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失调理论:做一件事不需要理由才能长久
推荐各位看完这个知识点,这一个知识点虽然理解起来一点难度,但是看完之后的实用程度非常的高!!!
被迫顺从
在费斯汀格的著名实验中,费斯汀格发现在导致态度改变方面,较小的报酬比较大的报酬更有效果。由此,他 得出结论说:“如果某个人被诱惑去做或去说某件同他自己观点相矛盾的事,则个体会产生一种改变自己原来观点 的倾向,以便于达到自己言行的一致......用于引发个体的这种行为的压力越小,态度改变的可能性越大;压力越 大,态度改变的可能性越小。” 实验是要被试执行一件极其枯燥乏味的工作。实验分三个组进行,
每组20人:(1)控制组。(2)一美元报酬组。 (3)二十美元报酬组。实验者告诉被试,他们正在从事的工作事实上是非常有趣的,并要求被试告诉下面的被试(实 际上是实验者的同伙)这项工作的确令人高兴和愉悦。上述过程完毕后,实验者要求被试以5—15之间的任一数值 表示工作令人欢欣的程度。结果见下表。 条件 一美元报酬组 二十美元报酬组 控制组 平均估值 +0.35 -0.05 -0.45 不出所料,所有的实验组都比控制组对工作有更高程度的估价。这一现象用传统的强化理论是不能解释的。更 少的报酬能导致更大的态度改变,而更多的报酬成了坚持原有态度的理由,因而不会导致失调的体验,更无法导致 观点或态度的改变。 费斯汀格的这一实验曾引起激烈的争论。许多学者重新设计实验以验证费斯汀格的发现,有的却没有发现支持 费斯汀格结论的有力证据。1965年,罗森伯格(Rosenberg)曾设计过一项实验,实验结论与费斯汀格的结论恰好 相反,态度的改变与报酬的多少成正比,即报酬越多,态度改变的倾向越大。
实验看不懂没关系,点这个链接看基本就能搞明白了:https://zhuanlan.zhihu.com/p/47810834
看完上个链接还意犹未尽的点这里:https://wiki.mbalib.com/wiki/%E8%AE%A4%E7%9F%A5%E5%A4%B1%E8%B0%83%E7%90%86%E8%AE%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