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失利十周年纪念 如今枪手是否已摆脱心魔

今天给大家带来一篇原创译文,原文及图片均来自The Athletic网站及网络,不得商用。欢迎各位看官转发、收藏、点赞三连!
作者:Daniel Taylor, Amy Lawrence, David Ornstein and Andy Mitten, The Athletic, 2021.8.28
译者:小炒肉

一、小威胁的回忆
杰克·威尔希尔乔迁新居,拿到钥匙还不到一周。他邀请朋友来暖房,悠闲地打开电视,屏幕上正在播放阿森纳与曼联的那场经典之战。曾几何时,曼联与阿森纳的争霸绝对是英国足球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篇章之一。
很快,愉悦变成了折磨。

全场第一个进球出现在第22分钟,上半场结束前,弗格森爵士的球队又进两球。在那之后,客队束手就擒,主队连进5球。这是阿森纳自1927年以来最惨痛的一场失利,也是温格执教生涯的最低点。在曼联打入第5球之后,威尔希尔拿起遥控器关掉了电视。他看够了。
据小威胁透露,这场比赛的录像把他看恶心了,不断地失球促使他关上了电视,连比分都没记住。然而过了一会儿,他又打开了电视,静静地看完了最后10分钟。
曼联8,阿森纳2。

鲁尼帽子戏法,阿什利·杨进了两球,维尔贝克、纳尼和朴智星也都有进球入账。第二天的《泰晤士报》上出现了这样的形容:阿森纳踢出了业余联赛的水平,拿到了业余联赛的比分。
上周末,这场比赛迎来了十周年纪念日。温格的自传有10多万字、340页,其中连一句都未提及。教授的痛苦我们多少也能体会,但避而不谈也无法将这场比赛从历史中抹去。
这是阿森纳自1896年0-8负于拉夫堡以来唯一一次在联赛中狂丢8球。这也是温格第一次在电视采访中被问及,如果阿森纳的战绩无法好转,他是否会辞职。
前曼联中场安德森透露:“我们的球员那天全场零失误。进了5个球之后,我开始耍花活,教练就把我换下去了。”

转瞬之间十年已过,那场失利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历史记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今天阿森纳的发展。
正是这场失利,促使枪手在仅剩三天就要关闭的转会窗口前匆忙签下五名新球员。其中之一就是29岁的阿尔特塔,他决心与阿森纳签约,不惜从埃弗顿降薪也要参加欧冠联赛。
阿尔特塔与阿森纳的联系从此开始。如今塔子哥已成为枪手主帅,这一切都可以追溯到那次曼彻斯特客场之旅。用一位阿森纳俱乐部资深的工作人员的话说,那场惨痛的失利只要划过脑海,仍会令他打几个冷战。

二、十年前的比赛
曾经有一段时间,弗格森和温格在赛后总是草草握手了事,没有眼神接触,只是双手飞快地碰一下,堪称“敌对礼仪”的经典展示。
然而,当阿森纳于2011年8月28日抵达老特拉福德时,情况发生了变化。
担任曼城主帅的曼奇尼带来了新的威胁,率领切尔西数次夺冠的穆里尼奥也雄踞一方。随着时间的推移,弗格森已不再把温格视为他的主要对手,他们之间的竞争已逐渐让位于更为亲切、尊重和友好的关系。

前曼联后卫法比奥表示:“当时弗格森爵士和温格的关系非常好。比赛结束时,他没有像往常那样庆祝。那场比赛中他真的很同情他的朋友。”
在此之前,老爵爷面对阿森纳时绝不是这样的表现。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弗格森在赛后采访中如此克制,没有欢呼,没有真正的庆祝,甚至几乎没有笑容。
法比奥透露:“这件事令我记忆犹新,爵爷为温格感到难过。他们斗了这么多年,为各自的俱乐部做出了那么伟大的贡献。我最清晰的记忆是弗格森爵士对一个已经成为好朋友的伟大对手的同情。”

当然,这也是对阿森纳衰落的另一种反映。阿森纳的队刊《枪手》(the Gooner)在后一期的评论中指出,弗格森很少善待那些被他视为威胁的教练。
队刊作者凯文·惠切尔写道:“这场比赛的观感仿佛一场车祸。偏激一点来说,我们也许需要这种比分才能惊醒梦中人。羞辱都不如足以作为形容词。”

在比赛开始之前,威尔希尔就有很不祥的预感。“我以为我们赢不了这场球。那天我们远征客场的阵容不是很齐整,詹金森还要在老特拉福德完成英超处子秀,当时曼联的阵容非常强大。”
小威胁的记忆出现了些许的偏差。詹金森的英超处子秀是在上个周末阿森纳主场0-2负于利物浦的比赛。当年他19岁,夏窗以100万英镑的身价从查尔顿转会入队,上个赛季有一部分时间租借到了伊斯特本(英非联球队,英丙联赛的前身)。
威尔希尔的担忧并非全无道理。阿森纳曾经拥有一条铁血防线,迪克逊、亚当斯、博尔德、温特伯恩令对手闻风丧胆;而本场首发的后防线由詹金森、朱鲁、科斯切尔尼和阿尔芒·特劳雷组成,换谁谁能不担心呢。

鲁尼透露:“我们心里清楚,如果我们早早进球,他们就会认输。用速度和体格进行冲击,就能吓退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里对方球员都没有真正去拼。当时,阿森纳正在往曼城卖球员,罗宾(一年后)来到了曼联,这种事情以前想都别想。我认为那是温格离开俱乐部的开端。”
鲁尼可能忘记了,在8-2的比分导致另一篇名为《阿尔塞纳必须离开——我们受够了》的评论之后,温格又坚持了7个赛季。在此期间,阿森纳又3夺足总杯冠军,温格生涯的足总杯夺冠次数来到了7次;除了最后两个赛季,阿森纳年年都能进欧冠。

然而,很多阿森纳球迷能够听懂曼联队史最佳射手鲁尼的意思:温格与俱乐部一点点的抽离,就是阿森纳慢慢下滑的表象。
法比奥前不久与孪生兄弟拉斐尔一起出版了联合自传《阳光的孩子》。在自传中,两位巴西球员也写到了对阵阿森纳时的感受。在温格执教生涯的巅峰期,维埃拉、佩蒂特和博格坎普等人组成了一支勇于竞争、团结一致又强大到令人畏惧的阿森纳;但巴西兄弟面对的阿森纳却仿佛换了一种气质。
拉斐尔写道:“我不知道他们出了什么问题。当然我们肯定不是每场都能赢阿森纳,可一旦我们赢球的时候——也许我不应该说得这么直白——感觉很轻松。这很奇怪。曼联的队内赛和训练都非常非常激烈,但是对阵阿森纳的比赛通常很轻松,我们可以放松心情,享受比赛。”

曾几何时,温格的球队每年都是冠军的强力挑战者,还拿过双冠王,那时没有任何曼联人会有这样的体会。范佩西于2012年夏天离开阿森纳来到老特拉福德,他到来时曼联的球员们都在翘首以待。
“欢迎来到真正的球队,”一人说道。
“你个混蛋!”范佩西笑答。
“别忘了,8-2那场比赛你可是阿森纳的场上队长。现在你是赢家的一员,是优秀的球员,是曼联球员。”

三、阿森纳的应对
威尔希尔说:“第二天我回到俱乐部,那时俱乐部里还都是真正关心阿森纳的人们。我和安保、场地护理员和理疗师都聊了聊——他们都是阿森纳人,情绪低落得不加掩饰。大家都认为我们确实需要更多球员,才能把这场失利抛诸脑后,重新起航。”
不到48小时,阿森纳就从摩纳哥签下了朴周永。关窗的倒数第二天,贝纳永、默特萨克和桑托斯前后脚入队。最后在经历了一天断断续续的紧张谈判后,阿尔特塔在关窗前的几分钟完成了转会。
前阿森纳队医主管科林·勒温透露道:“那天太疯狂了。我和加里·欧德里斯科尔(阿森纳队医)从没在一天之内做四次体检。更衣室里的每个人都在琢磨,‘有些新援还算不错,可另一些属实有点恐慌’。不过,至少我们有人可用了。看看我们在老特拉福德的板凳席,一群孩子。”

勒温也在那天的板凳席上,他还清楚地记得回到伦敦的旅行。“那趟旅行的气氛很不正常。每个人都在想,“转会截止日期还有三天,拜托买点人吧”。”
确实要买人了。那个夏天,法布雷加斯去了巴塞罗那,纳斯里被卖到了曼城,而阿森纳对出价600万英镑购买加里·卡希尔却无功而返,因为博尔顿主席菲尔·加特赛德认为这份报价属实“可笑”。次年1月,卡希尔以700万英镑的价格转会切尔西,随队赢得数座奖杯,还成为英格兰国家队的常客。
威尔希尔说:“比赛结束后,俱乐部压力倍增。很多媒体都在说我们需要引进更多球员。阿尔塞纳一直清楚自己在转会市场上坚持的方向,他不会受到任何人的影响。所以在转会窗口关闭前进行恐慌性采购令人感到很奇怪,完全不是阿森纳的风格,但也可能是那场比赛的影响太大。结果就是,有些签约还算不错,另一些就不尽如人意了。”

把时钟再往回拨十年,温格还曾带队在老特拉福德吞下1-6失败的结果。在2008年联赛杯半决赛对阵热刺的比赛中,温格体会过1-5输掉北伦敦德比的苦涩。然而8-2的震撼并非其他赛果可比,赛后天空体育记者杰夫·史里夫斯问起温格是否有未来的规划。
在2015年出版的温格传记中,作者约翰·克罗斯写道:“听到这个问题,温格的表情十分震惊——过了好一阵子他才原谅了史里夫斯。如此大比分的失利难免会让人们质疑主帅的未来,然而温格的神情在震惊之外还夹杂着蔑视和怀疑,好像问他是否会辞职是极不礼貌之语。”

温格指出,阿森纳在周中刚踢了一场欧冠附加赛,击败了乌迪内斯,而曼联却以逸待劳。他还谈到了诸多关键球员的缺席,多年以来这都是战绩不理想的推辞。但这样的借口可靠吗?
勒温说:“我们确实减员严重。法布雷加斯和纳斯里已经离队,没有可靠的替代者。第一轮对阵纽卡斯尔,热尔维尼奥被红牌罚下;宋也被红牌罚下,因为他踩踏了“最无辜”的乔伊·巴顿。大家都有些沮丧。还有好几个伤员,包括迪亚比、威尔希尔和吉布斯,萨尼亚也病了,科斯切尔尼才刚刚从伤病中恢复。当时的情况很不乐观,我们知道后防线将会非常脆弱,而面对的又是状态出色的曼联。

“虽说如此,但是曼联也阵容不整。费迪南德身体状况不佳,维迪奇同样缺席。小豌豆、吉格斯和贝尔巴托夫都在替补席上。我记得他们至少有8名主力缺阵。所以,也许在某些方面我们也是幸运的。比赛之后,有媒体把那天晚上的阿森纳称为‘受伤的阿森纳’,当时我就想,我们缺了4个主力,他们缺了8个主力,怎么一场球下来,我们就成了受伤的阿森纳?”
值得一提的是,曼联此役派出的三名后卫——斯莫林,埃文斯和琼斯——分别是21岁,23岁和19岁。是役,阿森纳的首发阵容中有6名年龄在22岁以下的球员,但全队平均年龄还是要比曼联大5个月。

四、亲历者说
曼联阵容的经验不足不仅出现在防线上,中场也可称空虚。那个夏天,斯科尔斯退役,弗莱彻因伤长期缺阵,十几岁的博格巴完全没有适应英超的节奏,卡里克也缺席了这场比赛。
曼联的中场组合是安德森和克莱维利。乐天派的巴西中场在赛前一如既往地兴高采烈,他对弗格森说:“不要担心,我每次踢阿森纳都能赢。”
他很爱讲这个故事:“爵爷总是派我出战阿森纳,因为我在面对他们的时候总能表现出色。对阿森纳的比赛我一共踢了12场(实际上是13场)。朴智星也经常和踢和阿森纳的比赛,他也总能进球。三传两倒,三箭齐发,交叉跑位,直奔球门。进球,就是这么简单。”

受困于脚踝伤势,威尔希尔最终缺席了整个赛季。这位前英格兰国脚说:“那天我发了一条推文,结果惹了麻烦,只好删掉。推文的内容是支持阿森纳球迷,因为当终场哨声响起时,仍然可以听到阿森纳球迷们的歌声。”
曼联的球迷们更是欢呼雀跃。大卫·德赫亚——加里·内维尔形容这名从西班牙转会而来的门将“看着像个小baby”——在球队1-0领先时,神勇地向右侧扑,扑出了范佩西的点球,为比赛定下了基调。
“那场比赛是大卫的转折点,”鲁尼说道。“作为范德萨的接班人,德赫亚入队时我看着他,心里不禁嘀咕:‘他不可能当曼联的门将’。他太瘦了,身板很小,在训练中表现挣扎。当时我觉得他实力不够,不能为曼联效力。但爵爷一直对他很有信心。”

那场比赛中,鲁尼为曼联打进了第150球。赛后,鲁尼在场边接受了老队友加里·内维尔的采访,两人一致认为这是他们见过的“最糟糕的阿森纳之一”。
加里·内维尔说:“他们队没有性格,很多球员都很类似——阿尔沙文、罗西基、拉姆塞、沃尔科特——都没什么个性,不适应这种级别的比赛。维埃拉离队之后,阿森纳在精神上崩溃了。”

第二天,温格就写信给俱乐部的季票持有者道歉。在比赛的最后阶段,詹金森两黄变一红被罚出场,他在阿森纳的职业生涯也一直没有完全恢复。第二年,朱鲁被球队卖掉。吹响终场哨音时,8-2的比分很是刺眼,然而借用Arseblog网站的描述,阿尔芒·特拉奥雷“无忧无虑、嚼着口香糖、微笑着结束了比赛”。这是他为阿森纳的最后一次出场。特劳雷在老特拉福德表现得心不在焉,很可能是因为他已经预约了第二天在QPR更衣室的入队体检。
勒温说:“我们很少看到阿尔塞纳输得这么惨,大家都很同情他。但是我们能做什么?我们不会在比赛还剩10分钟、2-6落后的时候,还在场边大喊大叫,试图改变阵型。感觉有点像车祸,所有人都蒙了。我还记得,就在补时期间阿什利·杨冲入禁区、拔脚射门之前,替补席上有个声音在说:‘别,别进8个’。这也是当时我们所有人的心声。

“这个比分一种耻辱。我们的阵容很年轻,所以踢起来很困难。当时有个中场球员,跟球队工作人员都还不太熟,叫柯克兰。作为客队球员,谁想选择老特拉福德为首次亮相英超的舞台呢?大家都为他感到难过。詹金森也只踢过一场英超,特劳雷也在离队边缘。
“我记得阿森纳曾经客场输过曼联1-6。当时正值阿什利·科尔职业生涯的初期,他一共才踢过几场比赛。阿尔塞纳在半场时将其换下,他说想救救这孩子。这一举动也成就了阿什利·科尔,最终成长为了世界最佳边卫之一。而我们的年轻球员净吞八弹,却别无选择,只能继续在场上坚持着,独立地面对这一切。”

这场比赛还是张伯伦的枪手处子秀。替补席上坐着一众青训精英,包括苏努、米克尔和奥扎扎普,最终是张伯伦脱颖而出,可梦剧场终成梦魇。
那个赛季正值阿森纳成立125周年,为了纪念这一时刻,俱乐部队徽上增添了“前进”一词。枪手队刊把队徽改了一个版本,把词换成了“倒退”。而《周六来临》杂志也拿阿森纳开涮:封面上印着沃尔科特、拉姆塞和罗西基,而小老虎的头上的气泡中写道:咱们都搬到曼彻斯特去吧。

在接下来的周末1-0战胜斯旺西的比赛中,阿尔特塔与默特萨克和贝纳永一起完成了枪手处子秀,当时没人能预知这位西班牙人最终会成为阿森纳的主教练。“恐慌性签约”的这5名球员的年龄在26到31岁之间,青年军计划到此结束,或者说阿森纳的发展方向已经永远改变。记者兼阿森纳球迷尤斯福在他写的《阿尔塞纳·温格——50个决定性里程碑》一书中对此做出了简明扼要的总结:
这场比赛可以说终结了温格迄今为止对培养年轻人那不可动摇的信念。他再也不会派出如此年轻的阵容,也不会再经历如此耻辱的比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