


由此可见,写作认真审题是多么的重要。这个文章到底是什么样的写作背景?人物双方是什么样的时空关系?通过写作要达到什么样的基本目的?把这些内容捋清楚了,这个文章的内在逻辑才能成立。这就是所谓的应用文的有效性。


我们重新写个满足题目要求的首尾段,内容很简单,各位自行参考。


首段:询问Tom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How is it going these days? I keep wondering how you feel about your school life in Beijing. Have you got used to the life in China? Are you enjoying your life? I hope you are. 


尾段:告诉Tom你打算赛后去看他

In addition, I’m going to visit you after the contest. I’m sure we will have a wonderful time together in Beijing! I can hardly wait to see you!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early reply.


然后是这封信的核心内容——求助。


一个完整的合理的求助过程,可以拆分为四个部分:


1、描述问题发生的背景

2、说明具体的问题所在

3、希望对方给予的帮助

4、表示感谢


咱们用这四条标准来衡量一下范文的主体段落,各位就会一目了然地看到,这一段到底有什么问题。


I am going to take part in an English speech contest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July this summer. 

I think the chance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me. 

To have a very good performance, I am making preparations for it. 


这三句话都是在描述问题发生的背景,但是求助的重点是背景吗?当然不是,求助的重点应该是说明问题和希望帮助。所以这个背景的写作内容占到了整段话的一半左右,太啰嗦了。


However, I still have some trouble in collecting useful materials. 

Meanwhile, I find it hard to use English properly. 


这两句是说明问题了,但是你会发现,问题只是对题干的机械翻译,并没有清晰具体地说明问题所在。


忍不住补几句:“我觉得正确使用英语很难”,作为每天面对大量无效提问的老师,我对这样的问题太有共鸣了。“我语法题不会做怎么办?我阅读老错好多个怎么办?我句子看不懂怎么办?我考试时间不够怎么办?我英语成绩上不去怎么办?”亲,你对自己的问题说明就到这个档次,你觉得对方能给你什么有效的帮助吗?他是会变魔法的神仙吗?给你稍微一指点你就大彻大悟了吗?你要是有那个悟性可能到现在还在问这些问题吗?解决问题的大前提是发现问题,你对待自己的问题要有更强的责任感才对。句子看不懂?因为什么看不懂?单词?短语?语法现象?句式结构?你们班同学都看不懂吗?你和看得懂的人之间差的是什么呢?智商?知识?经验?这些问题,是你在向别人求助之前,自己就应该想明白的。发现问题只能靠自己,解决问题可以向别人求助,但是最后解决还是只能靠自己。你自己解决过往的问题越多,你自己未来面对的问题就越少。


I would appreciate it if you could offer me a hand. 


希望帮助和表示感谢,再一次非常简略。读到这里你应该对于我前面说的“描述背景太啰嗦了”更有感触。该重点写的没重点写,不该重点写的废话一堆,我觉得这就是写作经验积累的问题


I also hope that the great effort I am making will pay off. 


这句话就更迷了,这是你自己对美好未来的期望,放在这里毫无意义,也不属于求助四个环节里的任何一个。这样的内容直接删掉对这一段毫无影响。那么,你自己的文章里有多少这样的内容呢?


我再提供另一个版本的第二段,供各位参考。


描述背景

I’m going to take part in an English speech contest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July in the coming summer vacation. So I’m busy preparing for it. 


说明问题

But now I have some difficulty in collecting useful information and using proper English word to express my thoughts

Besides, I really want to improve my spoken Englishespecially the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希望帮助

Of course, as a native English speaker, you can give me some suggestions.


各位体会一下,这个版本每个部分的篇幅安排,是不是感觉重点更突出呢?另外,这个版本没有写到“表示感谢”的环节,这里可以不表示感谢吗?当然可以,你和对方的人物关系是朋友,朋友之间根本不会说什么“不胜感激”之类的话的,有的时候“谢谢”都是多余的。我们在下周看到向陌生人求助的应用文,在那个主题里感谢环节就是必须的,这就是应用文的交际性体现


到此为止,我们分析了范文的两大问题:审题不当、主次颠倒,这也是各位在写作的时候要积累的重要经验。最后,给各位附上新的范文完整版,供各位参考。


How is it going these days? I keep wondering how you feel about your school life in Beijing. Have you got used to the life in China? Are you enjoying your life? I hope you are. 


I’m going to take part in an English speech contest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July in the coming summer vacation. So I’m busy preparing for it. But now I have some difficulty in collecting useful information and using proper English word to express my thoughts. Besides, I really want to improve my spoken English, especially the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Of course, as a native English speaker, you can give me some suggestions.


In addition, I’m going to visit you after the contest. I’m sure we will have a wonderful time together in Beijing! I can hardly wait to see you!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early reply.


2022年2月28日 长难句分析46

—最后100天

今日原句

They conclude that when task interdependence is high, team performance will suffer when there is too much talent, while individual talent will have positive effects on team performance when task interdependence is lower.(选自2019年北京卷七选五)


内容分析


日历的长难句分析讲解进行了整整两个月,不知道各位看复杂句的能力有没有长进了一些呢?就比如今天这个句子里,几乎都是我们讲过的内容。


They conclude that 

这是句子最根本的主干,“他们得出结论”,具体什么结论呢,就是接下来的部分了。


各位应该都能看出来,接下来的部分最核心的结构是表示对比的while,我们在1月5日的长难句分析32月18日的长难句分析38里都详细讲过。


以while为界限,我把对比两边的结构给你梳理一下:


when task interdependence is high

team performance will suffer when there is too much talent


VS


when task interdependence is lower

individual talent will have positive effects on team performance 


首先是个很长的单词interdependence“inter-”前缀表示“相互之间的”dependence是核心词汇depend的名词形式,表示“依靠、依赖”,所以interdependence就是“相互依赖”,这种词汇组合理解能力是你需要具备的。


然后是“team performance 团队表现”“talent 名词 人才、才华”“suffer 遭受痛苦”“positive effects 积极影响”,这些都是你必须认识的核心词汇。


我们再来看看对比双方到底在说什么。


对比情况一


when task interdependence is high

当任务相互依赖程度高的时候

team performance will suffer when there is too much talent

团队表现会遭受痛苦当有太多人才的时候


对比情况二


when task interdependence is lower

当任务相互依赖程度比较低的时候

individual talent will have positive effects on team performance 

个人才华会有正面影响对团队表现


如果用表格来展示,那么对比结果就是这样的:



如果比赛里需要相互依赖才能完成任务,这群有才华的人谁都不愿意依赖另一个人,靠自己单打独斗,团队表现当然惨不忍睹。


如果比赛里不需要相互依赖就能完成任务,那么这群有才华的人只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就搞定了,当然对团队表现有积极影响。


这就是对比之后他们得到的结论。


中文机械翻译

他们得出结论,当任务相互依赖程度高的时候,团队表现会遭受痛苦当有太多人才的时候,而当任务相互依赖程度比较低的时候,个人才华会有正面影响对团队表现。


中文优化翻译

他们的结论是,当任务的相互依赖性很高时,如果有才华的人太多,团队表现会受到负面影响,而当任务的相互依赖性较低时,个人的才能会对团队表现带来积极影响。



今天的句子说到这里。讲完了这个句子,我们就结束了前两个月的长难句分析,结束了2022年的前两个月,结束了离高考还有三位数天数的日子。


从3月1日开始,你离2022届高考英语,还有99天。


还有99天,高三就要彻底结束了,这件事光是想想,就会觉得很激动。这是你们的第一年也是最后一年,这是我的第十八年的结束,第十九年的开始。


自从2005年开始讲高考英语,每年最重要的日子就不再是圣诞节情人节春节中秋节生日以及各种纪念日,而是每年高考的那两天。那两天一过,我就切实地感觉到,自己又长大了一岁。


岁数在不可避免的越来越大,所幸一年一年的过去,我总还觉得自己又有了些成长。而且这成长的速度没有因衰老而减缓,反而越来越快,快的有时连我自己都没法适应,那是一种久违的年轻的感觉。所以我很高兴,没有什么比一个人觉得自己仍然很年轻更高兴的事了,因为我仍然能对自己提更高的要求,我仍然能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


这个问题可以这样理解:我每年和你们经历同样的事情,我每年和你们纠结同样的事情,我每年和你们盼望同样的事情。一年过去,你们收获了重要的成长,我也一样。


我的成长,来自于你们的认可和表扬,来自于你们在这关键的一年里对我的信任、肯定和支持,来自于我们共同的目标和对未来的期望。谢谢你们放弃休息的时间陪我度过一个个的夜晚,谢谢你们在我犯各种错误的时候对我的宽容和指正,谢谢你们和我一起书写Free高考英语这一年的无数美好的瞬间和回忆。


99天以后,我们双方的世界里没有了互相,也都要好好的走下去,到哪里都一样。18岁,生活才刚刚开始。遇到问题要自己努力,即使问题无法解决也别放弃。至少在这段回忆里,我们一直在一起。


最后99天,一起努力!


2022年3月1日 长难句分析47

—从句两种作用的实例

今日原句

Her monitor has shown that air pollution levels are higher closer to ground level, which has helped highlight concerns that babies and young kids may be at higher risk of developing lung problems.(选自2020年北京卷阅读理解B篇)


内容分析


2月10日的长难句分析33里,我们给各位总结了从句存在的两个核心意义


1、主句不完整的时候,从句补充缺少的句意。

2、主句完整的时候,从句扩充主句的信息。


不完整需要补充什么?主语、宾语,所以在第一种情况下,你看到的就是主语从句和宾语从句。顾名思义,从句作主语或宾语。


完整可以扩充什么?性质、状态、具体解释,所以在第二种情况下,你看到的就是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顾名思义,从句作定语描述性质、状语描述状态、同位语具体解释。


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的这个复杂句里涉及了哪几种从句,每种从句的作用又是什么。


主句

Her monitor has shown  

她的监视器显示


这是句子的主句部分,明显是个不完整的句子,缺少谓语has shown后面的宾语。“monitor 监视器、班长”,是需要掌握的核心词汇。


从句一

that air pollution levels are higher closer to ground level

空气污染级别更高离地面更近


主句不完整的时候,从句补充缺少的句意。所以这里就是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用于把前面的主句补充完整。需要注意的是这句话的两个比较级中间要断开:


air pollution levels are higher

“空气污染级别更高”,这是从句的主体部分

 

closer to ground level

“离地面更近”,这是对主体部分的补充,说明在什么情况下会更高。


如果用“the+比较级,the+比较级”的句型改造一下,就是下面的样子:


The closer it is to ground level, the higher air pollution levels are.

离地面越近,空气污染级别越高


这个句型其实就是把句子里原有的形容词比较级提到句首强调,表示“越……,就越……”。


从句二

which has helped highlight concerns 

这帮助强调了担忧


主句完整的时候,从句扩充主句的信息在从句一补充了主句的宾语过后,前面的句子就已经完整了,所以从句二肯定在对前面的句子信息进行扩充。那么扩充的是什么呢?


which指代前面的句子,前面的“监视器显示的结果”在从句里“帮助强调了担忧”,这就是用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扩充前面主句的那件事到底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表示“产生了什么作用、带来了什么影响”,在写作细节扩充中应用非常频繁,实际上就是“动作+动作的作用/影响”的句子内在逻辑。比如:


I strongly recommend you to read some Chinese novelswhich will help you understand daily Chinese expressions.

我强烈推荐你阅读一些中文小说,这会帮助你理解中文日常用语。


I have made full preparations before the test, which helps to overcome my fear and anxiety.

我在考试前做了充分的准备,这帮助我克服了恐惧和焦虑。


补充说明一下help这个词的用法。help sb to do sth,help sb do sth,help do sth三种写法都是可以接受的,区别就是要不要指明某人或要不要省略to而已,各位自己把握就好。


“highlight 突出、强调”“concern 担心、担忧”,核心词汇必须掌握。


从句三

(concerns) that babies and young kids may be at higher risk of developing lung problems.

担忧就是婴儿和小孩可能有更高风险发展肺部问题。


前面的句子再次完整,从句继续扩充信息。“突出强调了担忧”,那么是什么担忧呢?这里就是that引导的同位语从句,把concerns的内容具体化。我们不止一次在前面的文章里讲到过同位语从句,整个从句就等于前面的那个词,体现由概括到具体的逻辑。


concerns 担忧概括为一个词

that babies and young kids may be at higher risk of developing lung problems. 担忧的是什么具体问题


有的同学分不清定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我用中文再给你举个例子:


昨天他告诉我的消息让我吃惊。

这个是定语从句,消息是“他告诉我的”,类似“好的、坏的、新的、旧的……”,这是在描述消息的性质,是定语的作用,所以叫定语从句。


考试被取消了的消息让我吃惊。

这个是同位语从句,消息的具体内容是“考试被取消了”,消息就等于“考试被取消了”,两边地位性质完全对等,是同位语的作用,所以叫同位语从句。


翻译成英文:


The news that he told me yesterday surprised me.

定语从句,主句完整从句不完整,这里的that可以换which,也可以省略。


The news that the exam was cancelled surprised me.

同位语从句,主句完整从句完整,这里的that不能省略。


到此为止,整个句子的结构如下:


Her monitor has shown that air pollution levels are higher closer to ground levelwhich has helped highlight concerns that babies and young kids may be at higher risk of developing lung problems.


主句不完整+宾语从句补充+定语从句扩充+同位语从句扩充


我们在今天的句子再次看到了从句的两种作用,这是高考绝对的重点,各位务必掌握。


中文机械翻译

她的监视器显示空气污染级别更高离地面更近,这帮助强调了担忧,就是婴儿和小孩可能有更高风险发展肺部问题。


中文优化翻译

她的监测器显示,空气污染水平在接近地面时更高,这使得人们更重视婴幼儿感染肺部疾病的风险。


2022年3月2日 长难句分析48

—非谓语动词doing的用法(上)

今日原句

While doing research for her new book, she came across a 16th-century French manuscript consisting of nearly 1,000 sets of instructions, covering subjects from tool making to finding the best sand.(选自2020年北京卷阅读理解C篇)


内容分析


今天和明天这两天的句子,我们一起来系统地总结一下非谓语动词doing的用法。doing的基本含义是“主动、进行”,我们来看看在句子里有什么样的作用。


这个句子可以拆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While doing research for her new book, 

在为她的新书做研究的时候


我们在1月17日的长难句分析13中专门讲过when和while后面的非谓语动词用法。这里是非谓语动词doing在句子里的第一个用法——状语


状语,顾名思义,就是描述状态的语言。doing在这里描述的是一种和谓语同时发生的状态。句子的谓语是后面的“came across 遇到”,那么是什么状态下遇到的呢?在“doing research 做研究”的时候。做研究和遇到两个动作同时发生,这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伴随


doing描述同时发生的伴随状态,有很多具体的用法,试举几例。


1、Hearing the news, all people were shocked

听到这个消息,所有人都震惊


非谓语hearing和谓语were shocked两个动作同时发生。这里的doing体现的是时间,“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这个句子还可以改写成下面的样子,意思完全相同。


When hearing the news, all people were shocked

使用when+doing的形式

When people heard the news, all people were shocked

使用when+从句的形式


2、It rained heavily, causing flood in that country.

下得很大,导致那个国家发生了洪水。


谓语rained和非谓语causing两个动作同时发生。这里的doing体现的是结果,“下大雨的结果是导致了洪水”。我们也可以使用连词来改写这个句子。


It rained heavily, so it caused flood in that country.

使用so体现因果的逻辑关系


3、Feeling tired, I didn't want to do anything. 

感到很累,我不想做任何事情。


非谓语feeling和谓语didn't want两个动作同时发生。这里的doing体现的是原因,“因为我累,所以我不想做”。同样可以使用连词来改写。


I didn't want to do anything because I felt tired


到此为止,我们看到了doing在句子里表示状态的几种不同的可能。但是需要各位注意的是,表示状态的时候,doing往往是要逗号和谓语的另外半句话断开的。


第二部分

she came across a 16th-century French manuscript consisting of nearly 1,000 sets of instructions

她遇到了一个16世纪的法语手稿,包括了接近1000套说明书


首先是句子的主干里的谓语“come across 偶然遇到”,这是一个在写作里非常好用的短语,遇到人或遇到物都可以使用,实际上就是meet的有效替换。


句子的主干过后,各位看到的是非谓语动词doing在句子里的第二个用法——定语或补语


定语,顾名思义,就是修饰限定的语言。补语,顾名思义,就是补充说明的语言。doing在这里限定前面名词的性质,或者补充前面名词的内容。前面的名词是“manuscript 手稿”,什么样的手稿呢?“包括了接近1000套说明书”的手稿,非谓语在这里补充了名词的具体内容。


我们再来看两个例子。


1、Can you hear the woman singing outside

能听见那个女人在外面唱歌吗?


谓语是can hear,宾语是woman,但是话到这里完全没说明白。具体听见什么呢?用非谓语doing补充具体内容“在外面唱歌”,这就是doing作宾语的补语。


2、The girl dancing on the stage is my sister. 

那个在舞台上跳舞的女孩我的姐姐。


谓语是is,女孩是我的姐姐。哪个女孩呢?用非谓语doing限定性质“在舞台上跳舞的女孩”,这就是doing作后置定语。


非谓语doing在名词后面作定语或补语,这种用法可以直接改造成定语从句,意思不变。比如:


Can you hear the woman who is singing outside

The girl who is dancing on the stage is my sister. 


注意,doing的非谓语短语做补语或后置定语,在句尾的时候没有难度,但是在句中的时候就要求各位能够准确的断句。方法很简单,找到句子的谓语断开即可。后置定语一般不用逗号断开,补语则比较灵活。


补充一点:如果doing作定语只有一个单词,可以放在名词前面。如果是一个短语,则要放在名词后面。


Just now I met a girl here looking like a nurse.

刚才我在这遇到了一个看上去像护士的女孩。(短语放在名词girl后面)


He can't walk without a walking stick

他没有拐杖不能走路。(单词放在名词stick前面)


第三部分

covering subjects from tool making to finding the best sand.

涵盖了物品从工具制作到找到最好的沙子


这里的covering用逗号和前面断开了,那么是什么“涵盖了物品”呢?是前面的1000套说明书,所以这里就是在对前面的名词进行内容补充,也就是我们上面说到的补语。


在后面的介词短语“from A to B 从A到B”的部分里,我们又看到了两个doing:“tool making 工具制作”、“finding the best sand 找到最好的沙子”。这里的making和finding是伴随性状态吗?明显不是。是在限定性质或补充内容吗?也不是。所以这里是非谓语动词doing在句子里的第三个用法——动名词


且听明日分解。


中文机械翻译

在为她的新书做研究的时候,她遇到了一个16世纪的法语手稿,包括了接近1000套说明书,覆盖了物品从工具制作到找到最好的沙子。


中文优化翻译

在为她的新书做研究时,她发现了一份16世纪的法文手稿,其中包括近1000套指南,内容涵盖了从工具制作到原材料选择的各种主题。


2022年3月3日 长难句分析49

—非谓语动词doing的用法(下)

今日原句

Reconstructing the work of the craftsmen who lived centuries ago can reveal how they viewed the world, what objects filled their homes, and what went on in the workshops that produced them.(选自2020年北京卷阅读理解C篇)


内容分析


昨天的长难句分析我们最后看到了这个短语:


from tool making to finding the best sand


“from A to B”是高考必考的介词短语,在之前的文章里我们多次提到过。在这个短语里,AB两者都是名词短语,所以我们可以得到结论:


“tool making”是名词短语。“tool 工具”本来就是名词,making失去了原有的动词含义,同样变成了名词“制作”,所以这个短语要理解为“工具的制作”“制作工具这件事”


“finding the best sand”也是名词短语。这部分看上去很像一个动词短语,但是finding在这里同样失去了原有的动词含义,变成了名词“发现”,所以这个短语要理解为“发现最好的沙子这件事”


由以上两个短语,我们会看到无论是making还是finding都变成了名词含义,不再具有之前的动词含义。这个时候的doing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动名词,顾名思义,就是动词当作名词来用。


名词在句子里可以充当的成分就是主语或宾语,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doing在句子里都是主语或宾语。如果和昨天的内容汇总一下,doing在句子里的用法就是这两种情况:


doing作动词:状语、定语、补语

doing作名词:主语、宾语


动名词doing作主语


主语的部分是一个“doing sth”的短语,因为表示“这件事”,所以谓语要使用单数,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


Doing morning exercises is good for your health.

做早操(这件事)对你的健康有好处。


Playing computer games helps to practice your responsive ability.

玩电脑游戏(这件事)有助于锻炼你的反应能力。


Reading novels was my favorite activity when I was in college.

上大学的时候,阅读小说(这件事)是我最喜欢做的事。


“it's no good、it's no use、it's not worth”句型中,it作为形式主语,真正的主语是后面的doing sth。


It's not worth taking an umbrella

带雨伞(这件事)是没必要的。


It's no use complaining your weakness all the time

一直抱怨你的弱点(这件事)是没有用的。


动名词doing作宾语


宾语的部分是一个“doing sth”的短语,在句子里直接当作名词用就可以了。


They go shopping every Tuesday.

他们每周二去购物(这件事)。


have finished writing this book.

我已经完成写这本书(这件事)了。


He admitted taking the money.

他承认拿了钱(这件事)。


need、require、worth后面接doing即可,没有实际发生动作,不需要被动。


The floor requires washing.

地板需要冲洗。


Your hair needs cutting.

你的头发需要剪。


admit、appreciate、avoid、dislike、enjoy、keep、risk等动词后面经常使用doing sth作为宾语,就是你们常说的固定搭配。没什么背的必要,看两遍有印象即可。


begin、start、continue、love、like、hate等动词后面用doing sth或to do sth作为宾语均可,没什么区别。


forget、remember、regret、stop等动词后面用doing sth和to do sth作为宾语含义有较大区别。doing sth表示已经发生的动作,to do表示未发生的动作。


forget / remember / regret doing sth 

忘了/记得/后悔做过的事

forget / remember / regret to do sth 

忘了/记得/后悔要去做某事


介词后面也可以加doing sth作为宾语。


spend some time (in) swimming every day.

我每天都花些时间在游泳(这件事)上。


Are you interested in joining a tennis club?

你对参加网球俱乐部(这件事)感兴趣吗?


must apologize for arriving late.

我必须为迟到(这件事)而道歉。


am not used to getting up so early.

我不习惯这么早起床(这件事)。


下面这个例子是把doing作主语和作宾语两种用法结合在一起。你会发现,找准句子真正的谓语是理解句子最核心的要求,也是难点所在


Having a healthy lifestyle involves following a balanced diet and avoiding too many sweet foods, and also taking regular exercise.

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件事)包括遵循均衡的饮食(这件事),避免过多的甜食(这件事)以及定期锻炼(这件事)


把句子的形式提炼出来,就是这样的:


Doing sth involves doing sth and doing sth, and also doing sth.


一个doing sth作主语,三个doing sth作并列宾语,“involves 包括”是句子最重要的谓语。


到此为止,doing的用法我们就彻底讲完了。最后我们来看看今天的句子里doing是什么用法。


Reconstructing the work of the craftsmen 

重建工匠们的工作(这件事)


动名词doing sth作为这个句子的主语,“reconstructing 重建”“craftsmen 工匠”,这里要把doing sth整体理解为“重建……这件事”


who lived centuries ago 

他们生活在几个世纪以前


定语从句补充描述craftsmen,什么样的工匠呢?生活在几个世纪以前的工匠。如果用昨天的内容把这里改造成非谓语,则可以写成“the craftsmen living centuries ago”,你能明白吗?


can reveal 

能够揭示


这是句子的谓语部分,也是这个句子理解最核心的位置。联系后面来看,整个句子的核心结构就是“某件事能够揭示三件事”,这就是主干。注意核心词汇“reveal 揭示”,名词形式“revelation 揭露的事”


how they viewed the world, 

他们看世界的方式


宾语从句一,补充reveal的具体内容。how作为宾语从句关系词表示“……的方式”,和从句组合在一起就是正确理解。


what objects filled their homes, 

什么物品充满他们的家


宾语从句二,补充reveal的具体内容,与第一个宾语从句并列。what作为宾语从句关系词表示“……的事或物”,这里特别写明了“what objects 什么物品”。注意这个句子的表达逻辑,“什么物品充满他们的家”,意思就是“他们的家里有什么物品”。


and what went on in the workshops that produced them.

以及发生在制作它们的工坊里的事


宾语从句三,补充reveal的具体内容,与前两个宾语从句并列,注意and连词的用法。这个句子的最后还有一个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用于补充描述什么样的workshop,关系词that换成which也可以。


中文机械翻译

重建生活在几个世纪以前的工匠们的工作(这件事)能够揭示他们看世界的方式,什么物品充满他们的家,以及发生在制作它们的工坊里的事。


中文优化翻译

重现几个世纪前工匠的工作可以让我们看到他们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他们的家中有什么样的物品,以及这些物品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2022年3月4日 长难句分析50

—我对高考英语词汇学习的看法

今日原句

In some respects, today’s powerful computing machines already make our brains look weak. AGI could, its advocates say, work for us around the clock, and drawing on all available data, could suggest solutions to many problems.(选自2020年北京卷阅读理解D篇)


内容分析


今天的内容是两句话。第一句话比较简单,第二句话比较混乱。

 

第一句话

In some respectstoday’s powerful computing machines already make our brains look weak.

 

这个句子里各位唯一陌生的应该只有“in some respects 在某些方面”这个短语。respect在这里的含义是“方面”,和aspect是同义词。各位在阅读理解里有时还会看到“in what respect ……”这样的问句。

 

In what respect do you think the high-speed railway network has changed our life?

你认为高铁网络在哪方面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respect的本义是“尊重”,这里出现的是一个相对少见的含义,也就是很多人喜欢挂在嘴边上的“熟词僻义”,并由此继续把高考英语的词汇要求无休止地上纲上线,实在很奇怪。比如这里的in some respects,看不懂也得知道是个介词短语。介词短语能有什么重要性啊,也就是补充个状态或性质么,所以删了看后面主干就行了,不知道“熟词僻义”又能怎么样?

 

剩下的部分没有任何难度。

 

today’s powerful computing machines 主语

今天的强大的计算机器

 

already make our brains look weak. 谓语宾语补语

已经让我们的大脑看上去弱了

 

第二句话

AGI couldits advocates saywork for us around the clockand drawing on all available datacould suggest solutions to many problems.

 

这句话的混乱,主要来自于各种插入部分的干扰,其实句子的结构就是个普通的并列:

 

AGI could …… and could ……

 

AGI could, its advocates saywork for us around the clock,

AGI能够,它的支持者说,为我们工作全天候

 

这部分的插入内容比较明显。“advocate 动词 倡导、鼓吹;名词 倡导者、支持者”,属于高考英语里难度偏高的词汇,但是看不懂删了就行了,不就是个插入部分么。后面还有个短语“around the clock 全天候”,绕着时钟就是时钟绕一圈,就是24小时全天候,能理解更好,不能理解删了,不就是个介词短语么。所以重点就是“AGI could work for us”

 

and drawing on all available data, could suggest solutions to many problems

并且利用所有可用数据,能够建议解决方案给许多问题

 

这部分的插入内容就很不明显了。按照一般情况,and后面是个drawing,那么和它并列的应该就是前面的某个doing,但是你发现了吗?前面并没有doing,所以并列的不是doing。

 

那这个doing是干什么的呢?我们前两天讲的doing的用法记得吗?逗号断开的状语、名词后面的定语补语、动名词用法这里明显是状语。状语就是个状态,直接无视掉,这样我们就找到的真正的并列对象could suggest solutions to many problems”

 

这里还有个动词短语“draw on 利用”,我估计绝大多数同学仍然不认识没背过什么的。类似这样的东西,在备考过程里愿意就记一下,不愿意就忽略。而你绝对不能做的,就是去搜集好几页纸的“draw on / draw in / draw off ……”,然后玩命地试图背下来。这种做法对英语成绩提升的帮助微乎其微,但是对时间的浪费效果显著,英语就不是这么学的。


所以最后,这个乱七八糟的句子,实际上需要你看懂的就是:


AGI could work for us, and could suggest solutions to many problems.

 

全核心词汇,毫无理解难度可言。你和长难句的理解,有的时候差的就是那么点删除和忽略的动作而已。


中文机械翻译

在某些方面,今天的强大的计算机器已经让我们的大脑看上去弱了。AGI能够,它的支持者说,为我们工作全天候并且利用所有可用数据,能够建议解决方案给许多问题。


中文优化翻译

在某些方面,如今强大的计算机器已经让我们的大脑显得很弱了。倡导者声称,AGI可以全天候工作,并利用所有可用的数据,为各种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配合今天的文章,给高一高二的同学说说我对词汇的看法。高三的同学也可以看,但是估计时间有点晚了。


我觉得高三学生挺不容易的。他们被植入了必修选修课本词汇高考英语3500词汇这两套概念,但是也不知道这两个有什么关系到底是要都看还是二选一。所谓的3500词汇刚弄出点眉目,又遇到了“高考英语想考高分就要背四级六级词汇”这种不知道从何而来的论调。真的开始搞四级六级词汇,又被告知还有一种玩意叫“熟词僻义”,于是兜兜转转绕了一圈又回到了起点。


拜托,你是不是在玩我?

 

稍微武断点说,我认为多数高三学生在词汇这件事上存在认知误区,他们往往把词汇过分神化或者妖魔化,并且会有如下观点:

 

我的英语成绩不高就是因为单词认识得不够多。

我们同学的英语成绩高就是因为单词认识得多。

只要我把单词都背下来我的英语成绩就能提高。

我的单词认识得越多,我的英语成绩就会越高。

 

这些观点的不靠谱程度,只要我把英语换成另一种语言学科,各位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我的语文成绩不高就是因为汉字认识得不够多。

我们同学的语文成绩高就是因为汉字认识得多。

只要我把汉字都背下来我的语文成绩就能提高。

我的汉字认识得越多,我的语文成绩就会越高。

 

你高考语文不认识汉字吗?为什么都认识还是那么点分呢?你背新华字典了吗?你搞什么熟字僻义了吗?你为了高考拿高分去学大学语文了吗?为什么在语文一眼就能看出来扯淡的事,换成英语就一个一个趋之若鹜了呢?

 

这种错误的认识我在100个群里每天都要看到十次八次,典型的问题体现就是:“为什么我单词都认识但是句子看不懂题做不对分数没有提升……”。其实这种问题的标准答案就两条:

 

一、谁告诉你认识单词就能看懂句子做对题提升分数的?

二、更何况你单词认识的也许没那么靠谱。

 

不可否认,在某些初级考试比如小学语文英语里,会把基础词汇认知作为主要的考察方向。但是各位不是小学生而是18岁的成人,高考也不是小学的基础测验而是选拔性考试。你必须要意识到,这里面是有巨大差别的。

 

高考英语备考的起点确实是词汇。在备考的起点,词汇是一个硬性衡量标准,把学生区分成了三六九等。

 

对于从初一到高二按部就班基本完成课内学习任务的学生而言词汇方面不应该有很大漏洞,可能有某些词不熟悉,但是至少基础是没问题的。这样的学生在高三的起点就是及格左右的水平,属于正常情况,也并不需要在词汇方面投入大量的精力。

 

对于那些上了高三声称自己从来没学过英语零基础的学生而言词汇方面的问题会非常之大,以至于正常备考都无法展开。这样的学生在高三的起点就是不及格以下什么分数都能考出来的水平。我不能理解的有两点:1、上高三号称自己零基础,那你前五年干什么去了?2、为什么你可以这么坦然地把“零基础”这仨字挂在嘴边上?学了五年结果零基础,你不羞愧么?


如果把高三备考比喻成一场长跑比赛,有词汇基础的就是四肢健全的,没词汇基础的就是瘸腿的独腿的甚至是没腿的,这两类人同场竞技,其实谁胜谁负一目了然。

 

比赛开始以后,那些四肢健全的人就正常开始往前跑了。而瘸腿独腿没腿的根本跑不起来,怎么办?必须先解决腿的问题。但是如果你要求自己拥有一双和别人一样完美正常的腿,这个目标现实吗?当然不现实。过去五年你都是现在这个鬼样子,高三开始没几天就脱胎换骨了?你是不是太看得起自己了?


咱们别考虑皮肤是否光滑,脚趾是否优美,肌肉是否发达,你先有一双能让你跌跌撞撞跑起来的腿,然后我们再一点点地调整平衡,一点点地强化提升。也许这条腿力量弱点,但是总比没有强,对吗?而且假以时日,弱是可以通过有效锻炼变强的。


现在你明白,我为什么不让你去弄课本词汇,不让你去弄所谓的3500词汇,而是给你1783个核心词汇了吗?


我要求所有高一高二的同学必须从词汇班开始听起,从核心词汇开始记起,就是首先要用这个硬性衡量标准让你知道自己是什么档次,让你提前开始解决腿的问题。而且我的要求非常低,我只要求你看见英文单词,能够反映出来我给你的最核心的中文释义,不要读音,不要拼写,不要词性变化,不要一长串中文短语例句,就是最低水平的——认识。这就是腿的骨骼,没有骨骼,什么血管肌肉皮肤力量都是空中楼阁毫无意义。


1783核心词汇掌握了就够用了吗?我要不要掌握单词的读音拼写各种变化形式和衍生词啊?我要不要继续看3500词汇啊?这些问题的背后,是你根本不知道核心词汇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核心词汇就是让你有起跑的资格,有和其他同学同场竞技的资格,仅此而已。你说的那些就是高三备考对你的要求,你凭什么问“要不要做”?


而且你得抓紧。词汇是备考的起点,它真的仅仅是起点而已,高三备考从7月中旬开始,如果过了半年还在起点附近徘徊,那么结局注定是失败的。其他选手已经跑出去了,你因为单词的原因要原地踏步一段时间,那原地踏步的时间越短越好,不然你怎么追得上别人?别忘了,高考是选拔性考试。


开始跑了以后,词汇就不是高考英语备考的唯一重点了,你要迅速进入解题思路的有效训练、解题经验的大量积累,以及解题过程的反复实践过程。大量的积累文章阅读和写作经验,才是高考英语拿到高分的关键。这个时候去接触更高级别的词汇,是学有余力锦上添花的事,而不是提分的必经之路。你只看到那些高分的同学在背四级词汇,却看不到他的阅读和写作经验早就积累到了一定高度。即使他不背那些高级词汇,他也一样是高分选手。至于“熟词僻义”,这种毫无解决可能的问题忘了就好,别拿来继续恶心自己了。


高一高二同学,核心词汇务必尽早开始,目标只有两个字——认识。


2022年3月5日 长难句分析51

—阅读理解的要求

今日原句

Instead, I agree with Oxford University philosopher Nick Bostrom, who believes that the heaviest risks from AGI do not come from a decision to turn against mankind but rather from a dogged pursuit of set objectives at the expense of everything else.(选自2020年北京卷阅读理解D篇)


内容分析


这句话没给你上文,能猜出来前面写的什么吗?


Instead, I agree with Oxford University philosopher Nick Bostrom, 

相反的是,我赞成牛津大学哲学家尼克·博斯特罗姆


我们在1月20日的长难句分析16里给各位专门讲过instead单独使用的用法,并给出了结论:


instead, + 重要信息(instead所在句一定是重点)


面对这句话所在的原文,掌握这一原则可以迅速让这段话内容大幅缩短。


Fears about the appearance of bad, powerful, man-made intelligent machines have been reinforced by many works of fiction — Mary Shelley’s Frankenstein and the Terminator film series, for example. But if AI does eventually prove to be our downfall, it is unlikely to be at the hands of human-shaped forms like these, with recognisably human motivations such as aggression. Instead, I agree with Oxford University philosopher Nick Bostrom, who believes that the heaviest risks from AGI do not come from a decision to turn against mankind but rather from a dogged pursuit of set objectives at the expense of everything else. 


害怕不放心不踏实流派的小朋友们,你真的需要看了前面那一大堆废话,才能知道作者在写什么吗?“相反的是,我赞同……”言下之意不就是前面的内容他不赞同么。这就是阅读理解的要求,抓段落结构重点。


who believes  

他认为


定语从句开始对前面的主句进行内容扩充了。“作者赞同那个人的观点,他认为……”这就是作者借他人之口表述自己的观点,肯定要仔细看。

that the heaviest risks from AGI do not come from a decision to turn against mankind

来自AGI最大的风险并不来自一个去背叛人类的决定


宾语从句补充前面“believes”的宾语。名词后面用介词短语补充修饰,在翻译的时候挪到名词前面变成“……的”就可以了。


risks from AGI 

来自AGI的风险

a decision to turn against mankind 

去背叛人类的决定


这句话看到do not come from的时候,同样需要有意识,“风险不来自……”那来自什么呢?后面肯定得交代清楚。果不其然,往下看到的就是高考阅读理解最重要的句式结构之一:“not……but……不是……而是……”。如果忘了,就去看看1月15日的长难句分析12


but rather from a dogged pursuit of set objectives at the expense of everything else.

而是来自以牺牲其它一切的对既定目标的顽固追求


熟词僻义又来了!dog名词是“狗”各位都知道,但是动词“尾随”,dogged形容词“顽固的、不懈的”,恐怕就没多少人知道了。不过这真的重要吗?你能看出来这是个形容词吗?形容词需要首先考虑的是什么?正负态度。这里前面写“风险和背叛人类”,后面写“牺牲一切”,你说这里是什么态度?当然是负态度。你只要知道这里是“一个不好的追求”就够了,dogged是什么意思一点都不重要。这就是阅读理解的要求,抓词汇理解重点。


“pursuit 名词 追求”,动词形式是“pursue”,这可是核心词汇,必须掌握。


“set objectives 设定完的目标”,注意这里的set是非谓语动词done的形式,作为形容词表示“设置好的、设置完的”。done作为形容词就是“被动的、完成的”的含义。


“at the expense of 以……为代价”,以一切为代价,就是不惜一切代价,要不就是情况危急,要不就是不择手段。


如果考虑到“not……but……”的结构,这段话还能进一步提炼重点。


Fears about the appearance of bad, powerful, man-made intelligent machines have been reinforced by many works of fiction — Mary Shelley’s Frankenstein and the Terminator film series, for example. But if AI does eventually prove to be our downfall, it is unlikely to be at the hands of human-shaped forms like these, with recognisably human motivations such as aggression. InsteadI agree with Oxford University philosopher Nick Bostrom, who believes that the heaviest risks from AGI do not come from a decision to turn against mankind but rather from a dogged pursuit of set objectives at the expense of everything else


这段话的重点,和题目有关的重要信息,只有红字的部分。从原来的整段100个字,到你重点捕捉的15个字,这就是阅读理解的要求,正确选项一定与重要信息密切相关


中文机械翻译

相反的是,我赞成牛津大学哲学家尼克·博斯特罗姆,他认为来自AGI最大的风险并不来自一个去背叛人类的决定,而是来自以牺牲其它一切的对既定目标的顽固追求。


中文优化翻译

相反,我赞同牛津大学哲学家尼克·博斯特罗姆的观点,他认为AGI最大的风险并非决定与人类反目成仇,而是不惜一切代价执着追求既定目标。


往期回顾

  1.  Free高考英语高考胜历小课堂第8周汇总(2.20-2.26);

  2.  Free高考英语高考胜历小课堂第7周汇总(2.13-2.19);

  3.  Free高考英语高考胜历小课堂第6周汇总(2.6-2.12);

  4.  Free高考英语高考胜历小课堂第5周汇总(1.30-2.5);

  5.  Free高考英语高考胜历小课堂第4周汇总(1.23-1.29);

  6.  Free高考英语高考胜历小课堂第3周汇总(1.16-1.22);

  7.  Free高考英语高考胜历小课堂第2周汇总(1.9-1.15);

  8.  Free高考英语高考胜历小课堂第1周汇总(1.1-1.8)。   


Free高考英语高考胜历小课堂第9周汇总(2.27-3.5)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