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菊火了,以秩序挑战者的姿态点燃热爱


王菊如同火箭一般,突然窜到了聚光灯下。
这些天,哪怕你不看《创造101》,哪怕你对选秀节目一向嗤之以鼻,你都会在朋友圈、公众号、微博等社交媒体连篇累牍地轰炸之下,知道有这么一位名叫王菊的人,她又黑又胖,却在一众肤白貌美大长腿的小姐姐当中,活生生杀出了一条血路。
专门为她创造的新词语,她的表情包也在网络上层出不穷。


一个人如果火了,那就必然伴随着争议,在王菊身上,吃瓜群众更是体现出了一种“汉贼不两立”的两极化,喜欢她的人将她奉若神明,讨厌她的人将她贬低的一无是处。
有人表示,他一看到王菊就会快进:

还有人表示,因为王菊,她再也不看《创造101》了:

但也有不少人认为,王菊是一个励志的榜样:


上一次一个选秀节目的选手能够挑起如此巨大的口水的,在我记忆中,还要追溯到2005年的超级女声,那是超级女声最火的一届,而那届比赛的冠军李宇春在破关斩将的过程中,也让观众们如同共和党和民主党一般水火不容。
一边在编造着“信春哥,得永生”的段子,提起李宇春,无不面带鄙夷和嘲讽,更有甚者,会喟叹“年轻人居然都喜欢这样的人,国将不国啊”。
而另一边则身体力行地去支持李宇春,在那个互联网还不发达,只能通过短信投票的年代,他们不仅发动了身边的亲朋好友为偶像投票,甚至还会走上大街,拉着路人发短信。
一晃13年过去了,原来那些对李宇春嗤之以鼻的人早就玩起了新段子,“春哥”早已成了过气的老梗。
而四月末的时候,一个90后妹子发了几张去观看李宇春演唱会的朋友圈,并称之为“童年的记忆”,看着她照片中现场满坑满谷的人,我才发现:“春哥”原来早已成了很多人情怀的一部分。

不管是王菊,还是李宇春,她们凭什么能让那么多人去欣赏、热爱他们?
从传统的审美角度来说,这两个人都算不上好看,甚至与传统审美背道而驰。李宇春出道时中性风的打扮颠覆了大多数人对女孩风格的认知,而王菊皮肤黝黑,身材也有些发福,颜值在《创造101》当中更是难言上乘。
至于实力,我相信与她们同届的那些选手,也不会比她们差。
所以,她们到底凭什么?
“屌丝逆袭”是文学和影视作品中永不过时的主题,而王菊在参加女团选拔的那一刻起,她的外形就决定了自己必将处于弱势,而在逆袭的过程中,王菊升华了自己的角色,她不只是一个逆袭的屌丝,还成为了现有秩序的挑战者。
这几年,以貌取人已经从大多数人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想法变成了一种政治正确,“看脸的社会”、“颜值即是正义”成为了很多人的口头禅,所以,在很多人心中,长得美更是女团的标配。
但王菊表示:

这种打烂旧世界的姿态,对于那些被颜控们搞得苦不堪言的普通人来说,就如同一道闪电划亮了夜空。
谁规定了女团必须要肤白貌美,长相甜美才行?我既然热爱演艺事业,热爱唱歌跳舞,那我凭什么不能进场一决雌雄?
“反正总有人赢,为什么不能是我?”
因为我热爱这件事,所以我可以为之全力以赴。从王菊身上,普通人看到了最理想的自己,我们可以对刻板印象说不,我们可以定义自己的热爱,而不是遵循别人眼中你应该有的热爱。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像王菊一样,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刻板印象: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所以该怎样;你是什么年纪的,所以该怎样。
如果你是成熟稳健的成功人士,那么你就该去喝红酒,打高尔夫,而拒绝滑板这种街头少年的玩具;如果你只是个为糊口而奔波的外卖小哥,当你在等餐时打开《西方哲学史》,就会有人飞来异样的目光。

我始终认为,只要没有伤害到其他人,任何人的任何爱好都是别人无可指责的。而王菊让我们普通人也相信:可以自信地表达自己热爱什么,坚信自己的热爱,不再为了迎合他人而掩饰自己。
在这个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的今天,每个人都有自己所热爱的风格和习惯,有人喜欢宅在家里看书打游戏,有人喜欢出门社交,轰趴在深夜,有人喜欢回归自然,户外运动。
热爱无界限,发现属于自己的热爱是一件幸福的事,而坚持自己的热爱是一件奢侈的事。
工作繁忙,生活节奏快是每个人的常态,在这种重压之下,我们更需要找到自己热爱的事物,改变生活的节奏,除了让身体和灵魂得到足够的放松,也能让我们以更好的姿态投入到工作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