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经典对联有特色,三百六十行,行行有对联!

2020-02-21 17:24 作者:無鋒閣  | 我要投稿

坐怀不乱柳下惠,闭门不纳鲁男子,大家好,我是鲁书书。对联由于其字数不限,内容不限,想象无限的特点很受古代段子手的钟爱,于是就有了回文对,谐音联,缺字联,反讽联等等。但对联用得最多的地方还是在门前,也就是各具特色的楹联。

在古代,楹联也是很代表格调的象征,文人墨客出没的地方,即便是草庐,那也是蓬荜生辉。就连写出《陋室铭》的刘禹锡也说到,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因此,一副水平高深的楹联往往能吸引更多的文人相继而来。

古代的行业其实有很多,也出就了不少的经典楹联。旧时文具店曾有一联,自古三端轻武库,而今四宝重文房。旁人一看就明白了,这是卖文房四宝的店铺。酒楼的对联则是,正值柳梢青,乍三叠歌来,劝君更尽一杯酒;如逢李太白,便百篇和去,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是诗仙,也是酒仙,所以上下联都采用李白的诗来增添文艺性。

旧时的豆腐店也有经典对联,一肩担日月,双手转乾坤。以前的豆腐有黄白两种颜色,作者将它比作日月,转乾坤则是磨豆腐来回转的磨。餐馆的对联也是非常有创意,宰天下有如此肉,治大国若烹小鲜。理发店的对联我们应该都熟悉,虽是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其实流传下来的还是比较少的,大多数对联已经随着时间埋在了过去,但对于对联的喜爱,我们却是代代相承,你知道哪些行业的经典对联呢?欢迎留言评论区。


经典对联有特色,三百六十行,行行有对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