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数据和参考信号子载波间隔设计问题

2021-12-16 11:33 作者:余网优化  | 我要投稿

NR中时隙内时域内的numerology 是否可以复用(例如不同类型的信道和信号,包括RS、控制和数据)?在具有多个numerology 集的NR系统中,在时隙中保持数据符号和RS符号的相同子载波间隔可能带来许多问题。

对子帧中的数据和RS符号使用相同子载波间隔的潜在问题

对齐RB中的数据和RS符号的子载波间隔的直接结果是不同numerology 区域中RS符号的子载波间隔不同。然而,具有多个numerology 集的RS设计会带来干扰和复杂性问题:

首先,RS对“inter-numerology interference”更为敏感,因为数据的干扰无法通过动态调度进行协调。

其次,RS设计的数量将成倍增加,并使NR标准和实现大大复杂化。

问题1:具有不同子载波间隔的RS之间的相邻信道干扰

如果相邻子频带配置为不同的子载波间隔,则它们之间将存在干扰。数据符号之间的干扰可以通过动态调度来协调,而RS符号之间的干扰在某些情况下不能协调,如图1所示。由于信道估计误差,RS间干扰将比数据间干扰带来更严重的性能退化。因此,RS符号对 inter-numerology interference更为敏感。

问题2:具有不同子载波间隔的RS之间的小区间干扰

另一种干扰场景是具有不同子载波间隔的RS之间的小区间干扰。如图2所示,两个相邻小区可根据其带宽和服务需求配置为相同时频区域中的不同子载波间隔。

LTE/LTE-A系统中的RS通过采用时频域正交性或低相关序列来对抗同信道小区间干扰。然而,所有正交和低相关设计都是基于干扰RS-RE处于相同的时频形状的假设。具有不同时频形状的RS-RE(例如,60kHz RS在频域中是15kHz RS宽度的4倍,而在时域中是后者长度的1/4)只能部分重叠。在这种情况下,低相关序列设计不起作用。频域偏移(如R8 LTE中的小区特定RS)也很难适用。

问题3:multi-numerology RS设计的复杂性问题

显然,30kHz或60kHz子载波间隔的RS模式需要重新设计。在具有单numerology 集的LTE/LTE-A中,设计了数十个天线端口,包括用于CRS、DMRS、CSI-RS、SRS等的天线端口。我们是否应分别为30kHz和60kHz子载波间隔设计类似数量的新RS?这将使RS设计的数量成倍增加,并使NR标准和实现大大复杂化。评估和选择不同numerology 集合的RS设计也带来了沉重的标准化负担。

子帧中数据和RS符号的不同子载波间隔

为了有效地抑制RS间干扰并简化multi-numerology NR系统中的RS设计,具有相同子载波间隔的统一RS集更令人满意,即使当数据被配置为具有不同子载波间隔时也是如此。这意味着应允许在特定的时频域区域(例如RB)中为数据和RS-RE使用不同的子载波间隔,如图3所示。例如,在子帧内复用具有子载波间隔A的符号和具有子载波间隔B的符号。图3中显示了两个示例:在15kHz子载波间隔占主导地位的子帧中,一些符号配置为包含数据/控制分辨率的15kHz子载波间隔,而其他符号配置为包含一些RS分辨率的60kHz子载波间隔。不用于RS的60kHz符号中的分辨率可用于数据/控制;在另一个示例中,使用了类似的方案,但是RS-RE具有15kHz子载波间隔,用于RS-RE,而60kHz用于大多数数据RE。

上述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实现有效的RS间干扰抑制。对子帧中RS和数据符号的子载波间隔配置进行解耦,使得尽管数据RE的子载波间隔不同,但RS RE的子载波间隔设置相同。

相邻信道干扰场景的示例如图4所示(以60kHz RS为例)。尽管两个相邻子频带中的数据RE分别具有15kHz和60kHz子载波间隔,但是两个频带中的RS RE都可以设置为60kHz子载波间隔。相应地避免了RS-RE之间的inter-numerology interference 。

小区间干扰场景的示例如图5所示(也以60kHz RS为例)。两个相邻小区中的数据RE分别具有15kHz和60kHz子载波间隔,而两个小区中的RS RE都设置为60kHz子载波间隔。避免了RS-RE之间的inter-numerology interference干扰。低相关序列和频移等方法可以用来对抗小区间干扰。

通过解耦RS和数据/控制信道的子载波间隔配置,还可以分别优化RS和数据/控制信道的numerology 集。


数据和参考信号子载波间隔设计问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