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非自制)《天庭内幕》04

2022-04-08 04:32 作者:兔子依然偏头痛  | 我要投稿

(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供方便自己阅读而上传)

第11章 阴谋!天大的阴谋


  孙猴子是哪一年被压在五行山下?《西游记》中这么交代的:太保道:“这山旧名五行山,因我大唐王征西定国,改名两界山。先年间曾闻得老人家说,‘王莽篡汉之时,天降此山,下压着一个神猴,不怕寒暑,不吃饮食,自有土神监押,教他饥餐铁丸,渴饮铜汁。自昔到今,冻饿不死。’这叫必定是他。长老莫怕,我们下山去看来。”“王莽篡汉之时”不是吴承恩先生随意捏造的,而是有其深刻内涵的。大伙都知道:天下那时候是老刘家的天下,王莽不过是皇帝的外戚,就是皇帝的老丈人,通过结党营私、排除异己树立了威信,毒死皇帝之后,直接扶持一个傀儡小皇帝,最终自己取代小皇帝当了老大。人间的政权更迭,关乎到天上神仙的命运,天上神仙的意志,同样也影响着人间政权的更迭,这个问题在《封神演义》中交代得淋漓尽致、精彩纷呈,本人在此不做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阅一下。


中国的皇帝自称“天子”,武王伐纣夺取政权之后,也宣称“受命于天”。于是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的皇帝原本是玉皇大帝在人间的二级代理人。这个二级代理人如果不称职,就会把他更换,另选自己满意的,一种手段是再扶持一个政权来消灭目前的政权,另外一种手段就是把自己不满意的皇帝活活弄死,让他的儿子接班。也就是说,玉皇大帝对人间的统治很多是通过阴曹地府来实现的,但在有外来势力干预的情况下,阴曹地府成了别人的工具,一个皇帝被活活弄死之后又被明目张胆地复活了!


大家都知道,阎王爷受了欺负,是到玉皇大帝那里告状。孙猴子当年修改系统文件,阎王爷就是这么做的。可结果呢,玉皇大帝并没有修理孙猴子,而是请他去当官,人家不满意,就给个更大的官。还不满意,开始胡闹起来,玉皇大帝竟然修理不了!这会给阎王爷什么印象?自己的老板没能力而且不给自己撑腰,只好投靠更有能力的大老板。而如来老哥呢,小手一按,就把孙猴子压在五行山下。(这对师徒表演的双簧真是惟妙惟肖!)天上高级别的神仙都忙不迭地给如来老哥溜须拍马,这阎王爷作为一个久混官场的行政要员当然知道应该站在哪个队伍中了。


《西游记》中描写得清清楚楚,大家请看第十回“二将军宫门镇鬼,唐太宗地府还魂”中的记载,李世民死了之后在阴曹地府受到了隆重的接待,阎王爷对他也是躬身迎驾,不敢等闲视之。但根据中国自古以来的礼法:李世民这样逼父、弑兄、屠弟的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混蛋,就算把阴曹地府中所有刑具都在他身上招呼一遍也不为过。但阎王爷没有这么做,客客气气请来,恭恭敬敬送回,还别有用心地安排他游览了一次地狱游乐场,更是给他多添了二十年阳寿。真是骇人听闻!其中的内幕其实很简单:如来老哥看中了李世民这个敢于逼自己父亲让位,敢于杀死自己同胞兄弟的刽子手。这李世民当然明白其中利害,还阳之后立刻着手派人西天取经,我们不能不佩服这如来老哥的深谋远虑。


朋友们也许会问:前面你不是说玉皇大帝在首次清剿孙猴子失败之后,对孙猴子的特殊身份有所察觉吗?为什么还会犯这么大的错误,以至于养虎为患,最后弄得无法收场?这里我只能跟大家说:不是我军无能,而是敌人实在是大大的狡猾!玉皇大帝最初的立场是对孙猴子拉拢腐蚀,可孙猴子志向坚定、立场鲜明,不为所动。而第二次招安之后,玉皇大帝更是看出了其中的端倪,自己身边的神仙已经不可靠了,只能借助外围的诸侯剿灭孙猴子。于是玉皇大帝想出了一个杀人不见血的“桃子计划”:那就是叫他兼管蟠桃园。大家明白,猴子没有不爱吃桃的,叫他管园子,正好要利用他这个弱点,大家想想蟠桃园有看院子的土地佬,除草、施肥的长工,这可都是玉皇大帝的人。桃子被偷吃了,肯定会有人向玉皇大帝汇报,但玉皇大帝呢,城府很深,故作不知,打算到蟠桃大会之时,在各位神仙都到场的情况下,抓他个人赃俱获,杀他个哑口无言。这个算盘打得确实很响,可却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如来老哥也不是吃素的,怎么可能看不透玉皇大帝的阴谋呢?这个孙猴子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还有内应,具体这内应是谁,后文会交代。孙猴子在玉皇大帝准备下手的时候,抓住机会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法术。这个机会怎么来的,大家好好看看《西游记》就会明白:


原来那老君与燃灯古佛在三层高阁朱陵丹台上讲道,众仙童、仙将、仙官、仙吏都侍立左右听讲。


燃灯古佛把太上老君给引开了!大家想想:这个等级的神仙在一起交流经验的时候,小学生是没机会旁听的,可是太上老君把兜率宫里的伙夫都给带去了,就算是五庄观那个脑残的镇元大仙,去元始天尊那里交流学习,也还是留下了清风、明月两个小童子看家护院,在那些仙丹即将炼好的紧要关头,兜率宫里却空无一人啊。哈哈!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吴承恩先生真是个实在人!


第12章 沉默的可怜人


前两章跟大家讨论了孙猴子和猪八戒的真实身份,现在就来说说深不可测的沙和尚,有些朋友说沙和尚在取经四人组中最无足轻重,有没有他,经都一样能取。嘿嘿,要是这么说真是辜负了吴承恩先生的一片苦心! 


沙和尚原本是天上的卷帘大将,主要任务做什么,我已经在前边给各位交代了。但是别小看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玉皇大帝手下可以没有托塔李天王,可以没有天蓬元帅,可以没有四大天王,但是卷帘子的大将,绝对不能少!这是领导最信任的亲信,主要负责保卫工作,也就是领导的贴身保镖。有些朋友会说了:这卷帘大将武功太差,法术低微,不足以胜任,所以领导找个机会把他贬下凡尘,这种说法实在幼稚可笑!我们可以仔细地看看沙和尚的功夫到底如何。在《西游记》中,沙和尚只用了一次真功夫,其他时候都是在作秀,而且那一次沙和尚也是被气疯了,要不然还会一直装下去,请看第五十七回“真行者落伽山诉苦,假猴王水帘洞誊文”中的描写,话说沙和尚受师父委托,来到花果山讨要行李和通关文书,见到了六耳猕猴假扮的孙猴子。


那行者道:“贤弟,你原来懵懂,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谅你说你有唐僧,同我保护,我就没有唐僧?我这里另选个有道的真僧在此,老孙独力扶持,有何不可!已选明日起身去矣。你不信,待我请来你看。”叫:“小的们,快请老师父出来。”果跑进去,牵出一匹白马,请出一个唐三藏,跟着一个八戒,挑着行李;一个沙僧,拿着锡杖。这沙僧见了大怒道:“我老沙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里又有一个沙和尚!不要无礼!吃我一杖!”好沙僧,双手举降妖杖,把一个假沙僧劈头一下打死,原来这是一个猴精。那行者恼了,抡金箍棒,帅众猴,把沙僧围了。沙僧东冲西撞,打出路口,纵云雾逃生道:“这泼猴如此惫懒,我告菩萨去来!”那行者见沙僧打死一个猴精,把沙和尚逼得走了,他也不来追赶,回洞教小的们把打死的妖尸拖在一边,剥了皮,取肉煎炒,将椰子酒、葡萄酒,同众猴都吃了。另选一个会变化的妖猴,还变一个沙和尚,从新教道,要上西方不题。


朋友们都知道,那个上进青年——六耳猕猴的本事,和孙猴子是不分上下,一直打到了如来老哥的面前,才被如来老哥的高精尖武器暗算,之后死于孙猴子之手,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六耳猕猴的本事相当于孙猴子的本事。可是在前面这一段,沙和尚不但在六耳猕猴的眼皮底下杀人,而且在六耳猕猴和一群猴妖的包围之中成功突围,六耳猕猴既然有孙猴子一样的筋斗云,为何不追杀沙和尚?这个道理很简单:六耳猕猴这个时候看出了沙和尚的真正本事,追上了也没用。


既然讲明白了沙和尚的本事,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沙和尚被贬下凡尘的最根本的原因。如来老哥既然要抢夺道家神仙的香火,他最初要做的就是收买玉皇大帝身边的人,研究对手就要从研究对手的一举一动、生活起居入手。作为保卫工作的主要负责人,沙和尚当然是如来老哥的主要收买对象。朋友们可能会问:沙和尚作为玉皇大帝的贴身保镖,他肯定是通过了苛刻的选拔过程,在政治上、作风上绝对是合格的好同志,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这么容易收买呢?但我跟朋友们说:天下没有不能收买的人和神仙,主要看你出的价钱如何。在威逼利诱面前沙和尚背叛了组织,背叛了自己的信仰,背叛了信任自己的领导,充当了敌人的间谍。我可以负责任地说:玉皇大帝的“桃子计划”之所以失败,其主要原因就是沙和尚给如来老哥通风报信。当然了,沙和尚的内心是痛苦的,但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玉皇大帝在如来老哥正式插手天庭内政之时,在那个所谓的“安天大会”上终于看到了卷帘大将和如来老哥暗通款曲、勾勾搭搭,终于明白了自己煞费苦心的“桃子计划”为何落空。


我们来回忆一下安天大会上的情景:


那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五炁真君、五斗星君、三官四圣、九曜真君、左辅、右弼、天王、哪吒,玄虚一应灵通,对对旌旗,双双幡盖,都捧着明珠异宝,寿果奇花,向佛前拜献曰:“感如来无量法力,收伏妖猴。蒙大天尊设宴呼唤,我等皆来陈谢。请如来将此会立一名,如何?”如来领众神之托曰:“今欲立名,可作个安天大会。”各仙老异口同声,俱道:“好个‘安天大会’!好个‘安天大会’!” 


呜呼!这么肉麻的话语,这么无耻的谄媚,就算一个凡人也做不来,这些神仙真是不要脸到了极点!见风使舵、溜须拍马的本事,凡人还是要向神仙学习。可是当自己的部下向别人磕头请安的时候,玉皇大帝内心的痛苦向谁诉说呢?


前两年著名导演陈凯歌的热门电影《无极》被网友改编成《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而玉皇大帝则导演了一出《一个玻璃杯子引发的血案》。一个玻璃杯子能值几个钱?为了一个玻璃杯子就要杀自己的贴身保镖,而且是在那种表面上吉庆祥和的安天大会之上?作为三界领袖的玉皇大帝这么做如果真的只为了一个玻璃杯子,其政治水平何以服众?他要杀自己贴身保镖沙和尚的目的只有一个:你们这群混蛋,别以为老子什么都不知道!


赤脚大仙救了沙和尚一命,但作为叛徒其下场是可耻的:


玉帝把我打了八百,贬下界来,变得这般模样。又教七日一次,将飞剑来穿我胸胁百余下方回,故此这般苦恼!


我们可以知道:天上一日,地上一年,这七日一次的飞剑,在天上是怎样的须臾之时?可以这么说,玉皇大帝绝对对这个卷帘大将恨之入骨。当然了,沙和尚并不怪玉皇大帝下手太狠,不讲人情,他自己明白:是自己对不起玉皇大帝,所以沙和尚决定用行动来弥补自己所犯下的过错。沙和尚吃了多少人我们无法考证,但是他吃了多少取经的人我们却能知道:整整九个——“惟有九个取经人的骷髅,浮在水面,再不能沉。我以为异物,将索儿穿在一处,闲时拿来顽耍。”(具体这九个取经人都是谁,以后会有交代。)这哪里是在玩耍,明明是向玉皇大帝表忠心。可是玉皇大帝已经不再信任他了,他绝望之余只能投靠了取经队伍,所以我们也能明白:明明法力胜过孙猴子的他,为什么在西天路上沉默寡言,不肯出力,却又不像猪八戒同志那样老是在暗中使坏,鼓动散伙。


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第13章 唐僧身世之迷


长翅膀的人,不一定是天使,也可能是鸟人。 

骑白马的人,不一定是王子,也可能是唐僧。

第一次在网上看到这句话,不禁为原创者的搞笑天赋和敏锐思维所折服!这里引用一下,以表敬意。

我曾经说过:《西游记》中的唐僧绝对不是玄奘法师,不要说得道成佛,就连最基本的开悟他都没能做到,更不要说有什么慈悲之心。我的感觉就是:唐僧同志是被绑架到取经队伍之中的。

至于唐僧同志的真实身份,《西游记》中似乎交代得很清楚——如来老哥的二弟子金蝉子。只因他在如来老哥讲公开课的时候东张西望,和天女眉目传情,给人家偷偷送了几捆秋天的菠菜,结果被如来老哥看见,就贬他到人间赎罪。就这样,和猪八戒犯了几乎同样错误的金蝉子也被贬下凡尘,更可怜的是,在人间修行了十辈子。前九辈子都干了些什么,书中没有明确交代,但是十辈子一点元阳都没泻,这么多辈子下来,不是当和尚就是幼年夭折了。

猪八戒同志初到人间就先找个卵二姐风流快活,不到两年,那个卵二姐就一命呜呼了,具体卵二姐怎么死的,我们看看高老庄那段故事就能明白,书中这样描写高小姐的模样:

云鬓乱堆无掠,玉容未洗尘淄。一片兰心依旧,十分娇态倾颓。樱唇全无气血,腰肢屈屈偎偎。愁蹙蹙,蛾眉淡,瘦怯怯,语声低。

估计孙猴子他们再不来,这个高翠兰小姐也会一命呜呼的。

而犯了同样错误的唐僧同志在人间的表现却和猪八戒同志大相径庭,蝎子精和他纠缠一夜,玉兔精招他为驸马,女儿国的国王更是以全国当嫁妆,唐僧同志虽然也曾经面红心跳,语无伦次,但都保持了很高的政治本色。他没有辜负唐王李世民的取经嘱托,没有和任何一个女人或者女妖发生肉体纠葛,宝贵的元阳从没发生跑、冒、滴、漏现象。这个唐僧同志真的是金蝉子的第十次投胎转世吗?佛说人有五毒:贪、嗔、痴、慢、疑。其中的“贪”,就是执著,执著于守元阳,首先就犯了贪戒。而且这守元阳,不乱淫,只是修行的方法,并不是修行的目的。真正达到佛的境界的人,躯体只是一个皮囊,心中更没有“淫”这个字眼。《指月录》中有个佛教故事朋友们也许听过:月亮在天上,我用手指给你看,如果你把我的手当做月亮,岂不谬哉?《金刚经》中,如来老哥更是说出了: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而根据佛教经典的记载,如来老哥成佛之前贵为王子,不但娶妻,而且生子,他的父亲净饭王为了阻止他出家修道更是弄了无数的美女每日轮流侍寝,如来老哥照样能得道成佛,可见一个人能不能成佛,跟他的元阳丢没丢完全无关。作为如来老哥二弟子的金蝉子敢于在公开课上和天女眉目传情,只有两种可能:

1. 他开悟的表现。

2. 如来老哥导演的一出好戏。

我们来分析一下:首先,金蝉子最后被封为了旃檀功德佛,可见如来老哥将他贬下凡尘表面上是惩罚,实际是对他的考验和赞赏,给他一个加官进爵的机会。其次,金蝉子作为如来老哥的二弟子,平时就可以和那些天女勾勾搭搭,偏偏要在大庭广众面前不给导师面子?如果他真的是不给导师面子,最后又怎么可能成佛呢?所以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一切也只是在演戏。故事的真实情节是这样的:金蝉子开悟了,如来老哥准备提拔他,于是这师徒俩演出了这样的一出闹剧。这么做有以下好处:

1. 加强了如来老哥的权威。

2. 给了金蝉子一个提升的机会。

再来看唐僧同志,整部《西游记》看不到他开悟,就是一个肉眼凡胎的和尚。按理说,这取经任务有观音女士的鼎力支持,而且那些神仙也是一次又一次地解救他,他早就应该明白这一切只是在演戏,如果他不是脑残,那就是个天才的演员!

我们看了前文,孙猴子这个卧底和如来老哥在天上的一出双簧,把天上的神仙都弄得服服帖帖,忙不迭地溜须拍马。这时要对付的只有凡人和妖怪两股势力了,为什么要对付他们呢?还是那两个字:香火!也就是神佛的生活来源。大家如果没弄明白,可以再去看看前文。

说实话,如果这经书真是真理,“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为何非要费这么大的工夫来传达呢,实在是一场阴谋!整个《西游记》中有名有能力的妖怪,都是一些友情客串,而不请自来的群众演员,比如七绝山的蛇妖,其下场只有死路一条。

而关于唐僧同志身份的最终认定,会在最后和大家仔细探讨。


第14章 小白龙的真面目


在中国人的眼中,龙是一种神奇的生灵,在封建帝王时代更是王权的象征,近年来由于一首歌曲的流行,很多中国人仿佛已经认定了自己“龙的传人”的身份。 

那么在吴承恩先生的心中,龙是什么样的地位呢?在《西游记》中,龙的身份就是一个负责下雨的供水公司经理,其地位就像东海龙王对孙猴子说的:“不知上仙大驾光临,有失远迎!上仙请进!上仙请进!”还没弄清人家的底细,自己就先软了,难怪孙猴子敢于抢他的镇海之宝——金箍棒。简直就是土鳖一个!就算是下雨,自己说了也是不算,天庭要他下多少,要他几点下、几点停,都规定得明明白白,有一点差错就会砍脑袋。那个泾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命先生打赌,就输掉了自己的脑袋,其故事原文见《西游记》第九回“袁守成妙算无私曲,老龙王拙计犯天条”。朋友们可以去阅读一下,我在这里就不再引述了。当然,这个泾河龙王实际上是死于一个阴谋,这个阴谋在之后的章节会详细讲解。在《西游记》中,那四海龙王也曾为孙猴子干了几次私活,就连车迟国中三个喝猪尿的妖怪道士,也有能力指使他们,孙猴子更是有面子,临时更改了这次行雨的时辰,没听说这四海龙王因此而获罪,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玉皇大帝要杀死一条龙,其实并不需要理由。

具体来分析,《西游记》中的龙其实也就是一种有特殊能力的畜生,到底算不算神,这还有待考证。首先,这龙能腾云驾雾,也有变化之能,就连泾河龙王那个自己找死的傻龙也能变成书生的模样和袁守诚用脑袋打赌,小白龙也曾变成宫女的样子和奎木狼打了一架,朱紫国那段故事小白龙更是说出了这样的大话:

那马跳将起来,口吐人言,厉声高叫道:“师兄,你岂不知?我本是西海飞龙,因为犯了天条,观音菩萨救了我,将我锯了角,退了鳞,变作马,驮师父往西天取经,将功折罪。我若过水撒尿,水中游鱼食了成龙;过山撒尿,山中草头得味,变作灵芝,仙童采去长寿。我怎肯在此尘俗之处轻抛却也?”

这么一看实在是像神仙,但大家不要忘了,神仙的法术都是修炼来的,那孙猴子也在须菩提祖师门下刻苦攻读了N年,可是这龙的本事却是与生俱来,胎里带的。此外,神仙都没老婆也没老公,偶尔表露一次男女私情就会被重重地惩罚,要不然就要像奎木狼一样,跑到凡间快活快活,回去了被惩罚当锅炉工人。可是龙不一样,有龙王、龙婆、龙子、龙女,还有龙孙,生个孩子也一生就是九个。如果这龙也算是神仙的话,那龙的家族势力简直无法控制。

孙猴子和龙一共打过多少交道,纵观《西游记》不下数十回,总之就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那四海龙王在车迟国做义工,最后应邀出来露个小脸,这还是龙里地位最高的。其他小河沟里的龙基本就和妖怪一个档次,那个乱石滩的龙王和黑恶势力牛魔王搞得火热,将之奉为上宾。后来竟因为盗了佛宝差点被孙猴子赶尽杀绝,只留了一条老母龙给和尚庙看门守塔。更可怜的是西海龙王三太子整个就一代步工具,在宝相国那段故事中偶尔说了一次人话,显了一次人形,还把猪八戒吓了一跳,在朱紫国拿它的尿和药丸子,虽然很给面子,但也只是把它当做畜生而已。

此外,那西海龙王也曾经几次给孙猴子他们帮忙,而小白龙的亲大哥摩昂太子也曾帮忙抓捕表弟鼋龙。这么多次的相遇,亲爹、亲哥见了小白龙竟然招呼都不打。小白龙更是默不作声,纵使当年他被亲爹告了忤逆之罪,但在取经的时候也算是减刑考察吧,将来更有可能出人头地,难道这些畜生心中根本没有亲情二字?我们来分析一下:这西海龙三太子既然会说人话,那在西天路上为何总是闷不做声?既然能显人形,为何在唐僧被妖怪捉走时,也不出手相救?那只有一种解释:他明白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是一个畜生,领导安排他干的也只是一个畜生应该干的工作。至于其他高等级的工作并非其分内之事。而他的父亲和哥哥更是明白事理,见了亲人连个招呼都不打,可见它们早把自己当畜生了。

有的朋友说我的考证并不全面,论据来源只是《西游记》一书,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山海经》中的记载:“黄帝令应龙攻蚩尤。蚩尤请风伯、雨师以从,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以止雨。雨止,遂杀蚩尤。”而这应龙,据《述异记》中记述:“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应龙称得上是龙中之精了,故长出了翼。在大禹治洪水时,神龙曾以尾扫地,疏导洪水而立功,此神龙又名黄龙,黄龙即是应龙,因此应龙又是大禹的功臣。应龙的特征是生双翅,鳞身脊棘,头大而长,吻尖,鼻、目、耳皆小,眼眶大,眉弓高,牙齿利,前额突起,颈细腹大,尾尖长,四肢强壮,宛如一只生翅的扬子鳄。在战国的玉雕,汉代的石刻、帛画和漆器上,常出现应龙的形象。而中国的帝王虽然把龙的形象作为王权的象征,但那也只是用来吓唬老百姓的,历代帝王封禅祭祖,也没有哪个帝王对着龙的形象认祖宗。这龙自古以来就只是我们祖先的家奴,并不是神灵!


(非自制)《天庭内幕》04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