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改变教育轨迹」大旗 vs. 仅教学科「知识点」

文 / 十分热爱LR的L
回应→“我总觉得【LR】真的,可以改变某国的教育、改变教育历史发展的轨迹。"
疑问→仅靠传输【知识点】就能改变教育轨迹吗 ?
↓
如果传统问题不解决,仅把授课方式,从面授转为录屏,的确增加了知识传播的力度,但是,在教育层面,传统的问题依然存在,如何改变,所谓【教育轨迹】呢?
教育学远远不只是【教授(学科)知识点】那么点事情。
传统问题有(仅举几例):
学生的危险行为(如,扰乱课堂秩序,对同辈霸凌,偷食禁果,等等);
学生的危险情绪/精神(如,抑郁,自sha,等等);
与其对应的师生关系;孩子与家长的关系;
在学习环境中的,厌学/抵触学习的情绪(注意力不集中 etc.);
职业规划与引导。
等等....
最近教育行为学和教育心理学文献看多了
我突然,在想:
如果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态度(心理)不发生改变,【课程的内容】在【知识点层面上】,再好(无论面授或网授),都无法改变教育的现状,因为:
TA们不会去听(不学习)→学习与不学习/厌学的gap;
TA们听了,听不懂→学习和吸收的gap;
TA们无法坚持→开始学习与持续学习的gap;
TA们听完了,不会用→学习与实践/应用的gap;
最后就是从应用到创造之间的gap。
如果这些不解决,仅把授课方式,从面授转为录屏,的确增加了知识传播的力度,但是在教育学层面,传统的问题依然存在,如何改变,所谓【教育轨迹】呢?
这就不禁发出疑问→
在线教育如何对学习者的学习,进行积极和有效的干预或引导呢?
↓
这似乎就是教育行为学和教育心理学需要做的
如果在课程设计时,考虑到【行为和态度(心理)】的干预。
“The paradigm undergirding the material is that originally articulated by writers such as Watson, Skinner and Pavlov.”
“(Foundations of 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behavior) by Zirpoli (2014) outlines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approach and provid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basic concepts that underlie the techniques of behavioural change which have been developed from this understanding of human behaviour.”
“There are a number of studies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that show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basic principles 【to be successful in changing students' behaviour】.”
“Recent developments in neuroscience have provided additional insights into why students act the way they do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How the brain influences behaviours as I believe it is important to have a holistic understanding of what may be happening in an individual when certain behaviours are manifested.”
仅仅把课程的形式,从传统的面授,搬到网上,教育过程中传统的问题并没有解决,传统问题依然棘手,教育轨迹实质上并没有发生改变(无可厚非,传播手段上有改变)。
最后,优质的课程,无非还是在服务,本身就克服/不存在这些传统问题的学生,最后走向了好的老师(所谓名师),只能/只会教【好学生】,差生教不好,不是老师的问题,而是学生自己的问题。
能把差生/后进生教【好】的,才是牛逼的老师(这里的好,不仅仅是考试分数)。
(阶段性的)终极疑问,给LR,也给所有网课
完播率有多少,如果不理想,为什么会这样?是课不行吗,如果课程本身优质,为什么学生无法持续学习(学生太忙了,没时间学?那为什么报)?是课程内容没用吗?还是说,消耗这么多努力在打破【人文学科无用的刻板印象】之后,即使入学(正式报班),大部分学生,依然没法体会到具体的用处,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申明立场:我觉得人文学科有巨用)
有统计【入学前】背景和【入学后】背景的对比吗?
最后受益的,是否,依旧,还是传统的“好学生”,最后依然走向了“精英教育”的道路,即,只会教好学生的名师罢了(不要用→先教会一部分“好学生”,再让那帮“好学生”去带“后进生”的说辞,去“搪塞”。
这是一种甩锅行为→本质上,就自己证明了,在【我(网课)】这个阶段本身,只能教“好学生”)。
那么,当【教育的传统问题】,迁移到互联网上,如何去解决呢?仅靠一堆,一堆,录屏的学科【知识点】就可以吗?
教育学远远不只是【教授(学科)知识点】那么点事情

文 / 十分热爱LR的L
2021年5月13日12:5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