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胜利飞燕年代记(4)——对怪兽战斗机

2022-08-05 12:14 作者:临渊_Aslinger  | 我要投稿


幽莎蕾的预言

    “当时的人们自不用说,即便是对于“作为事实切身经历过那些”的现在的人们——不,或者说对过去的记忆逐渐变得淡薄的现在,只有一个词可以充分描述当时地球上发生的事态。是的,正是'不可能'。”(摘自原GUTS队员/现TPC科学研究局副局长野瑞润(矢住润,Yazumi Jun)所著《泡沫地球》)

    2007年,一块后来由GUTS回收的落在日本山中的陨石揭开了一切的序幕。

    “从陨石中发现的3000万年前的全息影像记录装置放映出的‘自称是超古代文明人的女子’预言了以两只怪兽的出现和以此为契机开始的'地球规模的大异变',为了对抗这样的异变,复活‘迪迦的巨人’是必要的。这听上去是一个想让人掰着指头算其中充斥了多少‘不可能’的故事,但是,在这段全息影像得到解析之前,在蒙古平原认定的'怪兽一号'哥尔赞,和全息影像解析完成后立刻出现在了复活节岛的'怪兽二号'美尔巴印证了这一预言的真实性。对于当时的我们,甚至没有一点怀疑的时间。”(同样摘自《泡沫地球》)

    而以被称为“幽莎蕾的预言”的这一事件为序幕,地球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时代。以几十米的巨大身体肆虐的有害巨大生物“怪兽”不断地出现,以及对人类带有明显恶意的“敌对智慧生命体”的侵袭不断地袭来,整个地球都被笼罩在了一层阴霾之下。

    虽然从那之前就有异常的生物灾害以及类似外星人的干涉的痕迹。但从这一年开始,这些陆续被确认的事件无论在对象的大小、攻击性的明显程度以及受灾的严重程度上都是之前的异常现象无法比拟的,也远远超出了当时TPC和GUTS的预测。此外,世界刚刚实现了完全的去武装化,本就不是战斗组织的GUTS的装备更显得无能为力。实际上,在哥尔赞和美尔巴出现时,GUTS只能使用信号弹威胁这些怪兽,这也是他们当时拥有的最接近武器的装备。当然,这种威吓对怪兽而言毫无效果,GUTS反而在行动中损失了一架GW-01(不过涉事飞行员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除了当事人以外,其他人很难想象他们当时是怎样的惊讶和困惑。

    而把人们从这样绝望的情况中拯救出来的,则是在前文中提及过的“迪迦的巨人”。在日本东北部的远山中,由于次元相位不同而被隐藏起来的三具巨人石像的其中一具在两只怪兽面前“复活”了(注10)。而复活的巨人不知为何对两只怪兽采取了明显是以击退为目的的行动,并且当场使用体术和谜一样的光线技能击败了美尔巴。这个在后来被称为“迪迦奥特曼”(注11)的巨人个体在那之后对持续击退着巨大怪兽和敌对知性生命体,多次做出了只能被视为是出于保护人类的目的的行动(注12)

    (注10:三位巨人之二尚在石像状态下就被破坏了)

    (注11:命名者是当时的GUTS队员圆大古)

    (注12:奥特曼被称为“引导人类的最纯粹崇高的光”,但奥特曼为什么会做出保护人类的行动呢?被称为奥特曼的巨人到底又是什么呢?如果把此后出现的“另一个巨人”也包含在内的话,情况就变得更加复杂了。关于他们的谜团,无论怎么反复研究,人类恐怕也永远无法得到背后的真实了。近年来,以“露露耶事变”为首,部分曾经被TPC列为绝密的资料正在被公开,但诚实地说,不论这些资料的虚实如何,即使综合所有相关信息,关于巨人的某些事实也很难得到清晰的认知。这是在记述这个时代时不可避免会提到的话题,但由于它偏离了这篇报道的主题,所以在此不多赘述)

    对于被迫面对一系列试炼和考验的人类来说,奥特曼无疑是救世主一般的存在。但是,奥特曼本身对人类来说也是未知的存在。既然不能确认奥特曼的行动思路和方针,那么他使用这份足以与怪兽和外星人匹敌的力量反过来针对人类也是有可能的事情(注13)。而即便假定奥特曼是人类的伙伴,在当时确认的奥特曼也只有一个个体。这当然不足以保证解决发生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超自然灾害(注14)

    (注13:从之后的状况来看,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极低,不过要让“巨人是友非敌”这一想法成为全人类的共识还需要时间。而且,另一个与迪迦奥特曼不同的个体危害人类的情况也确有其事。2009年,某位科学家在九州地区地下发现了巨人石像,他将之复活之后破坏了熊本市的街道,最终被迪迦奥特曼击退。被称为“邪恶迪迦事变”这一事件成为了后续TPC警务局的“人造奥特曼计划”的开端。另外,关于此事件的犯人以及将巨人复活的手段详情,TPC以将这些事情公开过于危险为由至今仍然处于保密状态)

    (注14:不可忽略的是,实际上有很多怪兽和宇宙人在奥特曼介入之前就被击退的事例)

    (译者注:但我还是要重申,邪迪既不邪恶也不迪迦)

    基于上述现状,在哥尔赞/美尔巴的出现后不久,本来以怪异现象搜查为目的的GUTS因为常年驻扎在能够利用GUTS WING为首的各种装备与尚在研究中的新型技术的TPC本部Dive Hangar中而被迫转变成了事实上“击退惊人的存在的组织”。为了守护人类的未来,最好且唯一的选择就是重新拿起人类花了很长时间才放下的“武器”。当然,这也是一个充满苦涩的选择。


为了驱逐“惊异”所需要的力量

    (译者注:惊异全能震怒)

    “废除导致人与人之间争斗的武器”这样的理想实现后,现在却又陷入了“为了对抗怪兽和宇宙人 所以要将GUTS武装化”这样的困境中。TPC与GUTS对此都感到苦恼,但在实际作业方面,GUTS很快采取了行动。 

    特别是GUTS的主力装备GW-01/02的改装过程,更有着接近传说一般的逸闻: 

-    在哥尔赞和美尔巴出现后的翌日早晨便宣布了GUTS的对怪兽武装化决定 

-    决定后,TPC开发局(旧樫村小组)和GUTS 便开始合作研讨武装化计划。开发局主任樫村博士提案:“如果要以搭载能够对抗巨大怪兽的强力武器为前提的话,考虑到强度和安全性等问题”。而对此,GUTS队员中本来作为FW-1 和FW-2开发观测员的堀井正美(堀井政巳,Horii Masami)则主张“时间紧迫,考虑到队员和整备人员对机体的熟悉期,具有充分性能的新机体在短期内进行开发并投入实战也很困难。应该将开发者和整备人员都已经有充分了解的GW-01和GW-02进行武装化改装比较合适”,并提出了利用过去(未使用)的计划进行改造的计划(注15)

    (注15:又名“新机体/不行”问答)

    (译者注:这里的“不行”采用了関西弁的あきまへんで,而非常规的いけません,TV第2集里堀井确实也是这么说的)

-    堀井队员的提案立刻得到了认可。

-    改装立刻开始着手进行,在保留现有GW-01/02的设计规格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    当天下午改造结束。

-    同日,为了击退在日本久良良岛上出现的怪兽加库玛,刚刚完成改装的GW-01和GW-02便以性能测试和实战兼备的任务模式进行 了出击。

-    出击的两架机体中,虽然GW-01改在战斗中坠落了(第二天进行了回收),但GW-02改却使用追加搭载的武器击杀了一只加库玛,由此也证明了改装计划的实用性。

-    当天傍晚,任务完成的GW-02改返回了Dive Hangar。

    这些工作都是在短短一天之内完成的,虽说得益于从FW-1/2时代开始积累到现在的庞大数据,并且利用了一些未被采用的试做计划,但这样的效率仍是令人惊叹的。这一天发生的事情被称为“预言翌日的奇迹”,直到今天这一事件也仍然是技术人员中的热点话题。

    这项改装计划被称为奇迹的另一个原因是加装的武器大多都是光学武器。虽然在当时自由电子镭射和荷电粒子照射装置已经进行了相当程度的研究,但能够对巨大怪兽造成显著伤害的“激光炮”和“光束炮”能够突然完成实装还是令人吃惊的。表面上看,这得益于TPC极高的科技水平。但这快到不自然的开发时间,也不得不让人怀疑标榜自己是非武装组织的TPC从以前开始就一直在秘密进行着光学武器的相关研究。

    为便于将改装完成之后又进行了反复的微调,达到了相当高完成度的GW-01和GW-02与改装前的机型进行区分,在注册编号末尾加上了“A”。GUTS远东本部自不用说,后来在世界各地纷纷成立的GUTS支部中,GW系列也作为主力防卫装备进行了大批量的生产和配备。虽然有经常需要借助奥特曼的力量,可是面对侵袭这个世界的黑暗也毅然决然挺身而出的GW-01A/02A也正如其名,作为“保卫世界的翅膀“而受到人们的喜爱。然而作为“非武装的世界性组织”起家的GUTS, 虽然是为了保护人类而不得不拿起武器,却也不可避免地遭到了一部分和平主义者的反对,另一方面,这也再次引起了对TPC一度实现的世界去武装化以及UNDF解体行动的怀疑浪潮。


  • GW-01A GUTS WING 1号(改)

机翼展开时全长:14米

大气圈内最高速度:M5.5

乘员:1-2名

 

    搭载了武器的GW-01被归为了新的类别(注16),即GW-01A,其主要任务是凭借其速度与出色的机动性能与攻击对象进行周旋并造成伤害。

    (注16:不过在现场GUTS都是直接称这两架飞机为1号/2号的)

    外观上与GW-01完全一致,机体内部也只是追加了基本的战斗用操作器具与战斗飞行支持程序(注17)

    (注17:虽然说是“仅限于”,但要追加迄今为止所没有正式战斗用的火控系统以及相应的操作接口,这不仅要求机体搭载的电脑在功能性上进行改变,也使得飞行员对驾驶舱内的印象以及操作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不过正因为这些改进发生在对机体外形与结构没有太大影响的部分,所以要在后续追加进行改良也很容易。通过刷航电系统来支持不同的功能,外观上看起来相同的飞机可以变成完全不同的机体,这样的操作在以前UNDF的飞机上也并不少见。为了对付不断出现的怪兽与敌对知性体,GW-01A也在不断进行改良,与其说GW-01A是从GW-01进化而来,倒不如说是在机体被赋予“A”这个尾码的瞬间变成了可持续进化的机体。)

    GW-01的武装主要集中在机头的单元中。虽然形式上仍然沿用自FW-1时代开始使用的通用单元的四个炮口,但由于内部武器高度的可换装性,其出击时会频繁换用多种多样的装备,外观上看起来都是一样的通用单元,乍一看很难判别搭载的装备。下文将对该机型主要使用的武装进行解说:

-    高功率自由电子激光炮 “Needle”

    能够在四个炮口中的任何一个中进行装备。能够保证不受攻击对象的表皮强度与组织结构太多影响而发挥高破坏力,贯穿能力,且弹速也很快的激光炮,使用频率很高,实际上可以视作GW-01A的主武器。大部分情况下四个炮口中的两门会搭载这一武器,当然也有很多四炮口内全部搭载此武器的战例。

 

-    12.7mm机关枪

    主要用于应对行动迟缓的怪兽和表皮比较脆弱的对象时传统型武器也能奏效的情况。重新启用了前UNDF时代的武器,同样能够装备在四个炮口中的任意一个之内。在攻击对象的表皮与防御特性不明但需要出击时,可以混搭装备Needle与12.7mm机枪。

 

-    120mm多用途发射器(Multi discharger)

    (译者注:到底该翻译成多联装还是多用途是个问题)

    四个炮口中外侧两门可选装备,是曾经在FW-1上使用过的火箭弹发射装置。除了以往使用过的弹头以外,还追加了汽油弹等战斗用弹种。

 

-     30mm机关炮

    能在四个炮口中外侧的两个内装备的大型机炮,在应对表皮强韧但肉体组织不特殊的对象,或对光波和宇宙射线防御进行了特化而物理防御力低下的对象时使用。准备了多种弹种,包括穿甲弹、霰弹、高爆弹等。为解决由于使用的炮弹口径较大故载弹数量较少这一难题,也有将内侧两个炮口内部的空间全部用于装载30mm口径炮弹的单元存在。

 

-    液氮发射装置

    内侧两炮口内部空间可搭载液氮发射装置,能从机头前端发射液氮。为防止液氮发射后在半空中汽化,使用分子场涂层对液氮进行临时包裹。命中对象后分子场解离,液氮发挥效果(译者注:但是分子场理论是用于解释铁磁性现象的,不知道设定个这玩意儿干啥……)。由于该分子场涂层在作用过程中会发出绿色的光,故发射的液氮也被称为“液氮光束”,“冷冻光束”等。

 

    机体下方的凸起空间内也挂载着丰富多彩的武器与设备,比如二连装导弹“HEAT”,60mm重型机炮盒(也可使用穿甲弹、爆破弹等弹种)、高周波发生器、透视扫描用super wave照射装置等。

    在GUTS装配的GW-01全部改装为GW-01A之后,在 2007-2010年间GW-01A作为实际上的量产型对怪兽战斗机生产了100架以上,以远东本部为首在全世界各地的GUTS支部中都依次配备了。其中,在面对众多怪兽和侵略者时特别勇猛果敢的远东本部所属的黄色机体可以说是地球人类的心灵支柱和生命之盾也毫不为过(注18)。虽然在战斗过程中损失的机体不在少数,但之后也有继续对现有机体进行改良,并有新的改进型号投入生产。在已经由次世代战机接棒前线作战任务的今天,其仍在TPC的一些相关组织中作为现役机种被使用。

    (注18:说句题外话,GUTS远东本部掉的飞机虽然特别多,但没有出现过一例飞行员死亡的事件,反而在坠机时很少造成周边受灾,坠机后的回收率也高得惊人,所以大家都带着极大的亲切感和一丝嘲弄地称GUTS远东本部的GUTS WING为“坠机专家”)

  • GW-02A GUTS WING 2号(改)

机翼展开时全长:29米

最高速度:M4.0

乘员:1-4名

 

    与将素体几乎保持原样,只利用机头单元进行武装的GW-01相比,GW-02A在其武装化过程中对原机体进行了大胆的修改,可以说是截然不同的机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FW-2(以及旧GW-02)上充当货舱部分的机身的展开结构以及借由此才可能发射的大功率荷电粒子炮——“德克萨斯光束”。为了对抗过于强大的怪兽,最大限度地搭载强力武器显然是不可或缺的,选择身为大型机且动力强劲的GW-02作为载具的理由是不言自明的。

    但作为当时可能搭载的最强力武器,荷电粒子炮其结构本身存在着问题。中间部分的光束发生装置生成的荷电粒子能量需要配合上下或者左右夹持型的粒子加速器进行发射,但当时无论是光束发生装置还是加速器的尺寸都很巨大,如果将那样的东西暴露在飞行器外面的话,其对于飞行性能的降低效果是明显的。在无法想象对怪兽作战这一前所未闻的场景中需要什么样的机动的前提下,机体外形的变化会极大地改变飞行特性,与此同时,开发团队也希望尽可能避免给飞行员带来额外负担。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是通过轨道齿轮(rail gear)展开型机身。在机身关闭的状态下飞到作战现场,在现场的空中横向展开机身,露出其中的光束发射装置。展开后位于左右两侧的粒子能量加速诱导器“Hyper Railgun”发挥其作用,向攻击对象发射收束.偏转的带电粒子。这种变形机构让搭载当时最大威力的激光炮成为了可能。仅停留在纸面计划上的FW-OB项目中提出的货舱部分展开设计被转而用于满足这一需求,也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这样的改造的原因之一。德克萨斯光束炮在兼作为使用试验的初次出击中仅一击就击杀了一只加库玛,证明了其威力与机身展开结构的实用性。

    德克萨斯炮是机上唯一非常显眼的武器,但除此之外机上还搭载了很多其它的武器,简直可以称得上空中要塞。机头前端有两门比“Needle”破坏力更高的超光子激光“Spar Canon”,在稍微靠外侧的地方还装配有两门Needle。

    展开式机体的左右外缘部分利用GW-02上的可选模块化结构搭载了激光发生器,可向除德克萨斯炮以外的所有光学武器供能。除前文所述的机头部分的Spar炮与Needle各两门以外,由于激光发生器单元本身也有Needle发射口,因此该机仅标准装备就搭载了6门激光炮以及一门德克萨斯炮共计7门光学武器。此外,机身侧面部分的选装模块结构也可以搭载过去的装备,不过由于换掉了激光发生器,所以有攻击力显著缺失的缺点(注19)

    (注19:为了牵引怪兽这一“超出常识的重物”,也有过尝试通过辅助推进器和机械手组合的方式移送怪兽的记录。为了转移最初被认作死尸的怪兽西利赞,GW-02A移除了激光发生器单元并实行了怪兽运输作战计划。虽然经此一役确认了动力输出足以运输怪兽级别的重物,但使用辅助推进器就等同于不能再使用机上的各种激光武器,又因为在机身和主翼之间的夹缝中也布置了小型助推器,所以打开机体使用德克萨斯炮也是不可能的,GW-02A在这种配置下基本处于完全不设防的状态,因而也完全没有应对在转运过程中苏醒并狂暴化的西利赞的办法。在那以后,在进行怪兽尸体运输一类的任务之前对怪兽进行死亡确认这一环节变得高度慎重了)

    主翼下部也可以悬挂额外装备,比如60mm机关炮吊舱以及液氮发射装置等。

    机体下部的副集装箱用于装载特殊搜查/战斗车辆——夏洛克车与德拉姆车。机上通常搭载两台紧急地面行动用摩托车斯特加01与02。副集装箱下表面前端的选装悬吊装置也用于悬挂地底挖掘探测用车辆“皮帕”。

    与GW-01相同,在GUTS内已部署的GW-02都被改装为GW-02A型,之后又生产了30余架GW-02A,并配备给了世界各地的TPC支部防卫部队。在前线作战任务由下一代战斗机接棒之后,其在各地区的支部中还执行了一些辅助任务,以及担任2014年以后作为TPC航空司令部重新投入使用的潜水机库(Dive Hangar)的防卫机种。现在已经全部退役。

 

  • GW-01MO-1 “Snow White” (白雪号)

全长:20米

大气层内最高飞行速度:M8.5

乘员:1-2名

 

    Maxima Overdrive(麦格斯动力系统)实验机的二号机。由于第一架实验机的编号是从0号开始的,故这第二架实验机的编号为1号。此机体是为了对在系统上已趋于完成的Maxima Generator进行最终追证实验而准备的。

    最终飞行试验于2008年,在GUTS的全面协助下,由优秀的GUTS WING飞行员操纵试飞。该机不但成功完成了0号机实验时未完成的大气层内飞行以及单机成功脱离大气层任务,同时还进行了宇宙空间的飞行实验。虽然首次实验由于系统失控而被迫中断,但在之后的实验中确认了其性能,证明了Maxima Overdrive的实力(注20)

    (注20:不过问题出在了为击败白雪号首飞之后出现的敌对机器人“哥布纽”,搭载着完成版的麦格斯动力系统出战的宇宙母舰亚特迪斯号上。由于亚特迪斯号上事先装载了大量利用麦格斯能量的强力武装,后续引起了许多争议。这就是民间所言的“亚特迪斯号疑虑”,但在亚特迪斯号开发计划负责人吉冈彻司以及开发主管八尾纳判已经去世的今天,(开发过程中的)真实情况仍然掩藏在黑暗中)

    (译者注:在这里说明一下八尾博士的扮演者小仓一郎仍然健在,吉冈局长的扮演者冈部健倒是在网上查不到啥消息,希望不要传成前几年博妈每年至少死一次的状况)

    结束了作为麦格斯动力系统实验机的任务之后,在同年被转为以更进一步的输出功率和速度为目标的New Maxima Drive(新麦格斯系统)的实验机,并在GUTS的全面协助下进行了数次飞行实验。在这个阶段得到的New Maxima Drive实验数据为之后的Neo Maxima Engine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白雪号机身本体为GW-01A规格,初期与GW-01MO-0一样在机首部分搭载了观测装置,因此并没有武器装备,不过在2010年的“加坦杰厄决战”中为了迎击作为尖兵出现能够高速飞行的怪兽佐加而在机首装备了利用麦格斯能量强化的激光武器“Hyper Needle”(超强尖峰弹)并投入实战。不过,也许是由于Hyper Needle是赶工出来的武器,其会对发射装置施加过大的负荷,因此发射次数被限制在了5次。


胜利飞燕年代记(4)——对怪兽战斗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