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先降清再反正回明朝,结果一战败光四川的南明军队
先简略介绍一下清军绿旗兵此次行动对象:威宁伯郝承裔。此人是刘文秀的旧部,刘文秀在遗言中曾经提到大西军余部窖藏金银财物的情况“臣兵二万在黎、雅间埋金二十万,臣之将郝承裔知之”这20万当然是夸张之词,不过张献忠当初在四川获得的官私财物那是数不胜数,作为其义子的刘文秀手中有一部分金银财宝也很正常,刘文秀去世之前希望这笔钱能够被用来北伐中原,复兴明朝,同时点名郝承裔负责此事。可见郝承裔在刘文秀军中是有一定地位的。1658年到1659年,清军兵分三路直扑云贵川,李定国军队溃败,永历皇帝逃往缅甸。

此时跟随永历朝廷的护卫都督陈建率部从云南逃回,被雅安守将雅州侯高承恩拘捕,高承恩准备尽起雅安之兵进入云南和李定国残部会合,然后到缅甸救驾,和此时身在雅安的义兄弟郝承裔商议此事,此时战局已经很明朗了,李定国贵州云南都丢了,他本人带领已经为数不多的残部徘徊在西南边境,永历朝廷已经支离破碎,永历皇帝都逃进了缅甸,此时再入无异于送死。

所以郝承裔对此事并不感冒,甚至反对此事,高承恩非常恼火,于是准备杀了郝承裔,郝承裔十分害怕于是勾结陈建杀了高承恩,郝、陈二人领兵逃到保宁,后来又跑到成都向之前就和其有勾结的清四川巡抚高民瞻投降,但此时他也发现了成都守备兵力非常薄弱,于是就又开始后悔了,于是不久之后再次起兵攻打卭州攻围,但是被嘉定府清军击败,郝承裔退往雅安。

对郝承裔部军事行动的细节主要来源于当时时任四川巡抚的前左良玉部将李国英在顺治十八年五月二十日的题稿,此战开始于这一年的三月末。而李国英在二月末就开始调兵遣将了。先令四川提督郑蛟麟出动标署中军游击姚元贞、左营游击张洪范、署中军守备赵光才、梁进才、原调署松潘副将事龙安参将徐学易在三渡水一带布防,这一部署一方面是阻击郝部军队直扑成都,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堵截其败兵逃跑,同时郑蛟麟秘密挑选兵马到洪雅和建昌总兵王明德、南明投降将领陈建、永宁总兵高宗合兵一处,李国英也亲自带领自己的标营前来,并且指挥作战。

咱们参考一下实录和清史稿有关四川绿营兵的记载可以大致估算出此战清军出动的总兵力。四川督标出动中军游击一人、左营游击一人、中军守备两人,而四川提督总兵官标镇在顺治17年的编制是“分 中、左、右三营,兵三千名”而一营又有守备两名,所以这3000绿旗军至少出动了2000人以上,至于这个原调署松潘副将事龙安参将徐学易,松潘副将和龙安参将具体有多少人没有记载,但是如果按照原先驻扎此地的南明总兵朱化龙以及四川各营清军的情况来看,每城恐怕也不会超过1000名,但是两城也必须要留人守卫,所以徐学易能够出动的极限兵力也就1000名左右。

建昌总兵王明德和永宁总兵高宗二人的兵力是比较明确的,标镇各有2000余人,因此这两个人的兵力总数是4000人。所以此次清军为了消灭郝承裔部至少出动了7000人,而如果加上李国英的标镇1300人,清军的总兵力则达到了惊人的8300人。

三月二十四日,清军攻克郝部占据的马湖山竹菁关,以死伤26人的代价杀明军100人,缴获大旗二杆、铁绵盔甲绵絮共三十七顶副、鸟枪二杆、交枪十一枝、长枪三十二杆、削刀一十五把、腰刀二十四把、弓箭八副。

攻克竹菁关之后,李国英又继续作出部署,准备全歼郝承裔“随发臣标外委材官游击赵文魁、张万仓,千、把总杨守材、杨可德,领兵堵截峨嵋万年寺一路;臣标内丁参将冯可友、游击杨辅鼎、都司张奎领兵堵截瓦屋一路;又发臣标大旗游击王希秀,内丁游击王光勇,守备高攀龙,领兵堵截九溪一路;臣标将材副将李应龙,内丁参将曹国泰,千总李良玉,领兵堵截思经一路;臣标大拨游击靳登福,大旗副将刘应举,甘镇守备蔡蕤,领兵堵截花溪一路”各路清军部署完毕,但此时江水正好上涨,清军将领杨九成、余先贵等人及时带来船只和竹筏成功渡江,郝承裔得到清军渡江的消息之后放弃雅州逃跑,但最终还是在夹盘关被清军追上。

李国英说郝承裔部有马步万人,还有大象两只,而且打起仗来还“炮矢如雨”后两个我是信的,有马步万人我不信。夹盘关之战的结果自然是清军赢了,怎么赢了呢?那自然就是经典的三路齐进,还有一小部分清军将明军冲成两截,大象受到惊吓,明军于是大败,被杀3000人,被俘杀295人,清军一口气攻破夹盘关,又杀1000人,郝承裔的主力至此被摧毁。到四月初十,郝承裔在汉源街被活捉,残部投降。

清军在夹盘关之战中缴获大象两头俘虏驯象人两个,缴获马骡四百四十匹头,铁绵盔甲五百一十七顶付,铁盔二十八顶,刀一百七十把,鸟枪五十四杆,长枪六百五十杆,大旗坐纛共七十五杆。活捉文武官都督二员艾奇英、刘耀,游击一员蒯方,州、县官三员熊翘楚、朱盛溱、丁钟。

清军自身的伤亡也是相当惨重:阵亡把总千总守备十九人,士兵七十二人;轻伤把总守备三人,士兵四十六人;重伤都司守备千总把总六人,士兵一百零九人。共计伤亡中下级军官二十八人,士兵二百二十七人,攻竹菁关损失二十六人。清军为全歼郝承裔付出了二百七十一人的伤亡。当然,都司守备千总把总这种中下级军官伤亡如此惨重,这个士兵的伤亡数字肯定也是偏低了。郝承裔战败之后,又有不少明朝残兵败将从山里钻出来投降,前后来投降的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共计二十六员、士兵四百五十人。

当初刘文秀派高承恩到雅州驻守的时候,只给了5000兵,到郝承裔反正肯定是有损耗的。结果李国英却说在夹盘关之战中就杀了4000人,而盔甲却只缴获了500多 副,俘虏抓了295人,后面出来投降的有450人。由此咱们可以估计一下郝承裔反正时的总兵力,高承恩最初的时候手中就5000人,此时经过一系列的动乱和战斗肯定是有所损耗的,李国英题稿之中只是笼统地写到杀贼三千人,破夹盘关杀一千人,并没有写出准确的首级数字,可见清军并没有时间清点斩杀人数,但是根据俘虏和缴获盔甲的数字来看郝承裔部在夹盘关之战中至少损失了1000人,郝承裔被俘虏之后,出来投降的有450人,可见其部下原先至少在2000人以上。

郝承裔先降清再反正,夹盘关一战败光了四川的南明军队,刘文秀当初数年的经营成果至此毁于一旦。
喜欢这篇文章的转发和点个赞长按5秒给个三连,顺便关注天天,关注天天不易走偏,人均寿百,年入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