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论述:中国外交 (应付作业)
中国成立后各届领导人依托中国国情以及国际局势,不断使中国走向世界,使中国外交强大。
中国成立后各届领导人依托中国国情以及国际局势,不断使中国走向世界,使中国外交强大。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三大外交政策另起炉灶政策:在中国未成立时,共产党不承认各国对国民党设立的外交场所。一边倒政策:领导人毛泽东在衡量了国际局势后,决定一边倒向社会主义阵营。打扫屋子再请客:把中国的各项事宜安妥后再专心办外交。
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在日内瓦举行的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国际会议,中方派周恩来为代表前往参加,这次会议是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讨论重大国际问题的会议。实现了印度支那的和平。次年周访问印度和缅甸,倡导将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家关系的准则。同年,总理又代表中国参加了万隆会议,就有了那几句著名的外交名句“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以上两次会议,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为继续打开外交局面奠定了基础。
以后的对英外交,对日外交,对美外交等事业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进入21世纪,我国成功加入WTO,打开了外交新局面。
中国外交在一代又一代外交人的努力下,变大变强,形成独立自主和平统一,广交友,结好友的外交局面。能更好地为中国建设而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