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影视热点 | 影片《瞬息全宇宙》的艺术特征

2023-10-01 19:25 作者:研必果艺术考研  | 我要投稿

《瞬息全宇宙》是由A24公司制作,丹·关、丹尼尔·施因内特执导,杨紫琼、杰米·李·柯蒂斯、关继威等主演,讲述了一名被生活折腾得筋疲力尽的东亚中年母亲通过多元宇宙战斗阻止了世界的毁灭并拯救女儿的故事。借助东亚家庭中所呈现的代际冲突、价值观的对立等来推动剧情发展,更重要呈现了整个世界中不同观念和价值的缩影,其中《瞬息全宇宙》中的艺术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风格:后现代主义特征

关于什么是“后现代主义”,西方学者对其界定至今争论不休,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就像现代主义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具有明显不同特征一样,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也具有显著不同的风格特点。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哈桑概括出了后现代主义的11个表征:不确定性、分裂性、解经典化、无自我性和无深度性、不可呈现性与不可再现性、反讽、杂交、狂欢性、表演性与参与性、构成主义、内在性。在伊格尔顿看来,后现代主义的典型文化风格就是游戏的、 戏谑的、 混杂的、兼收并蓄的和反讽的。而电影的后现代特征是“从整体上可以描述为深度模式的削平、作品含义的不确定性、精神分裂性、无可奈何的失落感等等。在具体表现中,主要有消解崇高性、表述结构的零散化、故事的决定论色彩、表述方式的游戏化、对欲望的宽容五个方面。”

正如上文所阐述的,后现代电影的典型情节特征就是把各种经典、幽默、讽刺、无厘头的画面拼贴在一起,从而达到一种新的寓意和表现手法。在电影《瞬息全宇宙》中,导演用“平行宇宙”的故事架构,堆砌天马行空的想象,而戏仿和拼贴的多处使用使得情节合情合理又生动有趣,比如影片在韦蒙抵门时,被破门伸出的手断头,这一场景不禁让人联想到库布里克经典恐怖片《闪灵》中的片段。伊芙琳通过宇宙跳跃化身为功夫巨星,在奢华的宴会上与韦蒙在楼梯处对望,观影时不自觉回忆起《泰坦尼克号》老年露丝臆想中与杰克再次相见的场景,恰到好处地诠释了伊芙琳与韦蒙当时的心境。

韦蒙与伊芙琳在小巷对话,光影迷离间充斥着浓郁的王家卫《花样年华》的文艺风。当伊芙琳通过宇宙跳跃回到一万年前时,山谷间出没着若干猿人,该片段致敬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此外,影片中的多处打斗动作场面折射了《功夫》《一代宗师》以及成龙动作电影中武打招式的影子,彰显着独具东方特色的武侠动作美感。在伊芙琳快速穿梭于多元宇宙的快剪中,将毫无联系的元素拼贴在一起制造出一种超现实且富有形式感的狂欢式影像,这正符合后现代主义风格特点,同时也迎合了当下观众消费碎片化信息的阅听习惯。


二、叙事:片段叙事与闪回技巧

元宇宙概念最初的具象感知都来自科幻电影。其本质上是对现实世界的虚拟化、数字化过程,需要对内容生产、经济系统、用户体验以及实体世界内容等进行大量改造。《顺息全宇宙》凭借其天马行空的故事设定与狂欢化的视听呈现,一经上映便引来众多注视,最为瞩目的莫过于“多元宇宙”设定。

影片《瞬息全宇宙》采用了非线性的片段叙事结构。这种片段式叙事结构属于现代电影的一种叙事方式。它打破了传统电影按时间顺序构建情节的常规模式,采用“非时间顺序”(如时间回溯、时间重复、时间跳跃等)来架构电影情节,给电影文本带来更广阔的视角、更丰富的内容和更客观的表达。这样的非线性叙事结构打破了单一时间向度,消解了电影时间和故事情节的原有边界,并穿插闪回、倒叙、插叙等方式,构建新的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情节、事件和行动的事实逻辑(因果关系)被(人物的或导演的)主观心理逻辑取代,经典的事实结构就演变成为现代的心理结构。心理叙事线索的介入使现代电影更加注重非理性的本能和直觉,逻辑性和戏剧性被淡化,偶发性得到增强。而线性结构相对单一的内涵也往往发展成非线性结构的复合多主题交响。影片中运用闪回叙事手法使影片的故事线索更加丰富,人物性格更加立体完整。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这一手法的运用逐渐转向展现人物内心世界,重点不再追寻过往,而体现人物对当前事件的主观感受,形成电影剧作的心理结构。这种方法在叙述上打破时空顺序,现在时空和过去时空可以自由转换,但目的在于突显现实空间中的行动与行为。电影《瞬息全宇宙》共包含四次闪回,主要对剧情进行补充,使故事内部逻辑保持一致。第一次闪回发生在电梯中,当韦蒙为女主角戴上电子设备后,导演通过女主刚出生时的第一视角将她带入了往事。从伊芙琳诞生到童年的初恋,从与韦蒙相恋到因父母反对而离家出走,从二人合开洗衣店到与父亲重修旧好,从乔伊诞生、成长到母女矛盾升级等场景,均以闪回的形式展现给观众。这些插入的画面对整部影片的叙事起到了补充和解释作用,构成情节发展链条中的关键部分,阐明事情的来龙去脉。伊芙琳不希望女儿的同性恋身份被揭露的原因、洗衣店被追查税收却不愿告知父亲的原因等,在这一闪回画面中得到了解答。第三次闪回出现在伊芙琳面对父亲时,回想起了童年时摔倒、幻想长大后成为歌手的情景,这里体现了父亲对女儿的关爱,与此刻父亲认为女儿所做的事无意义、不认同女儿的生活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此时在阿尔法宇宙中的伊芙琳为拯救女儿,与阿尔法世界的居民进行对抗,也是伊芙琳与父权社会抗争的隐喻。

影片在展现亲情时,既有父女、母女之情,同时也贯穿了夫妻间的感情变化。最初一份离婚协议使夫妻矛盾具象地出现在观众眼前,妻子的强势与丈夫的懦弱形成了对比。后来在激战场面中,镜头闪回到夫妻共同经营洗衣店的时光,直至结尾伊芙琳和韦蒙拥抱和解,闪回的运用使得影片中的角色更加丰满生动,故事也更加完整。



三、剪辑:艺术形式的呈现

数字技术时代,剪辑并不限于传统意义上镜头之间的组接,它从多维度打造了一场更加富有想象力和冲击力的视听盛宴,数字前辑亦更加趋向技术化与视觉创新,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碎片化的艺术形态。《瞬息全宇宙》几乎是很多主流和非主流电影剪辑技法的集大成者,影片除了运用好莱坞式的隐性剪辑之外,还使用了大量的跳切,甚至加入了 video 艺术观念。通过运用多种剪辑技法将不同人物、场景、时空按照叙事节奏混剪在一起,形成别具一格的视听风格,满足多元化、个性化的观影需求。比如,在伊英琳悔恨自己当初人生选择的片段,导演用极其快速而简练的镜头语言将伊关琳拒绝韦装德后不同的理想人生历程表现出来。导演和剪辑师通过自己对影片的思考和表达,用自由且意的剪辑技法大胆地糅合多种风格,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多元宇宙,令人眼花缭乱又自成一体。

四、主题:解构与重构的爱元素主题功夫、多元宇宙、科幻元素相融和的影片《瞬息全字宙》,把爱作为一种禁锢,消解了传统观念赋予的神圣,打破与颠覆这一古老话题的诠释。在后现代主义电影中,传统的权威代表已经被消解,而作为个体意识的觉醒伴随打破和重构。在《瞬息全宇宙》当中作为权威的代表是公公的角色,但从根本上来说,当下时空伊芙琳是打破了公公的权威统治,成为一个洗衣店的老板娘艰苦的生活,甚至是所有平行时空中生活最糟糕的伊芙琳。反映出了小人物的出走和成长,最终在多远平行宇宙寻找救赎,突破传统世俗观念的价值意义。而这个价值意义,围绕着“爱”为主题展开叙事。在电影《瞬息全宇宙》的审美想象之中,“和而不同”拓展为“和谐共处”“兼收并蓄”“求同存异”三种形式,分别为影片叙事中华人女性“他者”困境、影像风格中多元宇宙的“他者”想象、东方哲思中的“他者”自洽提供了独具东方智慧的解法。《瞬息全宇宙》以多元宇宙的百态生活展现为表,以鼓励接纳多元文化为里,在借鉴与创新中滋养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全新影像奇观和宇宙脑洞视角,体现了导演所坚持的“交而遂通”的创作态度。



参考资料:陈吕 、欧阳子卓——《瞬息全字宙》后现代主义元素论析张帆、刘慧敏一一论 《瞬息全宇宙》 的当代剪辑艺术观念


影视热点 | 影片《瞬息全宇宙》的艺术特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