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支2000余人的南明军队竟然只有86个人有头盔!难怪打不过清军!

2023-11-07 06:13 作者:真MAX一线天道长  | 我要投稿

这个人叫廖笃,年龄不祥,贯籍不详,具体的官职也不详,履历不详,他在《清世祖实录》中被称为“土贼伪总兵”他的死亡时间倒是很详细:永历九年十一月二十日。由于南明官方史书十不存一,导致永历朝廷史事的很多细节是无法去探讨的,同时还有很多南明将领也湮没在故纸堆之中,我目前所了解的有关这位廖笃将军的信息只是此人活动的范围:广西昭平县、富县、贺县之间,廖笃部控制着从梧州到广东东部的咽喉要道。

这位实力明显比之前说的湖南的那个总兵李阳春强悍很多。顺治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654年十月二十五日,原定南王孔有德左翼总兵马雄麾下的昭平马营千总姚成带兵前往韦峒驻扎,结果突然遭到廖笃部1000多人的包围,千总往往带兵最多200~500名之间,而最低的只有100多,此时突然遭到2~4倍的兵力所包围自然是无法抵挡。清军战败,姚成以及部下一名朱姓把总被当场杀死,士兵被斩杀30多人,战马被俘获8匹,除此之外还有5~6人被俘。

阵亡30多人,还有5~6人被俘,总数撑死了也就40来人。这损失似乎看起来并不大。但是如果考虑到在广东的这平南靖南两藩当初南下的时候,总兵力也就2万人。经历了围攻广州的血腥战斗,以及一年之前李定国第一次进攻广东之战肯定有相当大的损失,尚可喜就曾经抱怨说自己的旧兵人少,而且留在广东各地的李成栋余部,也就是所谓的“南人”都是游荡之辈,不堪作战。总共手里就这么点人,加上在广西境内的孔有德残部连三万人都不到,还要分散在两广各地驻扎,结果一下子就折了一个千总,一个把总,外加40多人的损失,这足以让昭平一县的清朝绿旗守军彻底失去战斗力了。


更不要说此时正逢李定国第二次进攻广东,廖笃还准备配合李定国整一个更大的活“初七日,据平乐府报称,廖笃增四处摆塘,张挂伪号告示,簧鼓乡民。逆贼日出,日近哨路,离城不过二十余里等情。同日,又据参将刘用楚、守备王士元、千总王相奎为飞报贼情事内称,廖贼大路摆塘至沙江,小路摆塘至自石塘,离府五十里,离我沿河塘兵十余里,尽催一带百 姓往伊巢上粮等情”看样子是准备集合兵力打下平乐府。

于是清广西巡抚陈维新开始召集军队,参战的清军将领有尚可喜麾下的阿达哈哈番孙守功、锋登拨什库霍文照、高二。除了尚可喜部之外,参战清军还包括广西巡抚标镇、孔有德余部右翼总兵马雄麾下的一部人马。主力应该是广西巡抚的标镇,再根据清史稿兵志来看“广西设巡抚,标兵二营,将领八,兵凡千五百。广西提督标兵分五营,将领八,兵凡四千有奇。设左右翼总兵官,并桂林暨南宁城守营”参战清军至少在3000人以上。

至于廖笃手下有多少明军,这个真不清楚,陈维新说廖笃部有“贼兵万余”这个可信度不高,但肯定是比清军多人多可能会有点优势吧?但是打起来之后完全就不是那样。十一月十二日,从平乐府出发的清军在榕津川击败明军,从此之后一直追击,直至廖笃老巢玉坡。这山城修得是真好“逆贼廖笃增同子伪将军廖存心,坐于敌楼,调度贼兵拒敌,势甚坚勇,卑职(前营游击王进韬自称)随同各官四围相看,见后左右俱是峻崖峭壁,山口处所俱砌石,城上益有城楼炮台,逆贼密布城上”于是清军兵分十路。

汉八旗军人阿达哈哈番孙守功、锋登拨什库霍文照攻南门;锋登拨什库万进学、高二攻东门石墙。守备刘彦明、高自福带马兵从北门进攻;本标右营守备刘英才、千总曾三畏、后营千总王志国带兵从北边山角进攻;本标中军下千总杜长青、前营千总赵进忠右营千总崔天节带兵从北门右边进攻;本标守备刘志高、火器把总张应拱带兵从北门西边进攻;本标副将边一夔、中营百总李明等带兵从东门北边石墙进攻;右翼右营守备张凤翔、千总姜可平带兵从西门进攻。右翼中军守备丘进孝、千总赵桂林、陈应龙、王相奎、昭平参将刘用楚、署抚标中军参将张可用、署抚标千总加守备管旗鼓事陈得功带兵从西门左边进攻;本标守备王士元带兵从后路进攻。

廖笃部明军这城修得是真好,一打起来也是真拉胯。清军部署完毕,海螺号声一响,各军就开始爬城进攻,爬上城,明军就完蛋了,修得这么好的石城连一天都没撑过,石城被攻破之后,城内还有一道木栅栏,很可惜也没什么用,廖笃本人在混战之中当场阵亡,首级被清军砍下,廖笃的儿子廖存心带领残兵败将逃往山顶,不久之后就因为缺水下来投降了,廖笃部明军全军覆没。

咱们再看看各路清军所夺获的装备和俘虏的数字。


首先是巡抚标镇:活捉632人、铁盔甲22副、铁壮帽也就是咱们俗称的明军飞碟盔65顶、棉甲465件、弓箭撒袋29副、腰刀235把、大刀132把、战马有50匹、大炮5门、鸟铳和三眼火铳共计174杆、旗帜20面、弓16张,还有官印若干。

尚可喜派来的部众缴获鸟铳109杆、铁盔甲16副、棉盔甲324副、长枪有322杆、大刀72把、弓箭4副、战马90匹、大旗两面。


马雄麾下昭平参将部缴获鸟铳42杆、铁盔甲1副、铁盔21顶、棉甲棉被31副、大旗一面、长枪129杆。

再说清军的损失:尚可喜部阵亡2人,重伤19人,轻伤23人;昭平参将部阵亡17人,轻伤17人,重伤28人;广西巡抚标镇阵亡27人,重伤64人,轻伤39人,除此之外还有被火器弓箭打伤而死之兵,原文字已脱去,因此不明。总结一下,清军在此战中阵亡46人,重伤111人,轻伤79人,共计损失236名官兵。而明军损失了多少人呢?

廖笃部肯定是全军覆没了,先不看那个632人的俘虏数字,只看缴获的棉铁盔甲数字,此战清军缴获棉盔甲802副、铁盔甲共计40副、铁壮帽也就是飞碟盔86顶,腰刀是235把,大刀209把。也就是说,哪怕咱们在给足廖总兵面子的前提之下来估计一下明军的损失,明军被击毙击伤俘虏的人数至少1000人以上,当然了,这1000人未必就包含那632个被俘虏的。

只能说真是惨哪,占据地利的前提之下还被人打出了至少1:5的交换。也不用 在这说清廷瞒报伤亡,当然不是说没有这种可能,只是你要按照各地的清军数量来看,让各路清军多阵亡几个,人家也受不了。要是按照两到三千人的出兵数字来算,236这个伤亡人数也达到了出兵总人数的1/10了。

其实你就算看清军缴获盔甲的数量和种类就能看出这支军队的成色来:铁盔甲有40副,铁头盔有86顶,棉盔棉甲却有820副之多,至少1/10的人没有头盔,能穿上全套铁盔甲的人就40人,这40个人似乎可以理解为廖笃本人的亲信,或者说是家丁,廖笃总兵力按照这些的数字来看战兵总的人数也就1000人到2000人之间,绝不会超过3000人,在这2000来人中也只有86个人有头盔。不过也由此可见,廖笃本人在崇祯年间应该还是有武职的,他手上有不少人应该是出身于正规军。

但就这个装备水平跟横州战役贺九仪那400个全铁甲骑兵那就是没法比。之前还有人说南明朝廷没有钱给军队购置比较好的装备,其实不能这么说,因为咱们这两篇文章所说的无论是廖笃也好,还是之前的李阳春也罢,名义上是明军,实际上就是一个地方的小军阀,明军主力出师北伐的时候配合一下,明军主力撤退的时候,就退入山中割据,并不完全受明朝的节制,所以这些人装备差跟有没有钱是没关系的。



喜欢这篇文章的转发和点个赞长按5秒给个三连,顺便关注天天,关注天天不易走偏,人均寿百,年入千万

一支2000余人的南明军队竟然只有86个人有头盔!难怪打不过清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