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类永远的流浪者:吉普赛/罗姆人(B站资料最全科普)

2020-06-20 00:00 作者:太宇可斯  | 我要投稿


罗姆旗,创作于1933年,于1971年被世界罗姆人议会接受

(本文来自1992年中国民族学家杨平的研究报告)

吉普赛女性

美国某文化社区网站2016年对此的看法或对各国人民的呼吁:

如果你将罗姆人(Roma或Romani)称为“ 吉普赛人 ”(吉普赛人),请不要再这样叫。这个词想到想到乞丐,算命先生和小偷,而不是罗姆人在音乐,舞蹈,艺术等众多领域中所做出的贡献。估计有100罗姆万人的后裔居住在美国。位于加州(加利福尼亚州)的“罗姆人之声”(罗马之声)每年都会举办Herdeljezi节,来“弘扬罗姆文化并彰显罗姆人抗争歧视的历程”。Herdeljezi是一项传统的罗姆人街区庆祝活动,这个节日标志着寒冷季节的结束以及天气开始回暖。参加展示并分享音乐[ 请点击观看视频 ],工艺品,服装,舞蹈和美食。(https://share.america.gov/zh-hans/for-the-romani-people-survival-is-a-matter-of-tradition/)

注意:上文中“呼吁”的内容与下图不是来自一个网站

http://www.voiceofroma.com/culture/HDZ-17.html


直接描写罗姆人的文学或艺术:

  • 小说《巴黎圣母院》艾斯梅拉达(维克多·雨果)

  • 歌剧《卡门》(乔治·比才)

  • 墨西哥电影《叶塞尼亚》

  • 美国女歌星史蒂薇尼克斯演唱抒情歌曲《吉普赛》(Gypsy)

  • 拉丁乐坛天后夏奇拉歌曲《吉普赛》(Gypsy)

  • 美国乐坛天后女神卡卡歌曲《吉普赛》(Gypsy)

  • 纪录片《一路平安》(Tony Gatlif)

  • 美剧《迷眼》 (Shut Eye)

  • ......

有关罗姆人(茨冈人)的文艺作品更是不胜枚举,尤其在西洋音乐方面,李斯特(如匈牙利狂想曲等)、萨拉萨蒂(流浪者之歌)、勃拉姆斯(如匈牙利舞曲等)的音乐就多援引罗姆元素。(由于以前茨冈人常与匈牙利人相混,所以前述作品中对罗姆常有「匈牙利」的误称。)

罗姆人结婚较早,不少女性在未满20岁时就已成婚。

罗姆音乐着重使用高音符以及音符之间大跨度的滑动,歌唱以其情感丰富而著称,罗姆人也是西班牙盛行的弗拉明戈舞的主要起源。

19世紀時特蘭西瓦尼亞(現屬羅馬尼亞)的羅姆人

B站部分UP主的视频推荐:




关于吉普赛人的学术研究:


WOS的研究成果

中国对吉普赛人的研究成果(期刊论文)

中国研究吉普赛人最有影响力的学位论文

中国学术界对吉普赛人的关注(著作)

维基百科:


人类永远的流浪者:吉普赛/罗姆人(B站资料最全科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