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医生马凤:你知道抑郁患者最需要的是什么吗?

个人简介:
太原科大门诊主任,原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科主任,曾进修于中国医科大学心理科主任,从事精神科临床诊疗工作近30年,具有扎实的精神科理论功底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精神科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能精准诊断和治疗。多年来潜心研究,博采众芳,积淀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擅长运用传统中医诊疗技术与现代医学、心理学相结合治疗失眠症、抑郁症、焦虑症、惊恐障碍、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疑难精神疾病,疗效显著。获省级课题一项、市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一项,在国内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迄今为止,通过科学检查规范治疗已使众多患者恢复精神健康并顺利回归正常生活。
擅长领域:
擅长各类精神心理疾病如失眠症、抑郁症、焦虑症、惊恐障碍、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治疗,对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病因不明、长期服药、复杂疑难性患者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和治疗方法。
行医格言:
充分利用现代医学技术,竭尽所能让所有人健康。
“我一直认为,爱是宇宙中最强大的能量,能够治愈一切的伤痛。身处抑郁的我们,非常渴望能够得到心灵层面的治愈,可不管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还是辅助治疗,缓解的只有躯体症状,可心灵从未痊愈过。”
这是一位抑郁孩子的心声。
作为抑郁患者的家属,看完这个孩子的心声后,你是否在想该如何对待自己患病的亲人?
首先,作为家属别再责备、埋怨他们了,当他们累得只剩下最后一口气,只希望能够得到你们的安慰、陪伴和爱。
如何安慰、陪伴和爱他们,希望以下这些可以帮到你↓↓↓

1.多了解抑郁常识
首先,多了解一些抑郁症的常识,对早期发现疾病有一定的帮助。
抑郁症主要表现为心情不好,对任何事物缺乏兴趣,思维缓慢,反应迟钝,话少,精力疲惫,不爱活动,失眠,食欲下降,体重减轻。严重的有自责自罪感,甚至出现自杀行为。
如果有亲人出现上述情况,建议及早送至医院诊治,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如果病人拒绝就医,家属要耐心做好劝说和动员工作。

2.倾听、陪伴的5大要诀
1.辨识患者是真的患了抑郁症,而不是偷懒或不想尽该尽的义务,例如:不做家事或不想上班等,此外,不要对当事人说:“那是你自己想出来的病。”
2.给患者正向的协助,比如分摊部分当事人本该做的事,但也不要过于帮助。
3.针对青少年患者,可向其同伴或者同学求助,共同陪伴患者。
4.留下时间倾听患者心声,让患者有机会讲出心里话。
5.倾听时,视时机给予“当头棒喝”,比如:不要说“你没事的”或“你要想开”之类的话,而是说“有人比你还糟。”或“这是个阶段,很快会过去。”

3.正确帮助亲人应对抑郁
第一,尽你所能去了解患者的具体疾病和状况,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患者,做到思想上重视,生活上关心,护理上细心。
要尊重患者的人格,对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应给予帮助和解决。对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也要耐心劝解,接触患者时应注意语气措辞和方式,更不要在他人面前议论患者。
第二,定期带患者去医院复诊及检查,如实反映患者在家里的情况,比如是否还存在精神症状、情绪是否稳定、睡眠是否充足等,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第三,要妥善保管患者的药物,给药前要仔细核对药物名称、剂量和用法,并按医嘱督促吃药。
如果遇到亲人不愿吃药的情况,可以耐心做好思想工作,不擅自减药停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康复。
最后,作为患者亲人,要尽可能地关心、爱护他们,努力尽到应尽的监护权利,为患者提供便利,陪同他们共同攻克难关,战胜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