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用数据说话:上海离“东方百老汇”还有多远?

2022-03-24 12:06 作者:TheatreBomb  | 我要投稿

梦想也要量化分析

看到第二期的《爱乐之都》中,阿云嘎对上海和中国音乐剧充满了信心,不禁有感而发,想从数据的角度讨论一下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准备了视频和图文两个版本,欢迎大家挑自己更习惯的进行观看阅读!

不知各位小伙伴是否和UP一样,对于上海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这是国内音乐剧市场最好的地方,也是自己入行时毅然选择的城市;它有着“魔都”之称,还经常被戏称为“中国唯一的城市”,时常发生“剧不出沪”的现象——暨某某演出/活动只在上海举行,仿佛其他城市没有一点存在感...

然而最近,魔都仿佛魔力消散,只剩各种魔幻...先是精准防疫的神话破裂,上海市民同样体验了一把封控与测核酸;而在音乐剧领域,第二次华语大赏和《爱乐之都》先后扑街,让人不由得怀疑:沪圈究竟是怎么了?

在UP看来,很多业内人士之前是太飘了——甚至想当然的认为一有综艺,春天就又要来了!现在被泼一下冷水也是很好的...但愿他们能被浇醒,然后踏踏实实地去爬“开悟之坡”~

那么,上海在业界究竟属于什么水平呢?UP认为:主观的认知恐怕容易产生偏差,我们应当关注客观的数据,并进行比较研究——经上海演出协会的统计,21年上海的音乐剧票房大约是一个小目标...

这是什么概念呢?UP曾在去年关注百老汇的复苏,对应的数据是:

好家伙,人家一周顶上海一年了属于是!
而且,这每周2500w还只是疫情影响下的数据,在疫情前可是更高!

反观国内,在《声入人心》引发票房井喷之前,全国的总票房曾长期在2亿上下波动...所以说,魔都的小目标量级在国内的确算得上是一骑绝尘,却只占百老汇的一个零头,也只是流量电影一两天的票房(可能还不够某些明星补税的呢...

那么,为什么差距会这么大?要知道国内音乐剧的票价也老高了,魔都这148部剧目数也不少.关键是演出场次!要知道,百老汇的剧是以一周八场的节奏长期驻场演出,而上海这些剧, 平均档期肯定不到一个月...

至于为什么两地选择了不同的演出模式,UP只想说,里面的水很深,大家感兴趣的话我们再回头细聊...但经过大赏的5小时折磨,恐怕大家也会像UP一样,宁愿剧的数量少一点,而希望质量能够提升,然后再把档期加长一点——岂不美哉?

但显而易见,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还是挺大的...同时,魔都一家独大也未必是件好事!UP相信,看音乐剧也是需要共同富裕的,所以期盼更多的佳作能够“动”起来,巡到祖国各地去~

话说回来,《爱乐之都》打出的旗号是“聚焦音乐剧全产业链”,目前仿佛却只在演员身上做了文章——而UP以为,中国音乐剧的进步是需要系统性的努力的,演员相对其他方面来说中外的差距反而没那么大...或许这个综艺已经跑偏,属于挂羊头卖狗肉了orz

总之,上海要真正成为东方百老汇,还要走很长的路:这可能意味着票房要上升一个量级;意味着音乐剧能甩开话剧,成为魔都演出市场占比最高的品类;意味着有标志性的重量级作品问世...

虽然阿团长已经钦定了,但这个未来究竟有多远,恐怕还是取决于大家的努力;如果一个个只是按照既定的模式圈地割韭菜,那再多的剧恐怕都无法推动历史的进程;而当一定数量的剧能够长期演出,才能真正的把蛋糕做大...作为一个边缘人物,只能在此希望业界不要光喊口号,至少能立下目标,朝着尽量多演的方向努力,这样光明的未来才会离大家越来越近~


数据来源:
央广网:上海2021年剧场成绩单
http://spaa.com.cn/page51?article_id=377

灯塔研究院 《回望峥嵘 企盼春天——2019年演出行业洞察报告》
http://www.capa.com.cn/news/showDetail/168663

道略演艺2018 音乐剧年报
http://www.idaolue.com/Data/Detail.aspx?id=1645

百老汇最新(疫情后)票房数据
https://www.broadwayworld.com/grosses.cfm

百老汇历史(疫情前)票房数据
https://www.broadwayleague.com/research/research-reports/


TheatreBomb-剧燃

特立独行的另类剧场,逗逼中的轰炸机

长按扫码↓载歌载舞步入歪门邪道!


用数据说话:上海离“东方百老汇”还有多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