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喜欢自然和种植这件事的心路历程
2017年-2022年,对我的人生来讲应该是很关键的几年,这段并不短的时间里,因为一些事情我一直都在低谷里挣扎,身体的、工作的、生活的、家人的各种问题此起彼伏好像永远不会停歇,总之,目之所及皆非心之所向。这些事情不断带来人生观、价值观的打破、重建、再打破循环不休,想不明白道德的底限在哪里,道德是一种人为的束缚,还是大道使然;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下人性什么算优,什么又算劣,这种优劣跟人的好坏有正向关系吗;自己坚持的就一定是好的对的吗;而在越来越速食、浮躁的社会背景下,人最终是会普遍走向哪种品性;当时急于从书中、从与长辈的交谈中获得答案,或许是过于迫切,始终求而不得,直到累了不愿去想,开始浑浑噩噩地活着。
后来久违的去爬山,山中微雨又正逢栗子成熟,清凉的山风吹过,数颗果实扑簌簌落向地面,在外力冲击下带刺的外壳裂开,棕红色的栗子滚出弹跳,在静谧中乍然一阵乒乓作响,最终安静的躺在跳舞的终点,等待山风的下一场安排。我像被突然按到了启动键一样,奔向四散的栗子,小心翼翼的收集起来,那一刻尘封了很久的记忆突然涌来,捡栗子的我与幼时那个雨后穿着彩色塑料凉鞋,踩着微湿的泥地,用铁棍串起一片片大似蒲扇、小如巴掌的梧桐叶,扬起骄傲笑容的孩童重叠起来,像嘈杂路口的汽车喇叭声、行人的说话声、红绿灯的提示音突然消失了,世界重新变的像小时候一样安静缓慢。我无法用贫瘠的语言去描述那一刻内心神奇又微妙的变化,也不知道究竟是一路的美景还是雨后微风下落果的板栗树治愈了自己,但确定的是,很久没有感受到的宁静短暂的回归了,幡然醒悟原来我真的把自己搞丢了太久了,也许是在漫长的学生时代紧紧盯着排名表时,也许是在第一次在城市最繁华、最高的餐厅用餐望着窗外脚下小如萤火的路灯时,也许是在凌晨一两点累到麻木的加班时。我不否认这些年自己的努力,也的确得到了相应的回馈,或许是为了得到那些付出了太多的努力,经常下意识的反复劝说告诉自己拥有什么就是幸福的,不开心是不对的,仿佛只有这样那些努力才没有白费,那些熬夜赶方案的青春才没有辜负,但最终还是没能骗过自己,原本就属于自然、属于风、属于乡野的人怎么在城市的喇叭声中、车流中、严肃压抑的办公楼中汲取能量呢。

从那以后,我开始试着调整自己,虽然暂时没办法抽离城市生活,但在学习将自己从对人性的执念中解放出来,工作之余用更多的精力去关注季节轮换、花谢花开,慢慢找回雨天喜欢盯着拍打着玻璃的雨珠发呆的我,找回喜欢模仿风吹动树叶沙沙声的我。很多事情当下无解,索性交给时间,然后投身自然,自然界在几亿年的时光里,历经沧海桑田,暴烈的环境带来的不是一片荒芜,而是动人心魄的景观和千奇百怪的生物,总有它的道理在。万事万物同源共生,或许自然比人类更懂得生存的哲学和生命的意义,就这样我从路边、从阳台、从一切力所能及,开始边探索、边回忆、边治愈,期待有一天完整的我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