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军医生:家长们,青春期孩子厌学叛逆,当心是抑郁症在作怪!

高海军
30年临床诊疗经验
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曾任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6医院(济南空军医院)。先后在国内多家医院从事临床诊疗工作近30年,在临床心理学领域形成了深厚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熟知精神心理科的各种常见病及多发病的防治与康复,长期致力于综合应用药物诊疗、物理诊疗、心理疏导贯穿到诊疗全过程,不断发展和完善各类诊疗技巧,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及对药物过分依赖等问题,深受广大患者的信赖和好评。
擅长领域
擅长各类精神疾病及心理困惑的诊断与治疗技术。尤其是失眠、抑郁、精神分裂、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精神障碍等心理精神疾病,同时擅长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等儿童行为障碍的治疗。
行医格言:
尽心尽责,医术精益求精,最大限度解除患者的疾苦。
在青少年这个年龄段,许多父母会将把抑郁症贴上“叛逆”的标签,认为自己的孩子很正常,就是青春期叛逆。
甚至家长根本不将孩子的这些表现与心理健康挂上钩,更不谈及是否怀疑孩子处于抑郁状态,只认为是叛逆期到了。
往往,会引起家长重视的,是孩子表现出严重的消极情绪、自残行为、明显的嗜睡或者睡眠极差状态等。
如果心理健康亮起了红灯,这种严重的不健康状态更可能诱发各种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焦虑障碍等等,甚至是自杀。
为什么抑郁会被误解为叛逆?
有研究表明,18岁以下首发抑郁症75%是"双向抑郁",而且年龄越小,"双向抑郁"发生率就越高。
"双向抑郁"的绝大多数情况是抑郁,但情感依然呈现"高潮、低谷、高潮、低谷"的正弦波状态。
打架、不服管、对着干,这看似是青春期的一种"叛逆",但也有可能是"双向抑郁"中的"亢奋"的表现。
区分"叛逆"和"抑郁症"的关键是没有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如果对生活学习都有影响,就应该来医院做个检查。

青少年抑郁症症状表现?
青少年抑郁症该如何正确进行辨别,及时被父母老师发现呢?较常见的症状表现归纳起来主要有这5种:

身体不适
孩子一般很难精准的表达自己的不适,只会说身体上有何不舒服,比如孩子经常会说头痛头晕,胸口痛呼吸困难,嗓子里有东西难以下咽。
他的"病症"似乎是一种慢性病,又反复发作,去医院检查时,没发现有什么问题,吃了很多药却无济于事。

情绪低落
当目标和理想实现后,并无喜悦之情,取而代之的焦虑和迷茫。考上了好高中、好大学却愁眉苦脸,一脸心事。更有在高中或大学期间没有缘由的坚持不下去,执意休学。

适应不良
在学校发生一些矛盾或没有任何原因,就会感到压力很大,心烦意乱,不能安心学习,迫切要求父母为他想办法,转班或换学校。
但真的换到了一个新环境,患者的状态却没有丝毫好转,又生出其他理由和借口,继续要求父母为其改变环境。

潜意识和意识层面的暗示
潜意识层面的不良暗示,引发生理障碍问题。比如一踏入学校大门就觉得头晕恶心腹痛无力,当离开特定环境,又一切正常。
还有一种是意识层面的暗示,导致负面猜疑。认为考试成绩不好,别人会瞧不起自己;认为自己身材矮小,别人会嘲笑自己;认为自己父母离异,别人会笑话自己等等。

自残、自杀行为
重度抑郁症患者会用自残或自杀行为。即使对其使用抗抑郁症药物,患者仍有自残、自杀的倾向。
他们甚至会认为活在世界上,是给别人找麻烦,还是一死了之的好,即使他们不甘心死去,但迫于疾病因素,身不由己。
如果孩子有抑郁情绪表现,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精神心理科就诊检查治疗,以免病情发展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