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虚假的繁荣昙花一现,真实的残酷不可避免

2023-03-03 23:33 作者:袁大岛  | 我要投稿


我不知道有多少读者朋友和我一样,在外出就餐时会有意无意的通过一些点评类平台去寻找合适的美食,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碰到夸大其词的评论,这其中我认为“雷”最多的一个说法,便是在形容这家店有多么诱人的时候,用到了类似“惊艳XX”的说法来吸引他人的眼球。


在我认可了“越缺什么往往越会强调什么”这个道理对这种说法的完美诠释之后,我对这样的宣传方式便表现出一种好奇,这种看似突出优点,而在人们了解过后发现其突出的其实是缺点甚至缺陷的说法背后,未必仅仅是一种钻心入骨的自卑心在作祟:


他们不是没把握做得更好,


他们是不相信自己能做好。



不相信自己能做好,和没把握做好有一个明显的区别,


后者,是对做好缺乏自信心,是可以做好,但是因为条件把握的问题导致了消极的判断。


而前者,这是一种彻头彻尾的自我否定。


如果我们把这个概念继续引入到当下某些网红店的情况来看,会发现一些很有趣的现象。


比如某些网红店在噱头的宣传上格外卖力,他们不仅会把自己的产品说成是某种引领风潮的高调存在,更会刻意强调一个概念:


“你不来试试,一定会后悔的。”


然后呢?人们来了,试了,结果就是后悔了。


后悔的理由很多种,比如价格虚高,比如出品的东西和宣传的效果落差太大,又比如刻意玩弄辞藻,把原本很常见的东西换了个平时听不到的说法来唬人。


总之一句话,


他们说,你不试试就会后悔,然后你试了之后非常后悔,这样强烈的落差感会造成适得其反的宣传效果:


他们是彻头彻尾的骗子,但是他们的骗术太糙,他们把人们当成是傻子,觉得能骗一个就是一个,但事实上,往往人们口口相传的东西,才是真正的宣传。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前期铺垫时,宣传和实际情况完全相符,但越往后做的越不行,现在有个说法来形容这种行为,叫“养肥了收割”,就是先在极短时间内迅速让一批人尝到了甜头,利用他们的宣传加上自己的夸张手段,让更多的人认可自己的东西,


再往后就是逐步做一些让自己得利,让人们失望的行为,逐步收割,层层收割,时不时给点小恩小惠吊着人们的胃口,实际上则是越来越缩紧,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


这样的做法,虽然不会让人们立刻意识到“我们中计了”,而是会觉得这是商家的常规宣传手段,合情合理,可以支持可以理解,但越往后,或者说后来参与进来的人们会发现,商家其实根本没有诚意来经营,只是不断的收割到最后越来越狠,


我曾经就亲身经历过类似的事情,主打牛肉面的店家开业时宣传的很好,一碗面里好几块厚实的牛肉,价格二十出头,半年后我听朋友说他们再去的时候,一碗牛肉面几个碎肉渣子,竟然买到了将近四十块钱的价格。


半年前后,一场巨变,若是想找理由,恐怕人们可以从这其中找到许多的说辞,比如成本释放,比如经营策略等等,每一种说辞也许都是对的。


但是,都阻止不了这家店最终关门的命运。


是的,只要他们愿意,他们可以给这家店每一次的变化都找到一个恰如其分的理由,让人们不得不报以信服的态度去相信他们也许说的是真话。


可这一切的结局,看似命中注定一般,但在外人看来其实没那么多P话:


涨价了,涨的太夸张,所以不去了。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很高调,很专业的说辞去解释那些必然的结局,殊不知人们对于这些问题的态度其实非常简单,


好的就是好的,好的我们就要支持,


坏的就是坏的,伪装的越好,越证明坏的很严重。



那些昙花一现的虚假,惊艳的不是人们对于虚假的认知,


而是让人们用“惊艳”的方式,看到了那些试图欺骗大众的人,


究竟有多么的恬不知耻:


欺骗是一种代价,


一种无论骗术多么高明,最终都必定自食恶果的代价。




虚假的繁荣昙花一现,真实的残酷不可避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