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铁上,我家人被一个大行李箱砸了头……

今天坐高铁又让我想起了一件事……
有一年春节和家人回家,车上满满是行李,座位上放行李地方全是大个的行李箱。这时,行进不久的列车例行颠簸,一个24或26寸的行李箱忽然从家人头上滑落,一个重物把头部和脖颈重重撞了一下,一瞬间家人还用手稍作阻挡,但巨大的疼痛晕眩让眼泪再也止不住。
旁边的乘客和我帮忙拿走了行李箱,可是第一时间的箱子主人却没有出现。家人强忍疼痛愤怒地问着箱子主人是谁?终于主人来了,稍显无措的略表歉意,并解释。面对这样的事,我们当然是要求能到医院检查,因为怕有轻微脑震荡(脑震荡不是小事,在当时是看不出来的,如果不检查,不知何时就会出现持续头晕的症状)。
我们两家下站的地点不同,我们要求到我们下的站检查,但是他们(两位年轻人找来了中年家长)不同意,坚持要到他们下站的地方检查。面对这一要求,我不同意,一个陌生地方,人生地不熟,我们被耽误的时间就不是时间?这时,高铁乘务员已经广播是医生和乘客帮忙观察被撞情况,并拿来了冰块做冰镇。在这里,我想再次对各位帮忙的人说声感谢。
面对不同意见,双方都僵持不下,乘务长没有做表态,帮忙开据事件证明,车也快到站了,最后,对方提出了拿800元私了,我们接受了。
看到这里,或许会觉得我们赚了,可是在我是宁愿到医院检查的,如果没大碍,各回各家,我们又不是蛮不讲理的人。所以,一瞬间我是拒绝的。这钱拿在手上,我的心很沉重。好像自己成了那些不要脸碰瓷的人,不要脸要小便宜的人,不要脸讹人的人。本就理不亏的我们好像成了不在理的蛮狠一方,心情激荡,不断质问自己,受害人也不好当。
这件事就结束,这份不好的心情在那年春节却绵延不绝,现在想起也心中仍惴惴。
如今,上高铁,放行李时会小心放好,也会查看别人的行李和自己头顶。看到别人把24寸甚至更多大的行李箱放上也会在心里小心念叨。不过,现在高铁上,乘务员都会不断提醒并且检查,也是防范于未然。
从这件事和生活看到碰到的,我一直有一个感觉——很多人都很理所应当。比如高铁情侣或一家人买的票不在一起,先理所应当坐下,等座位主人来了便说下一句:你好,能换个坐吗?我也经常遇到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同意的,可是我心里却不舒服,同时默念成人之好。
要求者理所应当,被要求者只能好人,仿佛所有也习惯做好人,得过且过,说“不”的权利被限制了。像前段时间的新闻,一位女子好心将高铁座位让与他人(带着没买票的小孩)坐一会,那个人却认为被让后这个位子就是她的,女子希望要回,她却理直气壮地拒绝。理所应当不在少数。
这不是一篇声讨的檄文,是内心不安的反思。在拒绝和说“不”后,为什么是我在不安?希望人与人能好一点,至少在公共场所能多点顾及,也希望节假日大家全程开心,不被人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