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想画原创,画着画着就成抄袭了,怎么办啊?给你一份绘画圈抄袭排雷指南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工作室新来的小姐姐——阿柴。
一个热爱画画的历史系妹子,对考古也有些研究,还曾经运营策划过穆夏展(广州站)的活动。
一起来看看她今天给我们带来的小分享吧!
注意!!!
以下是一份防踩雷不完(专)全(业)指南,如果你急着完成人生大事(包括但不限于结婚生子抢红包whatever)建议先马后看;
如果你期望阅后开启创作满格模式,建议冷静后再看;
如果你想争当勇士,敢为人先(去踩雷),建议点左上角退出
对画画的人来说,抄袭和被抄袭都是一场人生魔咒。尤其是刚开始尝试原创的小朋友,往往最容易有意或无意地踩雷。

究竟为什么会踩雷?
经过多年(并没有)的观察和学习,以及阿柴年少无知时的惨痛经历,总结了以下几点:
练习与积累不够,储备无法支撑创作。只能做些改改画画的事儿,练就了一身手不太行和脑子也不够用的功夫。
压根就不会使用素材。临摹了一张不太像原作者的图,误以为这就是创作了。
没有作画思路。拼拼凑凑,混搭了一堆大佬的东西,又心累又踩雷。
懒。这......真的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如果你是前三者,可以继续往下看,后者的话……你开心就好!
创作和抄袭的界线在哪里?

在网络科技如此发达,信息交流如此便利的今天,阿柴发觉得这是一个无限趋向于无解的问题。
所以,我选择放弃!
想那么多干嘛!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训练方法和作画思路,自然就能避开抄袭的雷区。
排雷指南一
大量的积累和练习,观察与思考
练习与创作是一个输入与输出的过程。有输入才能更好地输出,没有储备,自然也就谈不上输出了。
有位伟人曾经说过:只有持续不断地尝试,才能触到自己真正的“知识盲区”,转变为“可视区”。
简单来说就是——熟能生巧。画多了,自然懂了,灵感也就来了。
大佬们的训练习作

资深动画师、图像艺术家、插画家Marcos Mateu-Mestre的一组头像练习作品


意大利概念艺术家插画家Mauro Belfiore的速写练习


韩国速写大师金政基的作品
那究竟多大的练习量才够我可以“生巧”呢?
来,听听金政基大神是怎么说的!

“我画的数量大概比人们想的要多很多。”不用想了,看看金大神那一本又一本厚厚的速写册子,你就明白了。
你以为大量的训练就是创作的秘诀?少年,你还太年轻了!
除了量的积累,充分调动观察能力,在绘画过程中不断思考也是很重要的。
观察观察观察,思考思考思考。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小画家们信心满满地开始了创作。
但真正开始下笔的时候你发现......卧槽......

是不是没有了参考图后大脑一片空白?
是不是作画水平瞬间退回幼儿园水平?
是不是发现从临摹到原创之间隔了一万年的距离?

对此,d叔表示:

PS:插画漫画家deo.R,已出版画集《渊》,《焲》,涂鸦王国创始人之一,知名动漫博主。
划重点:默写的训练!
简单地说,有参照图的练习是在帮助我们了解所看到的事物,默写则是一个锻炼个人画面提取能力,将平日积累进行综合运用的过程。
d叔的默写示范:

原图

观察图片的构图,注意图中的消失点和三角形的比例

一些画面的关键点

用色块快速地将记住的内容画下来

逐步补充细节
Tips:感兴趣的朋友可自行前往b站:d小R观看完整视频
排雷指南二
正确地使用素材!
无论是刚开始创作的新手,还是技能满格的大触,在进行创作时都会搜集大量素材(包括但不限于他人的绘画作品和摄影作品),而抄袭往往诞生于使用素材的过程中。
良性参考会转化成优秀的创作,而恶性参考往往会演变成抄袭。
新手误区!
在创作前先把搜集好的素材堆在旁边,边看边画。这样的方式实际上就等于把自己放进了雷池里(一炸一个准) 。不懂得对素材进行提炼、总结和转化,是踩雷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这里就不得不介绍一位善于借鉴和学习的大师——穆夏。
穆夏的作品借鉴、吸收了多种艺术风格,包括日本木刻对连轮廓线的刻画、拜占庭艺术华丽的色彩和几何装饰效果、巴洛克洛可可艺术中细致而丰富的刻画手法,创造出了独一无二的“穆夏风格”。

传统日本木刻画与拜占庭艺术的杰出代表:圣索菲亚大教堂

穆夏为歌舞剧《吉斯蒙达》创作的海报,1894年。
在另一位插画家秋屋蜻一的作品中,我们也能看出他对日本木刻线条的出色运用。


秋屋蜻一插画作品
排雷指南三
正确的创作思路!
对没有进行过创作的小白来说,创作大部分时候就是对着大佬的图进行临摹,根本没有什么思路可言。
那么大佬们都是怎么创作的?这里阿柴提供只一个惯用的思路,作为参考:
创作思路:
1.搜集素材,寻找灵感
2.构思画面内容:包括画面的构图、色彩搭配、人物造型等各方面内容,确定大的创作方向。
3.创作:把素材关掉,只留一张白纸,然后就可以开始随心所欲地画了!尝试着不借助任何外力,独立地绘制出想要的构图、人物、画面氛围、色彩搭配、纹饰,把一切脑海中想象的内容都放到画面上并尽可能地画细。
4.补充细节:当把画面大部分的内容都填充好了,再调出搜集的素材为细节作补充。
以上,阿柴已经在自己有限的画龄里,掏空了大脑总结的血泪史。


看完春哥的示范,阿柴也要滚去画画了!
文章在微信公众号“动漫手绘”首发,欢迎大家关注~
如果你也喜欢画画, 也想养成一个画画的好习惯,那就赶紧加入咱们的绘画学习群报团奋进吧!
添加小编wx:feiyuhui004,备注“B站”,你将获得:
1.获取@画画的春哥绘画资料大礼包;
2.免费参加【极限挑战30天画画打卡 】
3.加入绘画交流群,群里有导师答
4.吉成曜大大的100张速写线稿参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