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事务——TX-LCN
1、 分布式事务是什么?
在分布式系统中,事务参与者在不同的分布式节点上(节点可以操作同一个数据源也可以操作的是不同的数据源),这些情况产生的事务都叫做分布式事务。
注意:参与者不在同一个节点(项目)中,才能叫做分布式事务。如果所有参数者都在一个项目中,这时叫做本地事务。
例如:
项目A实现Tb_item表新增、项目B实现tb_item_param新增,现在需要实现商品新增,需要把项目A和项目B两个项目新增的方法组成一个事务,这个事务就是分布式事务。此情况是都操作同一个数据源MySQL
例如:
两个项目,其中一个向MySQL做新增,另一个需要向Redis或MongoDB执行新增,希望执行MySQL或Redis或MongoDB时如果出现异常进行事务回滚,这种情况也成为分布式事务。此情况是操作不同的数据源。
一、 TX-LCN概述

1 简介
LCN框架在2017年6月发布第一个版本,目前最新已经达到5.0版本。
LCN早期设计时,1.0版本和2.0版本设计步骤如下:
1)锁定事务单元(Lock)
2)确认事务模块状态(Confirm)
3)通知事务(Notify)
取各自首字母后名称为LCN。
LCN框架从5.0开始兼容了LCN、TCC、TXC三种事务模式,为了和LCN框架区分,从5.0开始把LCN框架更名为:TX-LCN分布式事务框架。
1 TX-LCN原理
TX-LCN由两大模块组成,TxClient、TxManager。
TxClient作为模块的依赖框架,提供了TX-LCN的标准支持,事务发起方和参与方都属于TxClient。TxManager作为分布式事务的控制方,控制整个事务。
1.1 原理中核心内容
1.1.1 创建事务组
是指在事务发起方开始执行业务代码之前先调用TxManager创建事务组对象,然后拿到事务标识GroupId的过程。
1.1.2 加入事务组
添加事务组是指参与方在执行完业务方法以后,将该模块的事务信息通知给TxManager的操作。
1.1.3 通知事务组
是指在发起方执行完业务代码以后,将发起方执行结果状态通知给TxManager,TxManager将根据事务最终状态和事务组的信息来通知相应的参与模块提交或回滚事务,并返回结果给事务发起方。
二、 TX-LCN事务模式

Tx-LCN 5.0开始支持三种事务模式,分别是:LCN、TCC、TXC模式。
1.2 原理介绍
LCN模式是通过代理JDBC中Connection的方式实现对本地事务的操作,然后在由TxManager统一协调控制事务。当本地事务提交回滚或者关闭连接时将会执行假操作,该代理的连接将由LCN连接池管理。
1.3 模式特点
l 该模式对代码的嵌入性为低。
l 该模式仅限于本地存在连接对象且可通过连接对象控制事务的模块。
l 该模式下的事务提交与回滚是由本地事务方控制,对于数据一致性上有较高的保障。
l 该模式缺陷在于代理的连接需要随事务发起方一共释放连接,增加了连接占用的时间。
总结:LCN模式适合能用JDBC连接的所有支持事务的数据库,且对资源要求不高的系统。

看完文章时还一头雾水?那就通过视频来解答你的疑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