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三国时代"曹老板"的原配丁夫人其身后的丁氏家族(上)

前言:了解三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曹氏和夏侯氏的关系非常好,《三国志》当中特意有一篇《诸夏侯曹传》,将曹氏和夏侯氏的子弟合列一传,可以说是曹操集团创业初期的中坚力量。曹操信任、重用曹氏和夏侯氏子弟的原因也很简单,以血缘、姻亲、地域为基础的势力会更加稳固。其实和曹氏关系十分亲密的还有一个家族,不亚于夏侯氏,但是却被史书刻意淡化,那就是丁氏家族。
一、丁氏与曹氏的姻亲关系
丁氏与曹氏的姻亲关系,至少要从曹操的父亲曹嵩开始。曹氏是一个比较有影响力的家族,名士曹节、大宦官曹腾、位列三公之位的曹嵩、再到曹操,无论是财力还是政治影响力都很丰厚。古代通婚讲究门当户对,两个具有一定实力的家族通婚,更有利于两个家族的发展。由此可见丁氏家族至少在地方上也是很有影响力的。
曹嵩与丁氏通婚,而且是正妻。这个在《三国志·魏书·文帝纪》的记载中可以看到:"(曹嵩)夫人丁氏曰太王后。"不仅是曹嵩,曹操也与丁氏通婚,也是正妻,《三国志》中称为丁夫人。丁夫人和曹操的关系还是比较复杂的。丁夫人没有子女,曹操另一个妾室刘夫人去世得早,曹操就把长子曹昂和清河长公主交给丁氏抚养。
在建安元年(即公元196年),曹操进攻宛城张绣,张绣投降曹操。但是由于曹操想把张绣的婶婶纳为己有,又拉拢张绣部下勇士胡车儿,导致张绣降而复叛,曹操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都死于这场战役。丁夫人将曹昂的死归咎于曹操身上,对曹操颇有怨言。曹操把丁夫人赶回娘家,意思是想折一折丁夫人的怒气。结果丁夫人直接就跟曹操离异,才有卞夫人上位的机会。
曹嵩、曹操都与丁氏通婚,本来曹操的子女辈也有与丁氏通婚的可能。上文中提到的清河公主,是曹操的大女儿。曹操本来想将清河公主许配给丁冲的儿子丁仪,但是丁仪有一个生理上的缺陷,他的眼睛有点问题。
曹丕认为女性都喜欢长得帅的,清河公主嫁给丁仪恐怕不会高兴。就劝曹操把清河公主嫁给夏侯惇的儿子夏侯楙。这里曹丕大概也存有私心在里面,夏侯楙是曹丕的好哥们。不过正因为如此,曹丕也给自己树立了敌人。
二、丁氏在曹操集团中的表现
丁氏与曹氏有长期的姻亲关系,当然在曹操集团创业初期也占据不低的地位,有着活跃的表现,就像夏侯氏与曹氏的关系一样。史书中能够找到的曹操集团中的丁氏子弟有丁斐、丁谧、丁冲、丁仪、丁廙等人,数量并不算少,对历史发展的走向也起到比较大的影响。
丁斐、丁谧父子
首先来说丁斐、丁谧父子。丁斐与曹操的关系非常要好,他有一个缺点就是贪财,而且是取之无道,经常犯一些经济上的错误。比如有一次丁斐就拿自己家的瘦弱的牛换公家的肥壮的牛。事情被发现后,丁斐丢了官职。曹操还戏弄丁斐,问他印绶到哪里去了,丁斐回答自己用来换大饼了。即便有劣迹,曹操还是选择任用丁斐。按照曹操的话来说,丁斐就是一个善于捕鼠但爱偷吃的狗,他的贡献比造成的损失要多得多。
《魏略》:太祖问斐曰:“文侯,印绶所在?”斐亦知见戏,对曰:“以易饼耳。”太祖笑,顾谓左右曰:“东曹毛掾数白此家,欲令我重治,我非不知此人不清,良有以也。我之有斐,譬如人家有盗狗而善捕鼠,盗虽有小损,而完我囊贮。”
有一个例子或许可以证明这一点,在建安十六年(即公元211年)的"潼关之战"中,曹操大军渡过蒲阪津,曹操、许褚、张郃等人亲自断后,遭遇马超等人的突袭。在这种危急的时刻,丁斐放出牛、马等大牲畜吸引马超的军队哄抢,给曹操提供了逃生的空间。
《三国志-魏书-曹操传》:公自潼关北渡,未济,超赴船急战。校尉丁斐因放牛马以饵贼,贼乱取牛马,公乃得渡,循河为甬道而南。
未完待续