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伊点军械」未来之履:年轻人的第一辆现代主战坦克「VT-4 VT-5」

2023-05-19 23:15 作者:Ian-ren  | 我要投稿

关于下一代坦克,年初漏了一组ppt,提到了“全域自适应机动技术”、“高速行进间精确打击技术”、“多层次全方位高效防护技术”、“多平台自组织智能协同技术”。

在机动方面,早已立项研发的150系列继任者,110HPD系列发动机技术水平上与德国MB893类似,在缸径从150mm减少到110mm的情况下,单缸功率不变。升功率大大提高,从30kw/升提升到80kw/升的水平。也就是说主战坦克的“翘臀”将要成为历史。而“自适应”则大概率是液气悬挂与地形雷达(激光、毫米波)结合,可以理解为军用版比亚迪“云辇P”。

防护方面,多层次的“多”意味着由主动干扰、主动拦截、爆反与复合装甲组成新防护体系。其中主动干扰可能是已装备的激光致盲系统的升级,而主动拦截也可能具有多种形式。我个人对于诸如激光拦截、小口径近防炮等技术路线非常不看好。激光干扰可以通过窄脉宽提高峰值功率,但是拦截时必须提高平均功率,此时对供电与散热的需求就会剧增。而小口径近防炮的反应速度在环境相对简单的海上对于超音速目标都力不从心,更何况拦截窗口更短的坦克上。至于目前已有的几类拦截系统方案,个人比较看好俄的“竞技场”与“阿富汗石”。竞技场的垂发一方面易于布置,一方面能够高效利用拦截弹拦截各方向的来袭弹丸,但是反应时间较长,难以拦截高速目标。而阿富汗石固定发射方向,反应速度极快,甚至有拦截动能弹药的潜力。而类似“战利品”系统的转塔发射器则既不占反应速度的优势,待发拦截弹也不足,还会在炮塔顶形成一个额外的“违章建筑”。在坦克本身的复合装甲方面,足够厚重的装甲仍可能是刚需,新研发的穿甲弹穿杆长度远远长于现役弹药,加之钨纤维自锐钨合金技术的使用,真正实现超过1000mm等效穿深完全是现实的。即使能够用aps与主动电磁爆反削弱,也不可能用30吨水平坦克的车体去硬抗。

火炮上,电磁炮装上坦克暂时还是一个幻想,但是电热化学炮在维持峰值膛压不变的情况下提升10%-20%平均膛压与炮口动能并不是遥不可及。虽然如此,用105炮也完全不可能与125炮相抗衡。105L58要想打出125L48的炮口动能,需要提升50%的平均膛压。要想用105炮把800+mm穿杆的强力穿甲弹打出1800m/s以上的初速,是目前技术条件下几乎不可能实现的。

「伊点军械」未来之履:年轻人的第一辆现代主战坦克「VT-4 VT-5」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