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妇女节就是妇女节,不是女生节、女王节、女神节

2023-03-08 14:40 作者:魏春亮  | 我要投稿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亮哥。


今天是3月8号,国际劳动妇女节。


不是女生节,不是女王节,不是女神节。


即使你的朋友圈里今天充满了女生节的文案,女王节的视频,女神节的海报。


但妇女节就是妇女节。


妇女节不烫嘴,没有见不得人,无须讳言。


妇女节的设立,是全世界女性不断争取妇女权利和参与政治经济事务权利的结果。


比如,1910年,德国的女性运动领袖克拉拉·蔡特金倡议设置国际妇女节,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妇女获得选举权,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原则并连同整个妇女问题一起对待妇女的选举权要求。


比如,在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期间,彼得格勒女工于3月8日举行庆祝国际妇女节的示威游行,要求得到“面包与和平”,后来,为了纪念俄国女工在1917年二月革命中的英勇斗争,把每年的3月8日定为国际妇女节。


比如,中国首度公开、正式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是在1924年3月的广州,“妇女在法律上、经济上、教育上一律平等”,“妇女要求劳动权”,“解放妇女所受资本制度的压迫”,谋求妇女的“觉悟”、“独立”等等,都成为当时的主题。


所以,妇女节关注的是女性的困境、权利和解放,即使现在它已经淡化了本来的政治意味,但妇女节的存在,就是一种提醒,它是为了让整个社会铭记:还有这么一群人,她们的生存空间还在受挤压,她们的社会地位还在受歧视。(来自于公号“唐一水”)


我想起去年我写了很多关于铁lian女的文章,我侄女问我为什么要关注离自己这么远的事情,我对她说:因为女性不仅要面临人的困境,还要面临身为女性的困境。


而这种困境,到现在远远没有解决,甚至以更加隐秘甚至赞美的方式,进入人们潜意识的言语和行为中,让人习焉不察。看看“新世相”的妇女节推文 《女性一生听到的赞美,有多少是羞辱?》就能明白。


而所谓的女生节、女王节和女神节,不过是另一种更加隐形的困境。它把妇女节从争取女性权利的本意,改造成了一个买买买的契机。


那些女神节的海报和视频,那些肉麻的吹捧和赞美,不过是消费主义的营销手段,它在女性争取自身权利布满陷阱的道路上,再设置了另一个用鲜花遮掩的陷阱罢了。


更加隐蔽的是,女生、女王和女神的提出,是人为地在女性中划分出了三六九等。这些带着美好价值的词汇,似乎在向女性暗示,如果不纯洁、不霸气、不高贵,就不配成为女人,要挣当女生、女王和女神,而拒绝做妇女。


这是对妇女和妇女节的污名化,是在压榨妇女和妇女节的存在空间。女性不应该只有在成为女生、女王和女神时,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


是的,“女生”需要父亲的宠爱,“女王”需要臣子的承认,“女神”需要信徒的供奉,前者存在的前提,是后者的凝视、许可和授权。


更直接一点说,女生、女王和女神这样带着玫瑰色的名字,不过是必须依附于他人才能存在的附属品。


但,妇女不是,妇女凭自己站立于天地之间。


今天一大早,除了看到铺天盖地的“女神宠粉节”、“丽人节”、“致敬女神”、“今日宠爱,女神专属”,我也看到为数不多的人祝自己妇女节快乐。


坦坦荡荡接纳妇女这样美好的词汇,越来越成为一件不需要忌讳和证明的事情,这是一种思想的进步,即使它只是一小步。


最后,大大方方地祝亮见的女性读者妇女节快乐。


妇女节就是妇女节,不是女生节、女王节、女神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